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民調暫時落后蔡英文的國民黨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傳出11月訪美。有臺媒分析認為,韓國瑜此行首重規(guī)格問題,至少要達到與2015年的蔡英文和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同樣的接待水平;若美方不能配合,不如借政務、選務繁忙回避。
韓國瑜4月曾訪問美國,何時二度訪美備受關注。據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報道,他傾向安排在11月第二周,因為如果拖過這個時間點,就接近11月底美國“感恩節(jié)”,許多會面行程恐因此受到影響,因此最遲在11月中上旬;預定停留7至10天,比照今年4月仍是橫跨東西岸的鐵人行程。但這趟出訪,韓國瑜的身份轉換為“總統(tǒng)”參選人,預計將赴華盛頓會見政商人士,同時安排南加州大學演講、到舊金山等地會見僑胞爭取支持等。不過,上述行程并未敲定。韓國瑜3日回應稱,目前他對訪美的規(guī)劃尚未完全定案。5日,負責協(xié)助規(guī)劃行程的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表示,韓現在很忙,距離投票日僅剩不到100天,訪美還在審慎評估。他強調選舉最重要,島內最重要。
綠營則準備好拿訪美向韓國瑜開刀。據了解,高雄市議會總質詢自10月31日開始到11月29日,韓國瑜一旦訪美勢必缺席。高雄市議員陳致中批評稱,到底是訪美行程重要還是市政重要?選舉造勢比高雄市民優(yōu)先嗎?民進黨還準備好韓國瑜的人形立牌,打算他一旦請假就把它放在市長列席座位上,對著它展開質詢。7日,臺“外交部長”吳釗燮稱,韓國瑜訪美如果涉及城市交流,“外交部”將盡力協(xié)助,如果涉及競選,則將保持中立。此前在9月,臺“外交部”通過“協(xié)助直轄市長出訪活動作業(yè)要點”,針對各市政府訪問團參與駐地僑界、政黨、后援會或募款餐會等政治性或與造勢有關的活動,“原則上不安排、不涉入”。此舉明擺著針對韓國瑜出訪,因此也被島內稱為“韓國瑜條款”。
對于韓國瑜可能訪美,島內意見不一。臺南市長黃偉哲稱,韓國瑜請假出境拼選舉,等于“四處掉槍讓對手撿,還附贈子彈”。此外,他赴美是否能夠找到同溫層,是否能夠受到境外媒體的青睞以及談話內容能否獲得島內民眾支持,都值得深思。有媒體直言,“總統(tǒng)”參選人赴美是接受美方“面試”,有矮化之嫌。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認為,事情不能夠只看表面去或者不去美國那么簡單,“蔡英文跟美國的關系大家是知道的”。臺灣《新新聞》分析稱,韓國瑜4月訪美時聚焦在學術交流、產業(yè),此次勢必接觸華盛頓政界,注定會被拿來跟蔡英文2015年的美國之行進行比較。當時她拜訪了美國國務院,與副國務卿見面,并進入白宮旁的艾森豪威爾行政大樓;同年11月中旬,時任國民黨“總統(tǒng)”候選人的朱立倫也進入艾森豪威爾行政大樓。而韓國瑜若要以訪美行程為選戰(zhàn)加分,首重規(guī)格問題,至少要達到同樣的接待水平。文章說,蘇起不敢把話說死,就是因為韓營還在確認接待規(guī)格,尤其韓國瑜現在民調處于低點,若行程不夠完善,反倒會被綠營操作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