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娟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8-156-01
摘 要 以賽龍舟為例說明執行力的含義。結合某地勘事業單位實際情況為例分析團隊執行力存在問題及原因。提出解決思路及具體措施。
關鍵詞 地勘事業單位 執行力 團隊
賽龍舟是中國傳統的多人運動項目之一。一支龍舟隊,既需要一個掌舵人控制方向,不偏離目標;又需要一個鼓手控制節奏和速度,保證有效行動力;還需要 20 個體能過硬的劃手通力協作,步調一致,以發揮最大效力。其實一家單位(企業)的執行力也可以同樣類比:領導決策層即舵手,只有目標一致,才能在前進的過程中不偏離方向;管理層即鼓手,可以通過制度去控制前進的速度和節奏;其余人員皆為劃手,通過舵手的指引、鼓手的督促,在確定目標、步調一致的前提下,才能發揮最大效力的行動力,也就是執行力。
何謂執行?從個人角度來看,執行即行動,指把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不折不扣得到結果。從組織角度來看,執行是指貫徹、實施,即將戰略落到實處。執行力即行動力,是指將想法落實的能力,將戰略貫徹落實完成預定目標的能力。
影響執行力的三要素:目標方向、能力大小、接口問題。團隊執行力有效的前提是明確職責和工作標準,即每一個人應當知道自己干什么、干成什么樣。同樣的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做法,效率有快慢之分、質量有高低不等,這取決于個人的現實能力表現以及未來能力的發掘。團隊各成員的工作聯系緊密、環環相扣,需要溝通協作,確保接口無縫對接,避免返工、延誤、重復作業的現象。
當前,地勘事業單位整體執行力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主要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分析。
一是執行者層面:一部分得過且過,不想做、不主動,就等著安排工作;一部分漫無目的,沒有計劃、沒有方向,一味盲目工作;一部分當一日和尚撞一天鐘,做事情按部就班,沒有創新、沒有突破;一部分能做但做得不夠好,也就是有主動性但績效不高。二是領導者層面:有的在面臨挑戰和困難時總覺得“不可能”,沒有實現有效激勵去發掘、激發執行者的潛在能力;有的在交代任務或安排工作時總以為“講過了”,缺乏監督意識,沒有跟蹤檢查、及時糾錯;有的在面對“我不會”時,沒有主動發揮傳幫帶作用;有的在面對復雜問題時習慣“踢皮球”,缺乏統籌意識和擔當意識,拎不清輕重主次或不愿承擔風險。三是執行層與領導層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通常會認為“我做了”或者“他做了”,但沒有及時溝通結果,因此并不確定任務或工作完成的是否合格、是否令人滿意。而這一切最終導致的就是團隊整體執行力低下的結果。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客觀形勢對執行力產生的影響。從“大鍋飯平均分”的事業單位,到“半企半事”的公益二類過渡期,最終完全企業化的結構性調整發展趨勢來看,由于思想認識、管理模式、人力物資三個方面的轉型并沒有完全成功,因此現階段地勘事業單位普遍表現出來的執行力是打了折扣的:有人在等者“一刀切”,有人在觀望,不確定“去或留”,有人在騎驢找馬。
二是主觀意識對執行力產生的影響。一方面來自于個人原因,或受家庭影響或性格使然形成的過于“自我”類型;對工作職責不明,在執行時沒有方向、沒有標準;工作部署缺乏大局意識、應急處變能力較低;越級或包辦管理,造成溝通不暢、信息不對稱的局面。另一方面來自于內控不足、內控過余同時并存的矛盾。例如內部審批程序復雜化、審批工作延時性導致辦事效率低下;執行制度不嚴、朝令夕改影響領導公信力和團隊向心力;權責利不統一,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消極思想依然存在;目標化管理沒有層層分解、落實到人,越級或包辦管理現象頻現。
隨著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進程發展,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地勘事業單位人員何去何從,成為了領導者與執行者最關心也是最鬧心的問題。其實只要團隊整體執行力夠強,企業化也好、保留事業性質也好,都不會對整個團隊的士氣和力量產生太大的影響。因此,要想在改制進程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們地勘事業單位的執行力必須要得到有效提高,具體從三方面著手。
第一,提高三個角度的執行力。領導角度,要進一步提高決策力和資源配置力。首先從領導層面到執行層面要統一戰略目標,通過剛性制度明晰責任將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位;任人唯賢,人事相宜,人適其事、事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管理角度,要持續提高行動力、溝通力、糾防力。對于領導決策堅決執行、馬上行動,發現問題及時溝通,適時進行修正、糾偏。執行角度要不斷提高堅韌力、服從力,對于接收的指令或下達的任務,不找借口、竭盡全力、執行到位。
第二,提高三個機制的運行效果。一是反饋機制,執行層面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上級,積極溝通修正決策錯誤。二是考核機制要加強問責、檢查力度,定期將執行結果對照標準進行檢查、復核、有效性評價,并提出針對性的績效改進建議。三是激勵機制重在激發潛能,將業績考核結果與績效分配及時兌現,從與之利益相關的方面著手,制定預期、激發潛在能力。
第三,提高內控制度建設的水平。機構設置中,避免多頭、多重領導管理層級,確保上下有對接、內外有聯系;安排任務,采取一對一責任落實制和逐級匯報制,誰牽頭誰負責,避免越級或包辦管理;對于流程化工作,結合實際盡量做到操作系統簡單化、檢查節點化、動作規范化、方案標準化,以避免同樣的錯誤重復出現;在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中制定負面清單,增強主動意識、質量意識,明確“紅線”和“底線”;明制度、嚴執行,用法治思維應對機會主義。
總而言之,執行不只是結果,還要關注過程。在執行過程中,領導層面與執行層面的相互信任和及時溝通,能有效避免因決策失誤造成的不良影響,而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也更容易相互理解和支持,從而形成更強的團隊凝聚力以發揮最強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