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萍

[摘要] 目的 探討消化內科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臨床效果。方法 2017年1—12月該院消化內科住院部收治的180例患者的病例資料設為對照組;2018年1—12月收治的193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對照組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護理,主要包括:加強日常飲食、起居管理、保持溫馨、舒適的休養環境、確保睡眠充足,觀察組采用風險評估管理,對2017年消化內科護理風險事件評估及分析,針對導致護理風險因素實施下列風險管理: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提高護理人員素質、提高護士的風險意識、加強對患者健康教育、實行彈性排班、加強對病區環境的管理。結果 觀察組住院階段發生護理風險事件1.55%、護理投訴0.51%低于對照組的6.11%、3.33%(P<0.05);滿意度評分(98.02±1.04)分高于對照組的(91.97±3.15)分(P<0.05)。結論 通過對消化內科常見的護理風險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有助于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率。
[關鍵詞] 消化內科;護理風險;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7(b)-0094-03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SHEN Pi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Nantong Elderly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226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mplementing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the case data of 180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of the hospital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193 patients admit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t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It mainly included: strengthening daily diet, living management, maintaining a warm and comfortable recuperation environment, ensuring adequate sleep, and the observation team adopts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2017 digestive medical care risk events, and implement the following risks for the causes of nursing risk factors management: establishing a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team,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 raising the risk awareness of nurses, strengthen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implementing flexible scheduling, and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of the ward environmen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1.55% nursing risk incid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0.51% of nursing complaints were lower than 6.11% and 3.33%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satisfaction score(98.02±1.04)poi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91.97±3.15)points(P<0.05). Conclusion By analyzing the common nursing risks of digestive medicine and taking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it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Digestive medicin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逐漸成為生活主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來越突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再加上不規律飲食,高熱量以及高膽固醇食物的過多攝取,消化道疾病已經成為我國最常見的疾病之一[1]。該院消化內科患者年紀大,并發癥多,急重癥多,且隨著內鏡技術的日益成熟和廣泛開展,消化內科患者的醫療護理風險也越來越復雜,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或避免患者的護理風險,是每一位護理人員迫切希望做到的[2]。該研究總結分析該院消化內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護理風險因素,尋求有效地防范策略,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取得較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1—12月消化內科收治18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男99例,女81例;年齡18~95歲,平均(57.44±14.38)歲。2018年1—12月收治的193例患者設為觀察組,男104例,女89例;年齡21~96歲,平均(56.86±13.97)歲。兩組疾病構成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脂肪肝、胃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黃疸、肝功能損害、腸梗阻、消化道穿孔、腫瘤等。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護理,主要包括:加強日常飲食、起居管理,保持溫馨、舒適的休養環境,確保睡眠充足,囑患者養成科學排便習慣,對其排便、腹痛等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做好各種意外事件的防護措施等。觀察組采用風險評估管理,首先對2017年消化內科進行護理風險事件評估及分析,針對導致護理風險因素實施下列風險管理。
1.2.1 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由主治醫師、護士長、主管護師、管床責任護士共同組成,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制定消化內科安全管理相關制度和應急預案、以及科室培訓演練計劃,制定消化內科常見的急危重癥如消化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應急處理措施,列出護理操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護理差錯問題,確保方案可以有效地實施。
1.2.2 提高護理人員素質? 科內實行了分層次護士培訓,護士按能級要求進行對應培訓,每周相對固定時間考核,每天晨會可以進行問題式交班,護士長對于前1 d存在問題及當日重點關注問題進行強調,對專科護理新發展動向及時讓醫生進行培訓,每月的業務學習和護理查房以臨床實際需要為準,便于護士及時掌握并實踐于患者。
1.2.3 提高護士的風險意識? 加強護理人員風險管理教育,將院內外的護理不良事件與護士分享,并著重分享他人的薄弱處,引起重視;掌握醫療事故處理措施和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風險管理工作,并定期進行培訓,檢查和監督,考核消化內科工作。明確每位護士的職責范圍,增強責任感的同時,提高其風險意識。
1.2.4 加強對患者健康教育? 消化內科患者有其專科特點,如肝性腦病的患者、重度水腫的患者等,加強對家屬的宣教和指導,通過健康教育可以讓患者及家屬對病情有更多的了解,用藥、飲食、護理方式會更加科學,且能夠有效避免一些錯誤而產生的并發癥。
1.2.5 實行彈性排班? 保證了各關鍵時間段護理人員的數量,并老、中、青搭配,減輕了護士的各種工作壓力,對于護理人員搭配與合作的制定,應做到有經驗的搭配經驗少的人護理人員,在事件多發時段增加護理小組,合理搭配護理人員,發揮工作最大效率。
1.2.6 加強對病區環境的管理,做到標示醒目? 患者在陌生的環境中,首先會尋找引導性標示,故病區應將此類標示放置在易發現的地方,同時規定責任人經常查看有無掉落、有無損壞等,及時補齊。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病情觀察不詳、意外墜床跌傷、延誤搶救時機、壓瘡、醫院感染、導管滑脫等)。②患者住院滿意度。③護理投訴。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計數資料采用t/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住院階段發生護理風險事件1.55%、護理投訴0.51%低于對照組的6.11%、3.33%;滿意度評分(98.02±1.04)分高于對照組的(91.97±3.15)分(P<0.05),見表1。
3? 討論
護理風險則是指在為住院患者提供臨床護理工作中發生的不安全事件,消化內科是護理風險的高危科室,原因包括:①專科因素。消化內科的檢查多會借助于儀器進行腹腔內的檢查診斷,胃鏡、腸鏡等儀器的使用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做胃鏡、腸鏡檢查的患者需要禁食禁水,如果在治療時或者治療后長時間禁食而沒有適當補充液體和營養極易引起患者低血糖的危險[3];消化內科的患者常需要留置鼻膽管、鼻腸管等輔助治療,如果操作不當很容易引起導管阻塞或污染,再次插管也會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痛苦[4]。②護理因素。主要包括護理工作人員缺乏充足完善的專業知識[5];護理制度尚不夠完善科學和健全;護理人員對工作的認識不足,缺乏重視,綜合素質水平較低;對患者及陪護人員的入院宣教工作不充足[6],存在安全隱患,消化內科的健康宣教十分重要,一些注意事項對患者的病情會有很大影響,比如氣管食道瘺的患者最好避免食用大塊、粘性的食物,以免發生嗆咳而窒息的情況;對膽囊炎、膽結石的患者宣講飲食禁忌而不講解適合病情的食物,會造成患者的顧忌而減少食物攝取,久而久之會營養不良,同樣的影響病情恢復,系護理工作人員缺失。③患者因素。在治療過程中由于文化程度、健康飲食等差異性,導致患者容易出現不配合治療現象,比如不遵醫囑、不按時服藥、酗酒、吸煙等行為均會增加護理風險發生的機率[7]。
護理風險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對潛在和已存在的護理風險進行正確定位、判斷、評估和處理,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減少或排除護理風險的發生及風險對患者和醫院的傷害及損失[8],用最科學的方法及措施使護理風險指數降至最低[9]。該研究觀察組采用風險管理,首先對2017年消化內科進行護理風險事件評估及分析,針對導致護理風險因素實施下列風險管理: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提高護理人員素質、提高護士的風險意識、加強對患者健康教育、實行彈性排班、加強對病區環境的管理,其優勢體現在:可有效提高消化內科護理人員對各類風險的認知程度,從而主動規避風險;可以使護理管理人員從多方位、多元化的角度對風險要素進行識別,制定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控措施,以保障護理安全;可以增加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豐富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提高護理人員溝通技巧,以確保患者得到更好的護理服務,從而在改善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的方面有積極作用。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階段發生護理風險事件1.55%、護理投訴0.51%低于對照組的6.11%、3.33%;滿意度評分(98.02±1.04)分高于對照組的(91.97±3.15)分(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消化內科常見的護理風險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有助于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率,護理滿意度上升,并減少護理投訴,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蓉.消化內科風險控制與護理管理探討[J].當代醫學,2016, 22(8):109-110.
[2]? 游曉英.消化內科護理風險分析與防范對策研究10年回顧[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7):80-83.
[3]? 秦艷.消化內科護理風險與管理控制對策[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1):15-16.
[4]? 彭燦,張明溪,陳凌絕,等.分析研究消化內科中常見的護理風險以及臨床護理管理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28):109-110.
[5]? 史愛云.消化內科常見的護理風險及臨床護理管理對策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8):33-34.
[6]? 劉盛會.消化內科護士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58):142.
[7]? 劉大瓊.消化內科常見的護理風險及臨床護理管理對策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16):3246-3247.
[8]? 徐霞,李榮榮.風險管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1):41-42.
[9]? 瞿曉密,朱云燕.護理風險管理在消化內科實施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