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新區迎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服務面積5 km2,屬地化管理7個居(村)委,常住人口4.74萬人(戶籍人口1.97萬人,外來人口2.77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0.56萬人,0~6歲兒童0.33萬人。中心在崗職工136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18名,全科醫生29名(中醫全科醫生7名),鄉村醫生2名,本科以上學歷95名,中、高級職稱79名。中心下設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村衛生室,以便于家庭醫生開展社區健康管理工作。自2007年正式啟用以來,中心先后創建成為全國臨終關懷教育培訓基地、上海市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上海市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先后榮獲上海市及浦東新區文明單位、上海市治安保衛先進集體、上海市治安安全合格單位及上海市平安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劉穎顏是中心的一名普通的醫護人員,但她又是不平凡的。她從事護理工作34年,用真誠的心去關愛每一個生命是她踐行的工作準則。2006年,她服從工作安排,離開了原本穩定的二級綜合醫院護理崗位,參與中心的籌建工作并擔任了總護士長一職。
2012年,作為上海實事工程舒緩療護(臨終關懷)浦東新區唯一試點單位的護理負責人,劉穎顏探索創新了安寧療護服務模式,使臨終患者平靜有尊嚴的安逝,并延續至喪親家屬的哀傷輔導。她將敘事醫學理論運用到安寧護士的培養中,提高護士的共情能力;她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宣傳、推廣安寧療護理念,并參與志愿者的活動與培訓。劉穎顏負責的項目《舒緩愛心家園—親善之家社區臨終關懷服務建設》項目榮獲了浦東新區職工科技創新先進操作法提名獎,她本人也榮獲了上海市第二屆“左英護理獎”的提名獎及上海市首屆十佳社區護士長的稱號。
1 創新安寧療護服務模式
劉穎顏創立了“舒緩愛心家園-親善之家”護理團隊,她和她的團隊護理人員深入研究并借鑒國內、外臨終關懷領域相關的理論和實踐手段,用社區護理程序的理論與方法為臨終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舒緩療護計劃。從治療選擇、照顧意向、臨終安排和擬定最后心愿等方面提供全人、全家、全隊、全程及愛心、關心、耐心、貼心、舒心的“四全、五心”服務,全面照護患者,并顧及到患者家屬的身、心、社、靈需求,盡最大努力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階段生活的溫暖、安詳、有尊嚴。
有一名90多歲的患者胡奶奶罹患晚期會陰癌,巨大的菜花狀癌瘤遮蓋了其整個會陰部,散發出陣陣惡臭,稍一碰觸就會膿血直流。癌瘤壓迫造成了尿潴留,讓患者痛苦難耐。劉穎顏忍受著刺鼻的惡臭,一邊安慰患者,一邊輕輕撥開癌瘤,憑著對尿道的生理結構判斷準確插入了導尿管。患者的病痛緩解了,原本緊皺的眉頭慢慢舒展,露出了笑容。劉穎顏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怕臟不怕臭,真切關愛患者,并以過硬的技術贏得了患者及家屬的贊譽,也獲得了護士們的敬重。
劉穎顏帶領團隊全力幫助多名患者實現了人生最后心愿。團隊為肺癌患者舉辦金婚慶典和小型攝影展、為肝癌患者慶祝80歲生日、幫助鼻咽癌患者如愿見到老領導、使乳腺癌患者放下了怨恨、讓白血病患者臨終盡了孝心,也讓胰腺癌患者達成了遺體捐獻的心愿。在她的組織領導下,舒緩愛心家園舉辦了一系列活動,竭盡所能的讓患者在人生最后的階段達成心愿,無遺憾的安逝。
當死亡將近,怎樣讓患者有尊嚴的離世?怎樣讓親屬心平氣和的接受?劉穎顏對此做了初步的探索并創立了“燭憶凝心”善終告別儀式,在儀式上點燃蠟燭,將寫滿祝福的千紙鶴與家屬們一起放置在逝者身邊,并為逝者祈福。安靜祥和的儀式令家屬難以忘懷,有家屬表示:“如果可以,我希望以后也在這樣的環境里離開”。劉穎顏主持的課題主要對家屬應對親人離開的能力進行干預,干預內容從生命教育、癌癥軀體護理、生活護理技能指導和心理疏導延續到病患離世后的哀傷輔導。她用仁愛之心和專業素養取得了病患家屬的信賴。
2 探索安寧護士培訓新路徑
在安寧療護的實踐中,劉穎顏發現,除了軀體的病痛,臨終患者更需要的是人文關懷。她把敘事護理引入安寧療護,培養護士從敘事的角度細心觀察患者的身心變化,傾聽他們的生命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患者的體驗和情緒,并以護理日志的形式詳細記錄。她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收集敘事案例,通過傾聽與溝通讓護士做到換位思考,從而改善護患溝通的方式,提升安寧療護的服務能力,為臨終患者及家屬提供人性化的優質護理及心理輔導。
2014年,劉穎顏立項的課題對40余名護士進行了體驗式崗位培訓,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使護士從中獲得了親身體驗和感受,之后還將相應的研究理論應用到實踐中,為安寧療護護理工作的實踐打下了基礎。
3 推廣與宣傳安寧療護理念
劉穎顏先后在全國安寧療護高峰論壇、臨終關懷倫理實踐國際研討會及上海市社區衛生協會、上海市醫院協會、上海市護理學會等舉辦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培訓班上進行舒緩療護進展與實踐的授課。她也積極參與到社區志愿者關懷協同服務及志愿者培訓、活動的組織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影響。
劉穎顏嚴于律己,言傳身教,同時也積極關注年輕護士的成長。她不僅從技術上帶教,還在為人、處事方面傳遞正能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她帶領護理團隊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改進服務流程,參與家庭醫生團隊工作,下社區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獲得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她認真帶教下級護士,重視社區“一專多能”護士的培養和實踐工作,作為帶教導師培養的2名安寧療護護士入選了浦東新區社區適宜人才培養計劃;她負責院內急救技能的培訓指導,多次被評為優秀指導老師;她主持、參與市、區級立項課題5項,發表論文15篇,并參與編纂了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護理系列教材《社區護理》《臨床醫學實踐案例倫理解析》《社區護理管理概引》;她帶領護理團隊先后斬獲了全國和上海市關愛生命奉獻愛心先進集體、全國和上海市愛心護理工程建設基地、上海市衛生系統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及浦東新區文明服務示范病區和文明班組等榮譽稱號。
在社區安寧療護的護理服務過程中,用心付出才能真正幫助臨終患者平靜、安寧、有尊嚴的離世。劉穎顏始終以一顆天使之心默默付出,真正體現了她一直踐行的關愛每一個生命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