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
人力資源管理需根據單位發展需求與目標對人才展開選擇、招聘、培訓、工作安排并支付相應報酬,實現對人力資源的高效率運用,屬于管理形式的一種,確保組織成員和組織整體最優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可分為人力資源規劃、培訓與開發、招聘與配置、薪酬福利、績效管理、勞動關系管理這六個部分。對于基層財政組織而言,人力資源管理目前呈現出了較明顯的滯后性特征,尤其在獎懲制度、考核制度、管理狀態等方面,與目前社會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有所出入。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針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提出幾點建議。
基層財政部門的工作重點更傾向于財務方面,受傳統人力資源管理觀念的影響,對在職員工管理方面并不重視,缺乏具有約束性、規范性的機制以及先進的制度加以引導。在財政系統中,基層財政部門屬于重要及基礎性組成,其職能處于關鍵化環節。財政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直接涉及到財政各項事務能否有效履行,各項職能能否有效發揮。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層財政組織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呈現出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建議。
一、人資管理問題所在
(一)獎懲制度有所缺失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獎懲制度屬于重要環節之一。由于基層財政組織在長久發展下逐漸取消了物質獎勵,更傾向于落實陽光獎勵機制,提升獎勵制度的靈活,因此傳統的資金獎勵逐漸被評優選拔所替代。但在實際貫徹過程中存在較大程度人為比例,獎罰不分明、獎懲滯后導致獎懲機制的價值受到限制。例如獎項或相關證書無法及時發放,懲罰程度較輕導致過錯職工不痛不癢,無法起到鞭策作用。
(二)考核機制較為落后
由于基層財政部門在職員工工作態度、目標、主動性等方面的制約,整個單位呈現出工作熱情不高的狀態。對于人事部門而言,在實施培訓與開發工作環節后必須進行考核,但考核機制的不完善導致考核變為走過場,考核內容簡單,考核反饋有效價值信息較少,考核內容缺乏對各崗位的針對性分析,導致考核標準統一化,未針對被考核者的個人能力、工作崗位、工作技術程度、勞動強度等實施針對性標準制定。在模糊的考核目標下,考核結果無法實現量化衡量。
(三)培訓管理方式落伍
基層財政部門雖說工作內容總體大方向相似,但在不同科室或崗位上其職能與任務存在較大差異,在培訓方面應有所針對性。基層財政部門會受到技術、資金的限制導致培訓無法長期展開,在階段性培訓下可能無法落實到深處。以傳統單方向講解、開卷考核的形式展開培訓無疑會影響培訓效果,無法對職工的積極參與起到促進作用,缺乏互動、一成不變的培訓模式下職工參與熱情不高,將培訓與開發環節草草應付,失去了人才培養的意義。
二、人資管理優化策略
(一)實施扁平化管理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扁平化管理屬于先進方法,其重點在于將陳舊的意識與觀念改變,讓傳統權力集中的狀態逐漸呈現出分權模式,對各層級員工的創造性積極調動,從而讓管理體系整體上提升運轉效率。人力資源部門可安排思想先進的管理者擔任各項活動組長或領導者,成立人才扁平化工作小組,鼓勵員工以提升自身財務技能為目標,加強信息化操作的基礎性培訓。鼓勵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引進高質量人才,購置優質管理軟件,加強對場地、設備、資金的投入,建立人才數據庫。
(二)健全培訓機制
基層財政組織應注重在職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以及技能培養,通過有效的培訓計劃提升培訓的有效性、實用性、知識性。可邀請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系統內專家展開座談會或授課,提升財政組織在職人員的知識水平與業務技能。可采用人才數據庫管理方式對在職員工進行因材施教的培訓計劃,引導、尊重員工的思考力與創新力,立志打造高精尖財政管理隊伍。在培訓過程中可組織競賽、創作、交流等拓展活動,激發職工的綜合能力,積極展開經驗交流與培訓學習,讓員工產生歸屬感、自豪感,培養合作與競爭觀念,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在培訓完成后必須強調合理考核,讓績效考核體系高效性、公平性、科學性。通過人民群眾與領導共同評分的方式制定考核計劃與評價標準,強調公平性與考核結果的有效反饋。
(三)合理職位分類
科學合理的職位分類需要人力資源部門對各個職位的工作任務、目標要求、職能等要素明確規定。但由于職位無法較好體現在職人員的創造力與能動性,人力資源管理者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了解該員工是否適合該崗位,能否體現出責任心與努力程度。因此,基層財政部門可針對員工的技能努力程度、責任心等方面展開考核與衡量,查看其是否滿足該崗位的職位要求,強調職位分類的公平性、簡單性,并為更多潛在優質員工創造機會。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基層財政組織必須強化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性以及科學有效性,認識到目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滯后性,強化人才培養,健全培訓機制,建立人才信息庫,對人力資源科學調配。財政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必將迎來一場深刻變革,只有讓管理體制提升有效性、合理性、科學性,才可保障基層財政組織健康運轉。(作者單位: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