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惟 彭明宇

摘 要 農業供給側改革視域下,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水稻種植戶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結合水稻栽培現狀創新并實踐水稻高產栽培技術,以此優化水稻質量,提高水稻產量。現今,水稻栽培活動普遍存在技術水平偏低、肥料低效利用、機械設備片面普及等問題。據此,提出高產栽培技術創新及實踐措施,希望技術研發者以及農戶能夠以此為借鑒,為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大范圍推廣貢獻力量。
關鍵詞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江西省宜春市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20
當前,水稻需求量日益增多,為更好滿足優質水稻供應需要,創新并實踐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極為必要。基于此,圍繞水稻高產栽培深入探究,以便在短時間內提升水稻栽培水平,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
1 水稻栽培現狀
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水稻產量頗豐,農戶收入逐年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農業發展。但是,相較于發達國家,宜春市水稻栽培現狀不容樂觀。為縮小與發達國家在水稻栽培方面的差距,應客觀掌握水稻栽培現狀,以便為創新型栽培技術運用提供依據。
1.1 栽培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現有水稻栽培技術的適用性較差,技術靈敏度以及信息傳遞能力不高,加之水稻作物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一旦遇到干旱、強降水天氣,就會導致水稻作物生長緩慢,使得水稻產量和質量得不到保證。簡言之,現有栽培技術水平偏低,不能真正為水稻高產栽培工作助力[1]。
1.2 肥料利用率較低
化肥施加效果對水稻長勢有關鍵性影響,若化肥劑量控制不當,那么水稻生長會因此受到影響。同時,若土壤、灌溉水質量得不到可靠保證,會打破生態系統平衡。從本質上來講,現有栽培技術配套裝置不夠完善,導致了施肥頻次、劑量等要素得不到精確把控,使得肥料利用率較低。
1.3 機械設備片面普及
目前,機械設備在水稻生產環節片面應用,這不僅會降低水稻產量,還會增加水稻作物生產成本。換言之,水稻大規模生產活動將遇到重重阻力,導致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創新實踐僅停留于理論層面。
2 促進水稻高產的有效措施
水稻增產工作刻不容緩,為實現水稻增產目的,應結合上述水稻栽培現狀開展創新實踐工作,以便為日后水稻產業穩健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應從以下3方面措施入手,以取得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大范圍推廣的良好效果。
2.1 提升技術水平
宜春市萬載縣水稻種植過程中,種植戶結合區域內水稻生長發育情況選用適合的栽培技術,并動態觀察水稻在惡劣天氣下的長勢,針對水稻抗逆狀態及時記錄。水稻雜交種篩選時,種植戶與相關研究者全方面交流,并有依據地選擇高產栽培技術,以期實現水稻高產目標。其中,2018年宜春市創新型高產栽培技術應用情況如表1所示。
2.2 提高肥料利用率
為加快水稻作物生長速度,務必要落實肥料供應工作,確保水稻養分需求得到滿足。在這一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肥料用量,并采用適宜的施肥方法,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確保肥料功效全面發揮。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水稻品種的生長習性各異,故而,肥料施加主體應以此為依據,借助現代化氮肥管理技術完成肥料施加任務。具體來說,準確測量種植土壤中的各元素含量,為水稻提供生長所需的各類營養元素,為水稻健康生長助力,最終實現優質高產目的。2018年,宜春市示范區通過合理施肥,有效提高了水稻產量,其中早稻平均每667 m2產728.23 kg,比全市早稻產量高96.3 kg;中稻平均每667 m2產835.2 kg,比全市中稻預計平均每667 m2產高247.6 kg;晚稻平均每667 m2產953.5 kg,比全市晚稻預計平均每667 m2產高79.8 kg,具體如表2所示。
2.3 大范圍普及機械設備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機械設備隨之升級,運用機械設備進行水稻栽培,能夠大大提高栽培效率,對水稻規模化生產有積極影響。鑒于不同區域的水稻栽培方式及栽培要求存在差異,機械設備使用者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備調整,確保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規范化運用。由于高產栽培技術對技術操作者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加之機械設備類型多樣,因此,機械操作人員應積極參與培訓,以提高機械設備操作水平,最終實現水稻高產目的。宜春市水稻種植戶應適當引進先進的機械化設備,結合區域種植實際進行機械化栽培,以達到水稻高產栽培的目標。通過引進機械設備,既提高了宜春市水稻栽培技術水平,又增加了農戶收入,使得供給側改革能夠貫徹落實于實踐。由此可見,大范圍普及機械設備,有利于實現水稻規模化生產目標,對宜春市水稻產業良性發展有積極影響[2]。
3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水稻作物生產大省——江西省來說,應客觀掌握供給側改革理念,結合宜春市萬載縣水稻種植現狀來實踐創新型高產栽培技術。應通過提升技術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大范圍普及機械設備等措施來大范圍運用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確保技術優勢全面發揮,為水稻產業持續發展提供可靠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金和昌.水稻直播技術在晚稻高產栽培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2019(12):12-13.
[2] 彭蘇梅,王小華.宜春市實施水稻高產創建與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的成效與措施[J].中國農技推廣,2017,33(2):20-22.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