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星

[摘要] 目的 在過去幾年間,國內醫院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呈現出高發趨勢,探討此類事件的根源和應對舉措,有助于降低該院此類事件的發生率。方法 收集該院2017年12月—2018年6月間發生的手術室護理安全事件相關資料,依據統計學理論對事件涉及到的因素展開分析,提出可行性防范舉措。結果 此類事件,多是因醫護人員工作不到位、態度不嚴謹所造成的,這兩種原因導致的事件的后果更為嚴重,且會危害到手術療效以及醫患關系;同時,還有一部分事件是因管理制度未能落實到位、醫護人員職業和法律知識水平較低所導致的。結論 醫療機構應該加強對員工隊伍責任感的培養,不斷完善手術室管理制度,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統計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并予以分析,對容易導致此類事件的因素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消除風險隱患,降低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風險;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7(b)-0085-03
手術室是提供治療服務的場所,其所接待的患者很多都面臨著嚴重的生命威脅。所以,保障該場所內護理活動的安全進行,這既是醫院的要求,也是患者的期望。手術室工作的主要特征體現為:涉及專業面廣、流程復雜、參與部門眾多等,這就決定了手術室管理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隱患。因此,在手術室護理時,必須充分關注每一個細節,任何偏差,都有可能威脅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1]。全面落實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工作,努力消除手術室護理缺陷風險隱患,不但能夠改善疾病治療效果,同時也有利于維持良好的醫患關系,為醫院的良性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為了充分了解該院手術室護理的現狀,降低本院手術室風險事件的發生率,該文采集2017年12月—2018年6月期間該院發生的手術室護理安全事件相關數據進行分析,以明確相關的因素,為更好地應對和防范此類事件提供對策,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數據統計期間,該院共發生手術室護理安全事件121例,從類型上來看以如下幾種為主:①手術時間和操作人員安排未有效錯開,手術過程中各種材料、器械準備不充分或保管不到位,導致安全事件;②手術時操作不規范,導致不必要的皮膚或組織受傷問題;③手術時管道不通暢、脫落、裂開等。除此之外,患者交接管理不到位、院內感染等事件也有發生。
1.2? 研究方法
對數據統計期間的事件展開全過程的分析,總結導致事件的原因,并對事件分門別類后再行分析,為防范手術室護理安全事件提出針對性的舉措。
1.3? 統計方法
將所有的數據輸入到SPSS 16.0統計學軟件中,對計量資料(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大部分的安全事件,都是因醫護人員責任感欠缺、態度不夠嚴謹導致的,且這兩種原因造成的事件的后果通常都比較嚴重,會危害到疾病康復和醫患關系的和諧;另外還有一部分事件是因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醫護人員專業和法律知識水平較低而造成的。根據原因對事件進行分類,見表1。
3? 防范措施
3.1? 加強手術室護理工作的人員配置
手術室是幫助患者擺脫疾病困擾的場所,共同參與同一例手術的人員,不但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和經驗,還需進行合理的配置。因此,醫院應該盡量安排身心健康、性格樂觀、思維和行為敏捷的護理人員,同時還應該定期對其進行相關法律知識的培訓。除此之外,遵循培養人才理念,適度安排新手進入手術室學習,以“老帶新”的方式進行人才的培養,使新手能夠在實踐中積累知識和經驗,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有利于不斷改善醫院的臨床護理質量。除此之外,醫院領導應該充分重視人員教育培訓工作,引導醫護人員不斷的創新,促進其整體素質水平的全面提高[2]。
3.2? 建立手術室護理人員績效考核制度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相當一部分的手術室安全事件,都是因護理人員責任感和專業素質的欠缺導致的。為了消除這一隱患,醫院應該采取如下措施:對護理人員進行科學的績效考核。努力培養其在工作上的責任感,端正其工作態度,嚴格要求護理人員遵守醫院各方面的規章制度;將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薪酬、獎金、升職等和手術室安全事件相掛鉤,擬定并實施科學的制度和流程,使護理人員能夠自發地發現自身工作中的缺點并努力改善。落實術中巡視工作,通過外部的監督使護理人員嚴肅、認真地對待和完成自身地崗位職責[3]。在手術室護理人員績效考核工作中,以各項原始記錄和數據為主要的依據?,F有研究成果表明:手術室護理人員操作不規范、流程執行不完整,是導致手術室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因此,醫院應該要求護理人員執行術中清點流程,按照科學的流程全面檢查是否有些環節被遺漏,這對避免出現手術室安全事件來說是很有幫助的[4]。對護理人員進行嚴格的考核,不但是對患者負責的體現,同時也能夠避免護理人員陷入因安全事件導致的醫療糾紛中,提高其工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使其能夠通過全面的護理保障疾病療效。
3.3? 制定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研究表明,導致手術室安全事件最主要的原因,是醫護人員責任感的欠缺。然而透過現象看本質,歸根結底還是相關制度不健全或執行不到位,導致了事件的發生[5]。醫療機構應該在遵循科學、合理原則的前提下,制定明確、可行的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并將其嚴格的落實到手術室中,時刻警醒護理人員,避免其產生僥幸、懶惰的心態和行為。一套完善、科學、可行的制度體系,應該涵蓋這些內容:①術前確認制度:在手術之前,護理人員應該了解手術的相關事項,比如患者狀況、手術時間和地點、術式等,按照相關的清單,準備好此次手術所需的物質、器械、藥品,并多次進行檢查,確保準備工作的順利完成;術后根據清單再次清點物質、器械、藥品,避免這些物質在術后遺留在患者體內,導致嚴重的后果;②手術室復核管理制度,這一制度涵蓋術前、中、后各項指標,由兩人進行復核,避免重要步驟出現問題;③患者交接制度,在術前和術后,相關經手人應該嚴格落實交接工作,確保對方能夠了解患者的疾病以及治療狀況,為患者的后續治療提供基礎性的資料;④手術標本管理制度,完成手術后,主刀醫師、巡回護士、器械護士在標本管理文件上簽字;除此之外,防感染制度、相關資料的填寫和保管制度、安全事件處理制度也是很有必要實施的。在發生安全事件后,應及時予以處理,從而將其負面影響控制在更低范圍內,維護良好的醫患關系和醫院的口碑[6]。目前,幾乎絕大部分的醫院都制定了手術室安全管理制度,然而手術室中進行的項目、硬件設備、人員等都處于動態變化中,若不能及時地調整這一制度,即便醫護人員能夠嚴格地執行,也有可能因制度本身的問題引發安全事件。因此,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制度應該保持不斷的更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制度本身的科學性和先進性,當護理人員嚴格執行時,才不會出現差錯。
3.4? 為手術室護理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
不斷地優化手術室中的操作環境,消除各種危害性職業因素,保障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體液濺射、帶病毒器械造成的割傷會危害到護理人員的健康,因此醫院應該配備專門的防護用品,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這對降低手術室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是很有幫助的。另外,醫療機構應該舉辦一些社交、娛樂活動,豐富醫護人員生活。維持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提高內部的凝聚力,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彼此間的默契。而護理人員自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汲取更多醫療專業、法律方面的知識,提升自我的綜合素質水平,積極、應對不良情緒,努力保持工作中的良好心態,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更貼心的護理服務,保持和諧的醫患關系,這對防止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是很有幫助的。
4? 討論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安全不但會影響到疾病的治療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醫院的未來和發展,這一問題不容忽視。醫療機構應該對導致手術室安全事件的因素展開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實施針對性、有效性的舉措,比如優化手術室人員配置、制定并實施護理人員績效考核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不斷的優化手術室工作環境等,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盡量消除導致手術室護理安全事件的因素,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這對保障疾病治療效果、維持醫院的良好口碑和良性發展都有著重大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顧小冰,郭艷萍,李麗敏.手術室護理安全防控措施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22):110.
[2]? 錢惠芬.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范措施的研究[J].中外醫療,2010,29(19):138.
[3]? 王銀蓮,游暢.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與防范[J].醫學臨床研究,2006,23(8):1317-1319.
[4]? 李洪英.手術室護理工作的風險及防范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0,8(11):152-153.
[5]? 余輝.手術室護理的安全隱患及防護[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1):279.
[6]? 孫麗紅,黃麗群.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范對策[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0,32(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