寇福生 王天嬌 王詩白

近年來,我國接連不斷地開設了“985”、“211”等重要工程,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進步的重要體現之一,形成了我國科技建設與創新的一股新興力量,為我國平臺基地的建設提供了大量優秀的人才資源。現如今,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提倡在先進的科學技術條件下,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與學科為根本教學目標,致力于教育事業的改革與創新,不斷地提升我國教育事業在國際上的水準及地位。對此,建筑類高校應該積極地響應國家與社會的號召,努力建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參與創業、發揮潛能的機會,幫助他們更好地規劃與開展創業項目。
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是在“雙一流”建設視域下所形成的一種新型社會產物,主要圍繞著“創新”這一特性開展而來。“創新”在一定含義上也可以說是執行一種新的組合,具體地體現出來可以是體驗一種新的產品,也可以是使用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或者是形成一種新的組織等等。作為剛萌芽的一種創新性組織,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可以說是給大學生的創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出口,讓更多的大學生踴躍地加入到創新創業當中,并在目前的形勢上來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同時,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也可以說是一種公益性組織,以大學生為服務對象,為他們提供無償的幫助,并在多方組織的協同合作下,不斷地完善與提升該組織的內部結構。在我國正積極提倡的“雙一流”建設視域下,建筑類高校應該更加注重對國家這一政策的響應,努力建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幫助大學生更順利地進行自己的創業活動,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創業人才。
為我國經濟創業型的轉變奠定良好基礎。由于世界經濟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已經無法適應下去,想要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改變現有的經濟發展方式向創業型經濟進行轉變,以創新的產業化為主要支撐點,促進經濟的轉變與發展。在“雙一流”建設視域下,建筑類高校應該努力實施國家所發行的政策,積極地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在高校校園中成立與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既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創新創業的意識、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綜合素養,又能促進對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新方向的研究與分析,為我國經濟形式上的突破尋找新的出口。在建筑類高校中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不僅提升了學校的創造性與社會地位,還為我國經濟建設和實現偉大中國夢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創業型人才,為我國經濟創業型的重要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努力建設建筑類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無論對學校而言,還是對國家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促進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新突破。隨著我國“雙一流”視域的不斷推廣與實施,建筑類高校對于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這一工作更加重視起來,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以創新來驅動經濟的創新型經濟發展方式在我國社會經濟中的進一步發展,使創新意識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市場中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和提升。以目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形勢來看,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一股力量。各高校應該積極地落實國家的政策,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上加以創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實際動手的能力。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這一新型組織,對于我國高校來說,也是一種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的新突破,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開拓了新的發展局面。
實踐中干擾因素較多、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薄弱。當前,在我國建筑類高校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時還存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在不同運行模式下,無法準確地定位具體的孵化基地位置以及方向等。即使得到了政府以及學校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但在創業孵化基地的實際運行中仍然容易出現許多問題。除此之外,由于社會對建筑類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建筑類畢業生很受各大建筑企業的歡迎。于是,大部分建筑類的大學生完全忽略了創業的重要性,能夠參與到創新創業中來的學生越來越少。
建筑類大學生缺乏在校創業教育的培養。當前,我國許多建筑類高校在培養學生時,完全忽略了對他們的創新及創業教育,導致學生對于創業這件事極度缺乏正確的認知,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創業是完全沒必要的,從來沒想過要參與到創業當中來,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準備不充分等原因在創業過程中遇到許多阻礙,然后放棄了創業。這些錯誤觀念所導致的局面,進而也影響了對建筑類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與發展,在建設的后期過程中引發了一連串的問題。
缺乏嚴格、完整的服務制度。目前在建筑類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中,暫時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項是服務制度不夠完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為大學生所提供的服務設施具有較大缺陷,無法滿足學生們的創業需求。另外,在國家和政府為正在創業的大學生們提供一系列資助的實際實施中,這些有關政策的扶持并沒有做到及時性的跟進,導致學生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得有效幫助,從而在創業中遇到問題后難以順利地將項目繼續下去,創業效率十分地低下,同時也極大程度上地打擊了大學生參與創業的自信心與積極性。
加強高校對大學生的創新及創業教育。面對“雙一流”視域,高校應該更加重視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與樹立,加強對他們的創新及創業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創新及創業的重要性。建筑類高校應該合理地規劃創業教育課程,不斷地完善創業教育體系,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創業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并幫助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創業和處理創業中會出現的一些情況。另外,高校應該更加重視學生對于創業的實踐,努力建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參與創業、將理論投入到實踐當中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更深入地了解創業并發現自身的不足。同時,建筑類高校在設計創業課程內容時,應該結合該院校學生的專業特色,從而設計出更符合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幫助學生有效地提升創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