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玉
【關鍵詞】 體育教師;職業素養;問題;道德修養;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6—0041—01
一、體育教師職業素養存在的問題
有些體育教師滿足于現狀,在工作中不主動,領導交代什么就干什么,或者按傳統的工作經驗按部就班做,只力求能夠完成工作任務,不出紕漏就行;有些體育教師在面對一些紀律散漫的學生時缺乏關愛精神,缺乏耐心教育,缺乏寬容態度,經常上前大聲訓斥,或者用變相體罰來懲戒學生,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使師生關系很尷尬;有些體育教師缺乏進取心,對自己要求不嚴,認為體育教師不是主課教師,平日懶于學習,不關心教育發展的形勢,不注意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不努力鉆研業務提高自身素質,自甘落后于他人;有些體育教師在工作中總把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毫無集體觀念,不體諒他人的利益和要求,嫉妒他人的進步和表彰,對他人冷嘲熱諷,造成同事關系緊張;甚至個別體育教師不拘生活小節,衣著不整潔,言行不文明。凡此種種,違背了教師職業素養的基本規范,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
二、體育教師提高職業素養的途徑
1. 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提升自身師德修養。作為教師,要認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理論,用先進的道德理論武裝自己,教育自己,樹立正確的道德理想;要認真學習職業道德規范,明白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要不斷內化這些理論,并將之變為自己的自覺理論。
內省和慎獨,是教師師德修養的重要方法。教師要以師德規范為準則,以品德高尚的人為榜樣,時時反省自己,這樣能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要不斷努力加強自我修養,通過自我修養,強化自己的道德意識,磨煉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實踐中把道德意志轉化為道德行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師。只有經過實踐的反復磨煉,道德認識才能日益明確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堅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豐富,道德理論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師德品質,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2. 不斷提高業務素質。一個教師僅有奉獻精神是不夠的,還應該有不斷進取的上進心。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必須學會新的教學技能,即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和整合的能力、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廣泛利用課程資源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能力等。體育教師專業理論知識的深度廣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才能的培養。只有掌握比專業大綱深廣得多的知識,才有可能對大綱、教材的全部內容有深入透徹的理解,才有可能深入淺出地講授教材,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因而教師可通過教學、訓練、課外體育活動的指導來實現發展學生的個性、體力和智力,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目標,從而增強學生體質,完成本職工作。作為教師,還要勤于鉆研教育教學理論,提高專業素養和業務素質,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技巧,用科學方法傳授知識,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學過程中。
3. 時刻注重自身的言談舉止。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中,體育教師很自然就成了學生模仿的對象。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神態都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必須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從言談到舉止,從思想到行為,都應力求成為學生的表率,為學生樹立一個學習的好榜樣。不僅如此,體育教師還應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做到課堂內和課堂外一樣,學校內和學校外一樣。如要求學生必須遵守的紀律或規范,教師自己先做到。
4. 愛學生。青少年正是長身體、增知識,世界觀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需要教師的愛。實踐證明,熱愛學生,信任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真誠的師愛能在潛移默化之中使學生以高尚的情感對待他人,形成團結、友愛的品質,乃至升華為對祖國、對人民的愛的高尚情操。教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情緒,要有一種飽滿的精神狀態。
5. 擁有強壯的素質。一個體育教師有深廣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良好的教育教學、訓練能力,并不等于能把學校體育工作搞好,還必須擁有健壯的體魄、充沛的精力。學校體育工作面廣、量大,體育教師是一個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勞動,一年四季以操場為課堂,從早操到課外活動、從上課到運動隊訓練等,倘若沒有健壯的體魄、充沛的精力是無法勝任的。另外,健壯的體魄、充沛的精力對于廣泛接觸學生,經常和學生在一起的體育教師來說最能感染、熏陶學生,對學生心靈的塑造、體魄的鍛煉有重要影響,也是一種無形的感染力量。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