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莉
[摘 ? ? ? ? ? 要] ?針對社會關注的創新創業問題,研究提升數學建模能力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促進作用,反過來,創新創業的環境也為進一步培養數學建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課題,也使數學建模活動與實際結合更加緊密,真正實現理論為實踐服務,產學研相結合。
[關 ? ?鍵 ? 詞] ?大學生創新;大學生創業;數學建模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198-02
一、引言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最早由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提出。2019年的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要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不斷增強我國在世界大變局中的影響力、競爭力。
當下,創新和創業的理念已漸入民心。各種形式的創新和創業不斷涌現,成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但仍有少數人覺得創新創業風險過大,是個別人的事,與己無關。
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尤其是數學類學生就業形勢不樂觀是多年來眾所周知的事實。長期以來,數學類學生很多畢業后難以找到心儀的工作,很多脫離了原有專業,轉行從事其他工作。一直繼續學習數學專業,或者把數學知識應用到工作中的學生少之又少。如何改變現狀,讓學生找到高質量的工作崗位,真正學有所用,體現數學專業存在的價值,凸顯數學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正實現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創新創業,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本文在總結多年數學建模教學和組織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經驗基礎上,對提升學生數學建模能力在促進學生創新創業中的作用進行了探索和討論。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是新時代對高等教育的更高要求
對創新的內涵大體上有兩種理解:第一種理解認為創新是獨立的概念,是某個個人的某種獨特或新穎想法或做法。第二種理解認為創新包括兩類,一類是對現有知識的改變和運用;另一類是獲取全新的知識和技能。大學生創新是指學生在大學階段開展創新活動。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創新是國家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因此大學生創新成為目前高等教育迫在眉睫的一項使命。
創業是一種與就業相對應的說法,更多的是通過個人主動尋求和創造工作崗位。大學生創業是指在校大學生或剛畢業的大學進行創業。由于是在高等教育階段,或剛接受過高等教育,社會和家庭對大學生的期望要遠高于普通人群,在當今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形下,大學生創業受到社會各界的更多密切關注。
三、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因素
(一)影響創新的客觀因素
中國歷史傳承下來的中庸之道,使我們的民族心理慣性過于保穩求同,不愿冒險求異。現行的教育方式和應試模式也間接造成學生讀死書、死讀書的現狀。
(二)影響創業的客觀因素
出于對創業風險和不穩定性的顧慮,社會和家長對學生就業采取求穩思想,對學生創業資金支持不夠,也給大學生階段進行創業造成一定的困難。
(三)影響創新的主觀因素
學生在中小學階段的固有思維模式很難在升入大學后立即改觀。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強,勇氣和能力欠缺,也是造成創新不夠的主要原因。
(四)影響創業的主觀因素
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習慣了完成單一的學習任務,對創業的意識不足,學生自身創業能力缺乏,也使大學階段創業難上加難。
四、提升數學建模能力是凸顯“數學+”理論結合實踐的有力手段
從人類的歷史發展來看,每一次科學的進步都離不開數學學科的支撐和輔助。而有了數學學科的更深入滲透,也才使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有了更長遠的發展和動力。因此真正推廣和普及“數學+”,使數學學科應用到更多專業和領域,也是數學工作者,乃至整個社會努力奮斗的方向。
(一)在不同專業學生中普及數學建模思想,在不同課程中融入數學建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數學建模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無論從教學內容,還是從教學形式以及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都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發展和補充,使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數學知識得到更好的結合,進一步提高專業知識的層次和水平。
(二)數學建模能力培養可以促進具有不同知識結構的學生進行交流與協作,加強團隊合作精神
創新創業活動很多時候不是個人或個體的單獨行為,經常進行溝通和合作,思想互相碰撞,產生靈感的火花,對問題的發現、探索、創新都顯得尤其重要,通過合作與溝通,學生可以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既擴展了知識面,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增進了感情和了解,能夠學會如何團結協作,提高與人溝通的能力。同時也會反過來激發求知欲,對學習知識產生新的濃厚興趣。
(三)數學建模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數學建模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分析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并借助數學軟件,最終解決實際問題,這種通過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內心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是通過傳統應試教育所無法取得的。
中國科學院姜伯駒院士曾提及數學建模的作用時說:“數學之為用,模型立奇功。競賽促教改,建設新學風。”中國科學院唐明述院士也曾說:“數學建模活動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是大有裨益的。望同學們奮力拼搏更上一層樓。”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選曾說:“國際計算機界最高獎Turing獎的獲得者均有很好的數學基礎,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數學方法。建模競賽有助于發現和造就一批優秀人才。”中國科學院谷超豪院士也曾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學模型和數學技術就是現代的‘器。”
五、創新創業的大環境為培養學生數學建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課題
創新創業意識的形成不是只與個人有關,而是受社會家長等多方環境氛圍的影響。一個倡導科學、真知、創新的社會文化環境,能夠形成外部創新驅動的合力,使更多勇于創新創業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創新創業能力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通過自身強烈的主觀意愿,結合外部環境同力協調培養才能獲得。在大學階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包括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鍛煉,是大學生著手進行創新創業的前提條件。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參加的創新創業實踐踐活動有很多種,諸如課外學術作品類挑戰杯競賽、創新創業創意的設計競賽、各類各級數學建模競賽、科技園孵化活動等,都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意愿和能力提升有促進作用。
要想在教育教學中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并達到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對創新創業產生興趣,學校就要從多方面花費時間和精力。教師在鼓勵學生創新的同時,要努力實現教學創新,如在授課內容和方法上有所創新,積極嘗試微課、慕課、案例式教學等教學方法,積極探索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從而不斷點燃學生創新創業思想的火花,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推動他們創新創業思維的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把理論與實驗相結合,將部分理論教學內容實驗化,開展學生第二課堂,參與校內課題,合作校外企業,課內與課外并重,組織和培訓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為學生創新創業搭建平臺。
從20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至今,我們積極進行數學的教學改革,探討如何提高數學建模教學質量方法與途徑,注意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開展了一系列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試驗,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鍛煉、培養了一支熱愛教育事業、有較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和教學團隊。
近年來,隨著數學建模活動和競賽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學生掌握了利用數學建模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體現在完成畢業論文這一環節,使畢業論文的創新性和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通過培訓和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培養,在運用數學方法和數學軟件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很多參加過數學建模競賽的學生順利考上了研究生,還有很多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得到了全面鍛煉和素質提升,畢業時實現了個人創業或高質量就業。
六、結論
數學建模能力對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有促進作用。數學建模教學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工作、積極協調、互相支持,在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社會的配合下,是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創新創業教學效果的。借助于數學建模思想,進一步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以創新帶動創業,建設創客空間,努力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就業質量。創新創業也為數學建模提供了新的要求和研究課題。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數學建模提供新的研究課題,也使數學建模活動與實際結合得更加緊密,真正實現理論為實踐服務,產學研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孫冰,沈瑞.行業競爭強度對創新擴散效率的影響:知識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34(1):59,65.
[2]孟范杰.“雙創”背景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風險規避探究[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16,27(4):36-38,58.
[3]楊開新.解讀李克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少不了一個“眾”字[J].中國職工教育,2015(9):31.
[4]陳家全.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影響因素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8):33-37.
[5]羅圣淮.論大學生創造能力培養[D].南昌:南昌大學,2006.
[6]蔣曉燕.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8(17):61.
[7]董向東.科技創新能力培養路徑探析[D].長春:吉林大學,2008.
[8]黃晟.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J].才智,2019(3):142.
[9]王柏楊.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7.
[10]程鑠博.大學生創業能力影響因素及提升路徑探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8.
[11]曾昭英,胡金燕,楊云峰,等.淺談數學建模課程的教學探索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2(36):93.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