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瑞霞 武英 李云 康朋 楊鵬 張義澤 袁金環 趙丹丹 侯麗穎
(1華北理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2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3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指各種原因導致的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引發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而出現的一類臨床綜合征。近些年來,人們對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研究不再局限于高血壓、吸煙、糖尿病或其他影響因素,氣象因素對腦梗死的影響日益受到重視。天氣環境因素是多變的,不能被人所控制,氣候變化直接或間接能給人帶來嚴重的生命威脅。該病的發生與環境因素存在密切的關系〔1〕。本研究旨在了解腦梗死發病與氣候因素之間的關系。
1.1研究對象 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唐山市三家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唐山工人醫院,開灤總醫院)明確診斷的住院的腦梗死患者,選取這三家三甲醫院,使其樣本在當地具有代表性。收集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民族、婚姻狀況、入院時間、診斷結果等,并用Excel建立數據庫并進行錄入。納入標準:診斷標準符合1995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的要點,均經頭顱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證實確診。排除標準:①因外傷導致的腦出血患者;②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共3 847例,年齡24~96歲,平均(65.5±11.4)歲。男2 293例,男性平均年齡63歲,女1 554例,女性平均年齡68歲。
1.2氣象資料 由唐山市氣象局提供的2016年月平均氣溫、月最高氣溫、月最低氣溫、月平均氣壓、月平均相對濕度、月最低濕度、月平均風速、月最大風速資料及逐日的氣壓、氣溫、濕度資料。
1.3統計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Kruskal-WallisH檢驗、Pearson直線相關分析、逐步回歸分析。
2.1不同性別腦梗死患者在不同季節中患病情況比較 3~5月(春季),6~8月(夏季),9~11月(秋季),12~2月(冬季)。每個季節中,男性患病人數明顯多于女性(P<0.05)。不同季節患病人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 836,P<0.05)。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腦梗死患者在不同季節中患病情況比較(n)
2.2腦梗死患者的月發病情況 腦梗死患者每月波動較大,在11月份高峰,3月份患病人數也較多。見表2。
2.3唐山市同期氣象因素情況 見表3。
2.4直線相關分析 腦梗死住院人數與月平均氣壓呈顯著正相關(P<0.01);與月平均氣溫、月平均最高氣溫、月平均最低氣壓、月降水量、月平均相對濕度、月平均風速呈顯著負相關(P<0.05,P<0.01)。見表4。

表2 2016年3 847例腦梗死患者的月發病人數(n)

表3 唐山市2016年各月平均氣溫、氣壓、相對濕度、風速

表4 2016年唐山市腦梗死月入院病例數與各氣象因子的相關分析(r值)
1)P<0.05,2)P<0.01
2.5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用腦梗死每月的發病人數作為因變量,將同期的氣象指標作為自變量,采用逐步回歸法把影響發病人數的氣象指標進行篩查出來。結果顯示:影響腦梗死的發病例數的氣象因子是月平均氣壓(調整的R2=0.510,β=2.000,SE=0.566,標準化偏回歸為0.745,t=3.531,P<0.05)。
腦梗死具有高發病率、高患病率和高致殘率,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甚至對生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在國內外的很多研究顯示,氣象因子的影響與腦梗死發病有關。對北京地區〔2〕的研究則顯示高氣壓和低氣壓均影響腦梗死的發病。孟加拉國〔3〕的研究表明腦梗死為夏季高發,冬季低發。
在本地區研究中,腦梗死患者中,男性患病人數多于女性,達到1∶1.5。在年齡構成方面,男性發病年齡也低于女性。與北京市〔4〕報道的男性患病多于女性結果一致。追溯其根源,可能是由于男性所面對的社會壓力大、各種工作強度高有關;而女性雌激素起的作用,女性還能更好的排解和釋放自我壓力有關。
本研究發現腦梗死發病具有秋季高發的特點,但春季也有小高峰,春秋季高發。與項正兵等〔5,6〕研究結果不盡一致,研究結果則認為南昌地區冬季高發。胡亞會等〔7〕對天津地區腦梗死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腦梗死冬季高發。上海〔8〕的研究結果顯示,腦梗死好發在春夏交替之際。但與青島地區〔9〕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與氣候特點、研究方案存在不同有關。唐山市秋季多晴好天氣,氣溫變化大,降溫快,風速小,季節交替引發的機體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導致血管收縮與舒張落差大,腎上腺素水平增高,心率也會隨之增加,并且通過自身調節使外周血管收縮,心臟排血量增加,從而導致血壓升高,血壓的異常又會誘發腦梗死的發生〔10〕。這其實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經濟、文化和氣候特點,腦梗死的發病季節規律也不同的特點。本研究直線相關分析結果與其他地區文獻研究結果不盡一致,開封〔11〕的研究結果表明高溫、高氣壓、低濕度則是腦梗死的發病氣象條件。青島地區〔12〕研究結果是腦梗死多見于高溫、低濕度、高氣壓的氣象條件下。土耳其地區〔13〕的文獻報道結果顯示前1 d的氣壓變化增加了腦梗死的病例數。波士頓地區〔14〕的研究結果表明與低溫和平均相對濕度高的氣象條件相關。澳大利亞地區〔15〕的研究結果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馬普托新〔16〕地區的研究發現腦梗死的發生與疾病發生前1 w的最低氣溫有關。這些地區的研究結果不同提示,不同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氣候特點對氣象因素所引起腦梗死發病的影響不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月平均氣壓是影響腦梗死月發病人數。但直線相關中對腦梗死有相關的月平均最高氣溫、月平均降水量卻未被選入方程,這可能與唐山市所處的地域氣候特點相關,也有可能與自變量間的多重共線性及數據本身有關,這些還需要另外深入的探究討論。通過多元逐步分析,說明不適于用來預測腦梗死的月發病人數。這說明,腦梗死的誘發是生物、生活習慣、生活環境和氣象因素等各種因素一起作用,氣象因素只是其中一個產生影響的因素之一,只用氣象因素來預測發病人數是不實際的,但可以作為重要參考。 本研究結果。本研究結果可能與樣本選擇代表性有關系;可能與當地的經濟文化、地域位置、氣候特點相關,是這些不同因素相互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預防腦梗死的發病,需要考慮進入患者自身的生理指標,不應采用單一氣象因素來進行評估發病人數,注意把這些因素結合起來,便于對高危人群進更有更加針對性地預防,減少腦梗死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