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佳
隨著社會的發展,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已然成為當前極為常見的現象。并購重組是上市公司的要想發展更好的一個有效途徑,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措施。雖然并購重組可以為上市公司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但是在進行并購重組的同時,也為公司帶來許多法律上的問題。本文主要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的法律實務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一些解決對策,希望可以提供參考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上市公司進行并購重組已經極為的普遍,但是因為現如今的資本信用制度還不夠完善,甚至一些相關的問題還沒有立法,從而導致出現許多虛假重組以及惡意重組的情況,這對于證券市場的信用產生了嚴重的危害。
一、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出現的相關法律實務問題
(一)特殊機構投資者持股變動信息披露以及交易限制
我國的證券市場中,有一批特殊性質的機構投資人員,例如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及證券投資基金等。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這些機構的投資者頻繁的買賣上市公司的股票問題,從而觸及到了《證券法》的收購批準標準和權益變動。
(二)持股高于的投資者繼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信息披露問題
法律規定,如果已經披露了收購報告書,那么收購人員需要在披露的那一天開始,并在此之后的個月之內,由于權益變動是需要再次的進行報告、公告的,但是是可以與上次報告書中存在不同的地方,進行報告、公告。所以,對于投資者所持股份高于,并且繼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信息披露問題,應采用兩方面的解決措施。
1.如果投資者在增持以前并不是上市公司的第一股東或是實際控制人,而在增持之后成為第一股東或是實際控制人,那么就不需要在進行收購報告書的編制,只需要編制權益變動報告書。
2.投資者在增持之前如果已經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股東的話,并且股份占據,要想繼續持增,那么不需要再進行收購報告書的編制了,僅進行編制權益變動報告或者是公告即可。
(三)投資者的違規超比例增、減上市公司股份
年到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聽過采用通過證券交易所競價交易系統對于上市公司的股份超比例的買賣,但是,對于報告、公告等相關的義務并沒有及時的履行,這種行為嚴重的違反了《證券法》的法律規定。
二、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的法律實務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的信息披露業務進行增強
企業中的中小股東所持有的股份一般都非常的小,因此是無法參與公司的經營中或是管理中的,通常情況下控制上市公司的經營和管理的都是大股東,因此,需要對于上市公司中并購重組中的信息披露的義務加強,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對于中小股東的利益有保障作用。在并購重組的時候,上市公司有必要將并購重組信息向中小股東公開,不可以有任何的隱瞞或是欺瞞。另外,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相關的法律規章制度,并將相應的責任體系加以明確。
(二)建立系統完善的收購協議制度
在當前協議收購這一收購方式極為的廣泛,大多數的時候是發生在上市公司的股東占據著決定領先地位的股權,但是卻不能流通。雖然協議轉讓在很多方面具有有優勢,但是因為轉讓的期間中所涉及到的方面非常的廣,并且包括對國有股權運作的監管以及特殊性、股權價值的判斷和評估、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評估以及轉移等等。所以,在進行轉讓的期間,存在著許多的不確定因素。如果只有一般的原則性來規定監督協議的收購方式,所配套的實施細從而也會欠缺可操作性,并且在進行運轉的過程中,會出現非常大的一個彈性空間,從而導致在實際的操作時候,發生協議收購扭曲等情況,最后引導股東借助上市進行內幕交易甚至于暗箱操作,從而趁機操作市場,導致股價發生大起大落。因此,為了可以很好的解決股份流通這件事情,在我國是允許收購協議的存在的,但是為了防止產生其他類型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對于協議收購制度加以完善,并且不允許發生擴大的現象。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需要利用法律,嚴格的控制收購協議,并明確的規定審批的機構、收購的流程等。并且在對于協議收購進行要約的期間,收購人提出的價格不能高于要約價格。如果協議收購的價格是高于要約價格的話,那么需要將邀約價格與收購價格進行調整,從而使其處于成為同一水平線。
(三)明確并購重組風險的法律責任意識
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過程中,所引發的法律責任規定會體現在法律中,但是在相關的賠償方面規定還比較的欠缺。因此,有關部門以及上市公司需要加強對于此的重視程度。
三、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的我國經濟正處于轉軌的期間,并且在未來還將持續很長的時間。而上市公司是我國當前的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柱,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法律問題,從而在根源上解決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的法律實務問題。(作者單位:漢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