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克偉
[摘 ? ? ? ? ? 要] ?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思想政治覺悟是比較重要的,而如何來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點與難點。隨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優秀的傳統文化包括很多方面,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更能促進這門課程的發展。地方傳統文化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把古代思想知識與現代教育結合起來的一種方式,運用古代的名人事跡更能給大學生講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蘊含的道理。正因如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應該合理地加入地方特色傳統文化,以此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廣度與深度。主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互利互生的關系,并介紹了一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對策。
[關 ? ?鍵 ? 詞] ?地方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086-02
如今,網絡的興起讓大學生的思想多元化,不同種類文化之間的交流也非常多,但是部分高校學生并未加以斷別就盲目追隨,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非常豐富且有意義的,且中國有很多城市具有深厚的歷史意義,有著豐富的地方傳統文化。中國各地高校都可以將地方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正處在養成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進行引導,讓學生了解且學習歷史上比較優秀的傳統文化,由于現在很多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得并不徹底,導致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枯燥、缺乏依據等。所以現在高校最主要的教育就是如何讓思想政治教育有歷史與理論的支撐,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對現代人民的影響,且要正確學習積極的思想與政治方向。
一、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與特征
眾所周知,中國有很多城市都是古都,且這些古都的出現讓中國地方傳統文化更加豐富,具有非常傳奇的地域色彩與文化精神,因此高校更應該重視傳統文化帶給我們巨大的影響力。縱觀五千年,中國思想家提出的思想非常多。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儒家思想經歷了多少的洗禮,至今還對我們的思想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是經過多年的洗禮總結而來的,但是傳統思想的特征與觀點仍然影響著我們的政治思想,例如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以民為本的思想就對中國政治觀有巨大的影響。除此之外,中國是著名的禮儀之邦,傳揚中華美德,這些都給中國人民的精神與思想增加了勇氣與智慧。
自古以來,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告訴我們要肯下功夫才能成功,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更是讓我們震撼愛國的力量如此的強大,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更讓人振奮。這些幾千年來流傳的故事告訴我們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堅定自己的愛國信念。而漢明帝、孔子敬重師長和孔融讓梨等事跡更讓人學會了尊師重道。這些優秀的思想與美德正是中國人文明發展到現在還保持著如此強實力的根本原因,當然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所在。如今我國的教育已經提出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保持中華美德的傳播,這也將成為當今社會思想與禮儀的標桿。
其實中國的優秀文化特點一般分為三個部分:(1)源源不斷的傳承,中國自古都有家訓家譜一說,每個大家所遵守的禮儀與規矩都不盡相同,但是都是從中國傳統地方文化借鑒而來的,而現代文化中與諸多西方思想所融合就變成了現在的傳統文化狀態。(2)比較實際,中國的傳統文化對社會的經濟、事業、軟實力等起著重要的作用,有非常強的實踐性,這些文化的精髓畢竟都是經過幾千年的適應流傳下來,自然實際融入起來比較容易且也適合如今的社會。(3)不論是地方的傳統文化亦或是中國傳統文化都有比較強的說教性,中國古代有專門編寫禮儀書本的文化人,以此來規范百姓與臣子的行為,現如今一些糟粕的禮儀早已廢除,但是有很多美德、思想、禮儀在當今社會仍然比較適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
二、中國地方優秀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
(一)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源頭
軟實力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國民思想水平決定著這個國家發展的高度。因此青少年作為中國主要的軟實力輸出部分,在思想政治上一定要有一個積極的態度,而中國地方優秀文化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非常豐富,歷史也是中國最豐富的財富之一,要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借鑒中國歷史,堅定自己的文化自信。除此之外,新社會、新時代如何將幾千年的經典思想科學地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個大難題,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合理地篩選地方傳統文化,選擇合適的政治思想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發展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途徑
當今賦予中國傳統文化以新的內涵,而運用傳統文化來進行政治、經濟等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中國上下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使用更加頻繁,越來越多的人對地方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在這個背景下,高校的學生更容易接受中國傳統文化帶來的改變,甚至主動學習地方文化,這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有利,這也意味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融入中國地方傳統文化。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穿插地方傳統文化也是對它的一種傳播與發展,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幫助,這兩者是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關系。
三、對地方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分析
高校現如今已經不能忽視中國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社會上對大學生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特別是在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方面更加重視,因此高校要落實中國地方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進度,在課程設計與方案方面也要圍繞著地方優秀傳統文化來設計,加強地方傳統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融入。
(一)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方面,最基本的就是對人的品德、禮儀的教育,如做一個誠信、節儉、文明的人是一個大學生要做到的。而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是分為很多部分的,可以將這些文化拆分成不同的部分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同的模塊中,這樣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比較有目標,而大學生也能通過兩者之間的聯系了解地方傳統文化給思想上帶來的影響力。在課程設計方案過程中,要深入了解、發掘地方傳統文化的特點,以此來設計出更加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方案。更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考核方式應該具有實際意義,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幫助。
(二)將地方傳統文化深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主要建設中
不論是哪一個高校都有自己的制度,這些制度深刻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與能力。高校的教育制度體現著高校的發展方向,這些并不是刻意而為之,其與整個學校的學風、校風等都有很大的關系,不僅僅會影響到學生,也會影響到教師的教課模式等。根據這些影響,我們可以讓地方傳統文化根深蒂固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的建設中去,深入每一個高校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并永久長存,這也意味著要創立一個具有地方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嚴格教育制度,讓思想政治教育徹底與地方傳統文化聯系起來。例如,在大學生的日常起居中也要加入對地方傳統文化的認知,樹立一個尊師重道、文明禮貌的一個大學生形象,并且要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學校也可以把思想政治作為一個評價優秀學生榮譽的標準,這樣可以將中國地方優秀文化深深扎根于每個學生的心中。
(三)要增加地方傳統文化的創新,科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
很多地方傳統文化并不是都適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程,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要盡可能考慮傳統文化創新的問題,傳統文化雖說經典但是也要依靠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得到良性的發展。高校要科學地選擇地方傳統文化,因此要想有科學的應用方案就必須做到以下兩點,首先,就是不斷創新地方傳統文化從而來適應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師盡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防止枯燥單一的說教,其實只有激發出學生內心對傳統文化的渴望才是最終目標。其次,就是要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教師是學生最主要的引導者,只有教師擁有積極的思想政治覺悟與道德素質,整個課程的課堂質量才會提升。在上課過程中,要大力宣傳中國地方傳統文化,讓學生意識到這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結晶。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國家領導人的多次講話中都提到了文化自信,只有中國青年人的文化自信了,中國的軟實力才能提升起來。正因如此,高校也要響應國家的號召,重視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采用合適的融合對策,保證傳統文化以科學創新的面貌呈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上,把提升學生思想政治覺悟與綜合素質作為主要目標。
參考文獻:
[1]顏倩.新形勢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9).
[2]孫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16(6).
[3]張健.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J].中國報業,2015(7).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