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玲


[摘要] 目的 探究護理操作流程管理對提高耳鼻咽喉科低年資護士護理質量的作用。方法 將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間在該院耳鼻喉科工作的60名低年資護士作為該次研究對象,使用對電腦進行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名護士,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使用護理操作流程管理,比較兩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及護理管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護理缺陷率、護理差錯率及護理投訴率均比對照組低,兩組的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操作流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耳鼻咽喉科低年資護士護理質量,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護理;操作流程管理;耳鼻咽喉;低年資護士;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7(b)-0035-02
低年資護士剛踏入職場不久,工作時間短,缺乏一定的護理操作實踐經驗,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出現護理缺陷,面對突發狀況不能及時進行有效處理,護理質量不高,容易出現護理差錯和護患糾紛[1]。為了提高低年資護士的護理質量,該院耳鼻喉科實行護理操作流程管理,旨在提高其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區管理、消毒隔離、專科器械使用等方面的能力[2],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使耳鼻喉科的護理質量明顯提高,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現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間在該院耳鼻喉科工作的60名低年資護士的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在該院耳鼻喉科工作的60名低年資護士,通過電腦隨機原則進行分組,各30名。對照組男護士2名,女護士28名;年齡20~28(25.13±1.35)歲;學歷:中專8名,大專17名,本科及以上5名。觀察組男護士1名,女護士29名;年齡21~27(25.43±1.32)歲;學歷:中專7名,大專19名,本科及以上4名。兩組護士的學歷等基本資料經統計學檢驗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值得進行對比研究。
1.2? 護理管理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護士長在工作間隙對低年資護士進行各項指導與培訓,包括工作制度、工作職責、工作流程、患者就診及檢查、病情觀察、住院流程、基礎護理、服務態度、患者生命體征監護、耳鼻喉科疾病類型及病因、治療與護理相關知識、鼻腔沖洗等操作規范、并發癥的救治、急救知識、健康教育、專科器械使用、病區管理、消毒隔離、護患糾紛的原因與預防等[3]。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操作流程管理:①組織學習護理操作流程管理的相關知識。科室成立護理操作流程管理小組,按照科室的實際性質、工作要求、工作制度、患者的疾病及康復需求等分析當前護理方面存在問題,明確需要進行優化的護理操作流程。小組組織全體低年資護士學習護理操作流程管理的相關知識如概念、目的、意義等,提高其對護理的理解,端正護理服務態度。②重新設計護理操作流程。找出護理存在的問題后,小組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開展會議,內容環繞重新設計護理服務展開,改革不合理的護理操作流程,對其進行優化,將多余的護理操作環境取消,設計新的護理服務項目。初步設計完畢后告知全體護士,經過集體討論及修飾且經全體同意后實施新的護理操作流程。③實施護理操作流程管理。使用魚骨圖的形式將各類型的護理操作流程打印裝訂成冊,分發給各個班次的護士,讓其熟悉自己的職責,按要求給予患者護理操作,比如責任組長需要掌握健康教育、床頭交接班、病重患者的急救措施、應急預案、常規護理操作技術等內容,藥療班護士需要完全掌握藥物的配置、藥物注射、搶救儀器的使用及保管等內容[4-5]。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后,護士需要將耳鼻喉科各類護理流程熟練掌握,以便于提供更佳的護理服務給患者。④鞏固、完善護理操作流程管理。歸納、總結護理操作流程管理的實際實施情況,推廣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及有利于建立護患關系的護理行為,針對其再一次進行鞏固與完善,規范特殊流程如住院患者的跌倒防范管理、壓瘡患者安全防范等流程;在開展護理操作流程管理的過程中,科室要鼓勵低年資的護士用于表達自己的看法,提出將自己的疑惑,對于問題及時糾正;科室定期開展護理操作流程管理討論會議,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患者新的護理需求進行進一步的修正、完善。
1.3? 觀察指標
由科室20名醫生對兩組護士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分,內容包括基礎護理、健康教育、護理安全、病區管理、消毒隔離、專科器械使用5方面,均為10分制,分數越高表示護理治療越高;統計護理管理效果,包括護理缺陷、護理差錯、護理投訴,發生概率越低,滿意度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6]。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士的護理質量評分
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分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的護理質量管理效果
觀察組的護理質量管理效果好于對照組,護理缺陷率、差錯率、投訴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護理操作流程管理即護士操作相關護理的管理方法[7],具有創新性,與常規的護理操作流程模式相比,實施后二者的護理質量與護理效果處在較大差異,觀察組護士的護理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護理缺陷率、護理差錯率及護理投訴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的護理操作流程模式對于低年資護士的指導、教育不多,護士長僅利用休息間隙宣傳護理知識,對于剛步入醫院環境的低年資護士來說難以適應,加之耳鼻喉科的疾病類型多,護理要求精細,護士有較多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答,導致護理質量不高。護理操作流程管理具有以下優點:將各項護理工作流程規范化、系統化、標準化,有利于提升護士的安全意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能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預防安全隱患的發生;嚴格落實護理操作流程管理,建立小組對護理質量進行監督、指導、評價,可以提高護士的病情觀察能力與判斷能力,可以幫助低年資護士加深對于不同類型護理操作要求的理解,比如鼻竇炎、感染性中耳炎患者有術后病情惡化、出現顱內并發癥的風險,護士有預見性,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服務,降低該類疾病的風險,使患者盡快康復,同時這有利于護士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依照護理操作流程管理要求對患者進行優質、全面、專業化的護理,可以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促進其盡快恢復身體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護患、醫患關系[8]。
綜上所述,護理操作流程管理可以對于提高耳鼻咽喉科低年資護士的護理質量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護士的各項護理技能,降低護理缺陷率、差錯率、投訴率,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顏春艷.血透室護理流程管理對提高護理質量效果的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A):107-108.
[2]? 葉媚.流程管理模式在神經內科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5):105-106.
[3]? 劉慧巧.護理操作流程管理對提高耳鼻咽喉科低年資護士護理質量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0):86-87,95.
[4]? 許彩娣,袁妃燕.病區護理流程管理對降低院內感染和提高護理質量的效果觀察[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97-98.
[5]? 侯英偉.流程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5):56-57.
[6]? 王穎,黃秋仙.精細化流程管理對日間手術護理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23):3603-3604.
[7]? 楊小麗,姜麗娟,黃春霞,等.全面流程管理運用于急診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9):174-176.
[8]? 趙慧劍.護理流程管理改善血液透析護理質量的臨床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