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關鍵詞】 微課;前置性作用;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6—0065—01
一、利用微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前置性作業效率
1. 微課為前置性作業的設置和完成提供了便利。前置性作業是隨著教育的發展,在課程改革中探索出的一種能較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效率的一種作業方式。前置性作業的目標不僅僅是注重學生的預習,鞏固所學知識,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習慣,挖掘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而基于信息技術的微課所具有的回放、互評、永久性記錄等超強的可操作性、實踐性等特點則為實現以上前置性作業的目標提供了便利。
2. 利用微課激發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的興趣。前置性作業是學生在課前對知識自主探究和學習的一種方式,而采用微課設計的前置性作業,使作業充滿活力。微課可以通過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組合方式突破知識的重難點。一堂好的微課能充分利用當代認知心理學原理,將教材中大量的抽象概念、原理用生動形象的媒體技術展現出來,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有趣,從而讓知識變得妙趣橫生、通俗易懂。利用微課的這些優勢完成前置性作業,可以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和求知欲。微課可以刺激多種感覺器官,激發學生通過多個感覺器官來獲取相關信息,提高知識的記憶與傳播效率,增強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和可行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借助微課加強互動,促成前置性作業有效共享和交流
眾所周知,現在的教育理念,自主探究、合作分享的學習方式成為主流。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注重作業本身的過程性價值,注重學生的合作分享意識和自主精神的培養,關注作業情感態度的真實互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尤為強烈。就這點而言,老師留的作業就是要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分享,滿足學生心理層面上的表現欲,相信學生的創造力。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立場出發盡可能地設計一些互動性強的前置性作業。微課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方便在網絡上共享,互動空間大,學生可以在情景化、開放性的信息化中不定時學習。現在網絡通訊的發展和信息工具的普及已經使合作分享學習更加便利。教師把學習的重點和疑難問題制作成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影像等形式或者是幾種形式的組合來表現微課,上傳到網上,學生可以隨時點播學習,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從而使得交流方式靈活多樣,知識內容豐富多彩。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對教師而言,微課無疑可以很好地分享前置性作業的成果,形成一種自主學習模式,達到合作雙贏。
三、借助微課提高師生的信息技術素養,讓前置性作業更具有活力
1. 通過微課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更好地實現前置性作業和微課的整合。前置性作業和微課都是教師有目標、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通過制作微課引導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實現這一過程要求教師有較高的教學水平,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精準把握重難點,要具備簡明扼要的語言表達、嚴密周全的邏輯思維。這一現實要求促使教師不斷地錘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無疑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技能。要做到這些,教師就必須查閱資料去充實內容,這無形中促使教師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資源,調動了教師專業自學的積極性,實現教學觀念、技能的遷移和提升,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在制作的過程中不斷地促進教師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微課完成前置性作業,可以不斷提升自我素養,由單純的教教材變為教材開發者和創造者。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經歷“不斷研究、不斷實踐、不斷反思”的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2. 微課豐富了學生的信息化知識,激發了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興趣。利用微課完成前置性作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動權,如,學生可以回放視頻、利用網絡寫評語等,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借助微課完成前置性作業,往往不只是讓學生提取知識,而是鼓勵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利用微課完成前置性作業是以學生為中心,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精神,通過不斷查找確定回答問題所需要的信息,在具體利用微課完成前置性作業的過程中,學生既能學習本門課程的知識,也能豐富其他相關學科知識,提高信息技術素養。利用微課完成前置性作業,激勵學生完成指定的任務并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編輯:陳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