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谷云鵬
三、討論
本研究發現,我校學生對艾滋病基本知識的認知情況尚可,能基本理解并掌握三大基本傳播途徑,對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的掌握程度居于中等水平。對性知識(包括婚前性行為、首次性行為、避孕方式等)的知行現狀調查發現,我校在校大學生約10%~12%有過性行為,約有3.5%性取向為同性,因此在艾滋宣教中與生殖健康知識結合勢在必行。
隨著高校艾滋病青年學生等重點人群疫情的上升,高校防艾工作越來越嚴峻,學校逐漸認識到高校防艾工作的重要性,也在艾滋病的健康宣教中做了不少工作。雖已有諸多研究[7-9],但仍存在一定問題,如高發地區高校防艾研究不足、艾滋病宣教方式單一、與生殖健康教育結合不足、對MSM人群關注不足等。今后在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中,應有的放矢,適時增加新知識、新內容,同時加強疫情嚴重性、警示性和疫情特征等知識的宣傳,主要途徑可以通過增加同伴教育、網絡公眾號推廣、社團活動、野火游戲等,積極發動青年學生,調動廣大青年學生的主動性。此外,性教育工作應該與防艾宣傳相結合,彌補以往單純性教育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脫節。
參考文獻:
[1]周瑋,張輝,孟憲鵬.北京兩所高校在校大學生艾滋病相關KAB調查[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6,12(2):143-150.
[2]葛琳,崔巖,李東民,等.青年學生2010—2015年艾滋病相關性行為連續橫斷面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11):1611-1617.
[3]游繼存,張喜琴,夏咸琴,等.大一學生艾滋病防治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預防醫學,2017,29(3):309-313.
[4]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2016年第2季度全國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進展[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6,22(8):585.
[5]查淑玲.2012—2015年中國艾滋病流行現狀分析[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31(8):25-30.
[6]王學義,曾祥旭.高校學生生殖健康、性行為及避孕節育的調查研究[J].人口學刊,2009(2):3-9.
[7]趙群,王軍芳.中美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模式及其對艾滋病歧視態度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6,37(9):1301-1303.
[8]張冬.某高校大學生微信平臺干預前后艾滋病知識和態度影響研究[J].人口學刊,2009(2):3-9.
[9]劉寶花,土培玉,呂姿之,等.北京市大學生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07,28(1):21-23.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