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勇 母毅剛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進行走訪調查,以了解學生參與健身活動的具體情況,研究結果顯示,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在學生體育運動硬件場地設施方面較為完備,能夠滿足學生基本的健身鍛煉需求。學生健身動機明確,多數學生擁有自己固定的健身項目,主要以籃球、足球等大球類項目居多,但仍存在部分學生與體育教師溝通不足的情況,需要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健身活動? 調查?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a)-0166-02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為調查對象,以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參與健身運動的具體情況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研究意義要求,筆者通過在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圖書館和太原市圖書館查閱有關大學生體育健身運動方面的論文和文獻,并利用互聯網資源,在中國知網和百度學術中查閱有關大學生參與健身運動方面的電子著作,為論文的寫作提供前期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向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以了解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參與健身運動的具體情況,其中共發放學生問卷100份(財管專業35份、建工學院35份、音樂學院30份),回收99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問卷98份,有效率98%。
1.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問卷的數據應用office辦公軟件進行百分比計算,為論文的撰寫提供數據支持。
1.2.4 訪談法
對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走訪,以了解學生參與健身運動的具體情況。
1.2.5 邏輯分析法
根據數理統計和訪談所得數據,并結合專業學習知識對所得數據進行邏輯分析,得出相應結合并提出相應建議。
2? 結果與分析
2.1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參與健身活動的意義和必要性
高校是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國家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學校體育在高校教育中充當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參與健身活動也同樣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對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參與健身活動意義和必要性的闡述。
2.1.1 學生參與健身活動的意義和價值
大學生是祖國建設的希望與棟梁之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是保證其在畢業之后能夠勝任工作的基礎,良好的健康狀況是大學生創造社會價值的基石,健身活動作為大學生參與體育文化運動重要的方式與手段,是培養大學生體育精神和體育意識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大學生活的體育體驗和身體養成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大學生參與健身活動無論對個人還是對整個社會都有較為突出的意義和價值。
2.1.2 學生參與健身活動的必要性
人類健康是21世紀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大學生作為社會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特征對于全國大學生健身觀念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新世紀人才的大學生比一般群眾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更了解。他們在學習之外更迫切的需要更高層次的文化需求,情感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等方面的滿足。所以體育健身活動自然而然成為了大學生的必然需求。
2.2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參與健身活動現狀調查與分析
2.2.1 學生基本特征情況調查分析
學生通常指通過高考填報志愿,僅依靠分數進入到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求學的學生群體,這部分學生學習的基本都是與體育無關的專業,對體育競技和體育技能的要求并沒有,同時,也很少有非體育學生能夠具有一定水平的體育競技能力。
2.2.2 學生鍛煉場地設施情況調查分析
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場地硬件設施情況能夠反映出學校在學生體育硬件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時也能在客觀上對學生參與健身活動的情況及時得到反饋,超多半數的學生認為學校體育鍛煉場地能夠滿足自身鍛煉所需,僅有極少部分學生持相反觀點,學生選擇室外運動場的比例較大,占總數的52.04%,其次會有21.43%的同學選擇在學校室內運動場,這在很大程度上給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帶來了便利,同時,有部分學生表示喜歡在室外的足球場、籃球場和田徑場進行鍛煉,主要是出于室外空氣較好的因素。
2.2.3 學生活動時間特征情況調查分析
學生參與體育健身運動鍛煉頻率和鍛煉時間情況是其參與體育運動的基礎,能夠反映出學生參與健身活動的積極性,有40名同學每周參與2~3次,占總數的40.82%,其次是每周參與4~5次的學生,占總數的29.59%,通過表4可以看出,有67名同學每次參與健身活動的時間在1小時以上,在參與健身運動方面,學生不同于其他學校大學生,多數學生有自己固定的健身場所和健身需求。
2.2.4 學生鍛煉項目特征情況調查分析
籃球、足球、田徑和健美操是非體育專業學生選擇鍛煉項目的重點,其中參與籃球項目學生共有53人,占總數的半數左右,足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43.88%,田徑與健美操的比例為35.71%,通過走訪不難發現,學生對足、籃、排等大球項目,女同學則偏好于健美操等表現難美的項目,說明、學生參與鍛煉項目的多樣性能夠反映出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項目上豐富具有變化,也能夠反映出體育項目開展較為順利。
2.2.5 學生健身接受指導現狀調查分析
教師是學生學習技能的重要領航員,是學生學習運動技能的關鍵因素,良好的師生溝通有助于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和體育技能的形成,學生與體育教師的溝通情況并不樂觀,僅有17.35%的學生與體育教師溝通交流頻繁,多數學生與體育教師并沒有過多交流。
2.2.6 非體育專業學生參與健身活動動機情況調查分析
動機是人參與社會活動的內在動力和基本保障,良好的動機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健身活動中,在非體育專業學生健身動機排序為強身健體、增強交際、娛樂身心、增加技能和調節精神等因素,通過走訪不難發現,部分學生表示對自身體型或身材不夠滿意,促使其參與健身活動,部分學生表示與同伴一起參與健身活動不僅能夠身體得到鍛煉,同時人際交往和業余生活又能得到進一步完善。
3? 結論和建議
3.1 結論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在學生體育運動硬件場地設施方面較為完備,能夠滿足學生基本的健身鍛煉需求,同時,多數非體育專業學生樂于在室外場地進行健身鍛煉。
學生參與健身運動的時間和頻率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既有學生主觀的需求,又有學校的客觀規范,有利于學生健身活動的有序開展。
學生健身動機明確,多數學生擁有自己固定的健身項目,主要以籃球、足球等大球類項目居多,但仍存在部分學生學生與體育教師溝通不足的情況,需要進一步完善。
3.2 建議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應該進一步結合自身所需選擇一項或者多項健身項目,并將運動技能進一步完善,為實現終身體育目標而努力。
學生應該加強自身專業學習與健身鍛煉相結合,將體育運動與專業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為體育事業服務,同時進一步加強自身的體育健身互動參與積極性,設身處地的參與健身活動,更好地從體育中找到獲得感和榮譽感。
學生應該不斷加強與體育教師的溝通與交流,將自己的體育理解和疑惑與體育教師交流,獲取更多有利于自身運動技能發展的機會,使得健身活動更好的開展,最終實現終身體育的偉大目標。
參考文獻
[1] 邵麗.大學生運動與健康調查[J].教育時空,2011(3):195-196.
[2] 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
[3] 陳融.體育設施與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