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宋旭紅 車曉萍 蔡磊 黃佳敏
1山西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太原,030000; 2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太原,030000
正念(Mindfulness)是通過有目的地將注意投注于當下,不加評判地覺知一個又一個瞬間所呈現的體驗而涌現出的一種覺知[1]。正念療法即基于正念思想的一系列心理治療方法,包括正念減壓療法、正念認知療法、辯證行為療法以及接納和投入療法等。系列研究表明正念干預效果顯著,且正念訓練可以很好地適用于各類人群,包括癌癥患者、焦慮障礙患者、心境障礙患者、進食障礙患者等[2-5]。自20世紀80年代正念療法開展以來,國外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但該療法在國內的具體應用程度尚未可知?;诖耍狙芯繉鴥汝P于正念療法的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以期為專業人員深入開展正念干預研究提供新思路。
選取CNKI網站建庫至2018年期間收錄的涉及正念干預的439篇有效文獻進行分析。
在CNKI數據庫中檢索建庫至2018年期間收錄的有關正念干預的文獻,檢索式為:“正念干預”、“正念練習”、“正念訓練”等,每個詞之間用“或”連接。剔除小短文、會議摘要、重復發表、人物通訊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文獻及碩博論文后,獲得有效文獻439篇。
對439篇文獻采用Bicomb 2.0進行關鍵詞共詞分析,采用Ucinet6及NetDraw2.1進行社會網絡分析,采用gCLUTO1.0實現交互式聚類結果可視化[6],采用SPSS22.0進行多維尺度分析。
439篇文獻中,2009年發文量為3篇,發文量在2014年之前增長較為緩慢,之后增長較快,2018年發文量為137篇。發文量最高的期刊為護理學雜志(12),其次為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1)和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0),主要為心理學和護理學相關雜志。
2.2.1 頻次分析。人工聚類合并后得到關鍵詞1800個,頻次≥10的高頻關鍵詞共24個(表1),累計百分比為67.22%,符合知識圖譜規定的27%,可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2.2 社會網絡分析。社會網絡分析結果顯示,“正念干預”、“正念減壓療法”、“睡眠質量”、“情緒問題”、“軀體疾病”處于核心位置;圍繞核心節點,形成“護理”、“生活質量”、“精神疾病”等次級核心節點;同時在外圍出現了一些較為分散的節點,且核心節點與次級節點連線較粗,四周連線較弱。
2.2.3 聚類分析。對高頻關鍵詞詞篇矩陣進行聚類分析,發現高頻詞大致可聚為6類。聚類0:包括生活質量、老年人和癌因性疲乏3個關鍵詞;聚類1:包括軀體疾病、正念減壓療法、情緒問題、睡眠質量和壓力5個關鍵詞;聚類2:包括醫護人員、職業倦怠和冥想3個關鍵詞;聚類3:包括依從性、心理健康、應對方式、運動表現和正念干預5個關鍵詞;聚類4:包括護理、綜述、正念認知療法和精神疾病4個關鍵詞;聚類5:包括更年期、幸福感、學生和教育4個關鍵詞??梢暬角鹨妶D1,聚類0最好,聚類2次之,聚類4最差。

表1 高頻關鍵詞分布

圖1 高頻關鍵詞可視化山丘
2.2.4多維尺度分析。將高頻詞詞篇矩陣選取Ochiai系數生成共詞相似矩陣,并轉化成相異系數矩陣。對相異系數矩陣進行多維尺度分析,可得出Stress為0.119,D,A,F為0.881,說明模型的擬合程度不錯。戰略坐標見圖2。

圖2 戰略坐標
從文獻年度分析結果來看,2009年國內首次出現有關正念干預的文獻,說明正念干預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正念干預發文量呈上升趨勢,說明正念干預相關研究越來越受到我國學者的關注??赡苁且驗檎畀煼ê唵斡行?、容易操作、便于學習,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練習[7],且正念療法強調的活在當下、不判斷、不評價的態度是很多人追求的生活態度。
正念干預期刊分布結果顯示,我國正念干預文獻主要集中在心理學和護理學雜志,說明正念干預的應用目前主要集中于心理學和護理學這兩個研究領域,且呈現出跨學科的特點。隨著醫療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轉變,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治愈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從心理學角度尋找治愈疾病的方法成為廣大醫務人員及心理學家的一大重要任務。
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當前國內應用最多的是正念減壓療法、正念認知療法以及正念冥想,而辯證行為療法、接納和投入療法應用較少,未來可增加對這一方面的探究。社會網絡分析發現,正念干預在我國的應用范圍較廣,且逐漸出現了一些新興研究領域,如運動領域、老年人群體、更年期群體等,尤其顯著的是在運動領域中的應用。有研究表明,注意的相關神經網絡具有可塑性,經過5天到3個月的正念練習,注意有關功能會得到改善和提高,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需要付出的注意努力會減少,注意的網絡工作效率會提高[8]。而運動員的注意力水平在比賽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可能是正念干預在運動領域受到青睞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聚類結果顯示出正念干預的6個研究熱點,可歸納為:正念療法在老年人群體中的應用、正念減壓療法的應用、正念冥想在醫務人員中的應用、正念干預對心理健康和運動表現的影響、正念認知療法的應用、正念療法對幸福感的影響。這與之前研究歸納出國內正念干預4大熱點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9]。可能是因為之前研究只選取了國內核心期刊發表的文獻,且本研究對關鍵詞進行人工聚類處理時與之前研究的劃分標準不同。
多維尺度坐標軸劃分的四個象限中,第一象限的研究主題間聯系緊密且位于研究網絡的中央;第二象限的研究主題間結構松散且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第三象限的研究主題間聯系緊密、明確,代表有研究機構對其進行正規的研究;第四象限的主題領域在整體工作研究中處于邊緣地位,重要性較小[10]。從圖2的分布可以看出:區域一全部處于第三象限,表明這方面的研究結構清晰,且比較正規和成熟;區域二和區域三主要位于第二象限,說明這一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穩定清晰的結構,整個研究領域有待進一步發展;區域四主要位于第一象限,這代表此方面的研究處于整個研究網絡的核心;區域五和區域六主要處于第四象限,說明這一方面的研究處于整個研究的邊緣地帶,相對來說重要性較小。
研究發現少數出現頻次較多的關鍵詞在多維尺度分析中卻處于邊緣地帶,如“精神疾病”,可能是因為隨著研究的增多,難以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因此逐漸淡出研究者的視野。多維尺度分析和聚類分析的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如多維尺度結果中“學生”、“教育”從熱點六劃分到熱點四,“冥想”從熱點三劃分到熱點四等,可能是因為關鍵詞間的聯系本身就存在著交叉和重疊,且聚類分析和多維尺度分析計算距離的方式不同,兩者出現差異屬于正?,F象。
縱觀研究結果可發現,國內目前更多的是對正念干預的應用性研究,基礎性研究相對缺乏,尤其是對正念干預作用機制的實證性研究遠遠不夠。汪芬等曾指出,相對于正念的功效研究而言,作用機制研究的相對缺乏不僅體現在數量上的不足還體現在研究深度上的不夠,研究深度問題主要體現在已有研究結果的不確定性上[11]??赡苁且驗槟壳皩φ畈僮餍远x的不明確,實驗設計、控制組、取樣和測量方法等的差異使得研究結果可比性、一致性差[12-15]。未來研究應更多采用縱向追蹤研究、標準的控制組、科學的取樣和測量方法等,加強對正念干預作用機制的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