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司桐
摘 要 我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不斷上升階段,農林經濟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需要不斷發展。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林經濟管理已經產生顯著變化,農林經濟管理模式也需要做出改變來順應時代的發展,并不斷進行改良完善。基于此,討論了我國農林經濟管理的現狀,提出當下農林經濟管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筆者的分析論證后,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希望能夠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農業;農林經濟管理;農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6.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33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林經濟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農林經濟管理對于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從20世紀中期至今,我國經濟從全面恢復進而高速發展,這數十年來農林經濟的發展同樣變化顯著。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于農林經濟的建設經歷了穩定快速的發展階段,國家對于其也尤為重視。
1 我國農林經濟管理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相繼頒布了許多相關扶持政策,對農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但是,相對于其他地區,農村地區仍舊相對落后,農業相對于其他產業處于落后地位,農業經濟相對于其他經濟發展也相對滯后。造成這種現狀可以歸結于多方面原因。總體來說,農林經濟在政策支持、管理模式方面存在不足,其核心競爭力相對于其他經濟模式也存在不夠強勢、見效慢等問題。政府雖然在農林經濟上投入大量資金,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還是在于農林經濟管理人才稀缺。在我國現有的教育模式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較為缺乏,且培養出的專業人才流失嚴重,只有一部分從事本專業工作,這也反映出農林經濟產業對人才吸引力低下[1]。對于我國來講,要發展農業經濟,解決“三農”問題,就必須針對我國農林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 我國農林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我國農林經濟缺乏核心競爭力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一個重要的支撐,其涵蓋范圍廣,涉及我國許多產業,如林業、養殖業以及種植業等。由于其涉及的范圍很大,因此影響其發展的因素也就很多。1)影響最大且最難以控制的就是自然因素,無論是各種農作物還是林業樹種,天氣對其生長、發育、繁殖都有巨大的影響和作用。2)市場經濟是影響農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我國的農業經濟正處于關鍵階段,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所處階段的需求,農業的結構也在由粗放型的經濟增長向集約型經濟增長的方式轉變中。3)我國農業種植的特點是大部分地區的種植范圍較為分散,無法進行有效的集約化管理。而且由于我國在農林種植方面的科技發展和應用范圍小,相應的技術人員缺乏,我國的農林種植工作的效率十分低,嚴重制約了其發展。以上的原因導致我國的農林經濟相較于其他經濟體系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
2.2 政府資金投入以及人才缺陷
目前,對于我國農林經濟的發展與我國社會對于其需求二者間存在的差距,我國農林經濟的實際發展要落后許多。筆者查找了專業的調查數據,在我國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有許多土地沒有被利用起來,這些沒有被利用的土地都是我國發展的潛在力量。但是由于資金的缺乏,這些土地還無法進行使用,因此需要我國政府出臺相應政策或者給予專項資金來改變。此外,我國農村地區的勞動力和生產關系也是不完全匹配的。目前的農村農業發展模式中,二者還不能夠相互協調促進的發展,這與我國還不具備足夠的農業經濟管理相關的專業人才有很大關系。
2.3 農林經濟管理體系缺陷
一直以來,農業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支撐,但我國對于對其管理模式、管理體制等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勞動力不斷減少。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村發展較為落后,許多勞動力選擇外出打工,這樣就導致農村地區發展的動力不斷減少,與城市或者其他較為發達地區的經濟落差越來越大,進而更多的人放棄留在農村,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會使得農業作為重要支撐的作用越來越小。
3 解決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問題的具體措施
3.1 堅持深化科教興農的戰略提高核心競爭力
為了提高我國農林經濟的核心競爭力,1)應充分利用科學技術這個武器,堅定不移地深化科教興農這一重要戰略,遵循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的規劃,不斷發展和應用現代化的農業科學技術,提高生產力。而且,為了更好更充分地利用這些現代化的技術,應該在農村地區積極建設技術服務站,將先進的農業技術普及開來。2)對于農村地區的干部人民應該加強教育,尤其是對于現今的種植方法和農業技術的宣傳,只有將農業技術應用到真正的農業生產中去,這些科學技術才有意義。
3.2 加強人才培養和財政補貼力度
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應注重向農林經濟管理提供政策的扶持。而且在對于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普及,以及相關專業人才的待遇問題上,應該增加更多的資金。同時,也應注意相關技術和管理方面人才的培養。應加強引導,提高專業人才福利,通過多種手段提高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的數量,并且能夠吸引人才流入。只有更多專業的人才,我國的農林經濟才能有更高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3.3 建立完善的農林經濟管理體系
目前來看,我國在農林經濟管理存在一系列問題,因此對于我國農林經濟管理體制問題,仍舊需要不斷探索與完善。在大的方向上主要是政策傾斜以及扶持。
1)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好計劃,決定好我國農林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為之后的政策制定打下基礎。2)相關部門應增加與其他經濟體系的相互聯系,這樣可以相互幫助其更好地發展,進而幫助整個地區的發展。3)對于農村地區缺乏勞動力,以及大量土地閑置的現象。政府應注意在制定針對農村地區發展的政策時,應該注重對于從事相關工作勞動者的合理利益的保證,以及在合理范圍內增加有利于其發展的政策措施。只有其發展具有一定的優勢之后,勞動力不斷流失的現象才能得到改善[2]。4)在給予良好政策的同時,政府應該加強宣傳力度,使得那些流失的勞動力以及農村地區剩余的勞動力意識到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當有了充足的勞動力,那些閑置的土地也能夠得到充分利用,這樣才是真正地增強農村地區發展的動力。
3.4 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我國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農林經濟的發展當然也不能例外。要想徹底解決農林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問題,首先就是要確定道路。針對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的發展,科學的技術與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充分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增加生產效率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勞動人民對于農林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通過政策保障勞動人民的各項利益,不斷鼓勵帶動農村地區勞動人民的勞動熱情,進而促進農林經濟的持續發展。
4 結語
針對目前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比如缺乏核心競爭力、缺少資金支持以及缺少相關人才等,筆者相應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的方法。農林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能被忽視。政府和人民要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充分利用科學的手段,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林經濟,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 趙夢炯,姜成英,蘇瑾,等.隴南市武都區主要農林經濟作物優勢比較分析[J].甘肅林業科技,2014,39(2):42-44.
[2] 諸葉平,馮仲科.智能體技術在農林經濟輔助決策中的應用[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5,27(2):218-22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