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昇亮
摘 要:責任印制在圖書出版過程中的作用雖表面不突出,但實質上舉足輕重。圖書的排版設計、校對核紅、成本核算、印刷生產、質量控制、周期控制等均由責任印制直接負責。同時責任印制還為編輯提供裝幀設計、印刷材料和印裝工藝等方面的可行性建議。在圖書成本控制中,印制人員會合理安排生產工藝從而有效降低印制成本。很多人認為印制工作并無技術含量,實際上是對印制工作內容的不了解。責任印制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才能勝任,并且還要不斷自我提升。
關鍵詞:出版單位 責任印制 質量周期 綜合素質
出版單位主要業務部門由編輯部、印制部、發行部等部門組成,編輯部門對圖書進行市場調研、選題策劃、組稿編輯;發行部門負責圖書的推廣和銷售;而印制部門則負責將經過“三審三校”最后定稿的稿件轉變成圖書的所有過程。責任印制在此過程中不僅負責書稿的物質形態設計工作,而且還負責書稿的物質形態轉換。這就要求責任印制不僅要精通圖書的設計,更要十分熟悉編輯、出版、印刷的程序和技術要求。此外,責任印制更要了解圖書加工生產的基本原理,要了解各種紙張的規格和性能,要熟悉各種印刷工藝。責任印制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任務,是整個編輯出版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具有創造性和挑戰性[1]。有些出版單位的編輯身兼多職,既負責編輯稿件又負責安排圖書生產,這樣就忽略了責任印制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在圖書印制過程中許多問題的出現,既耽誤了印制周期,又影響了圖書質量。目前大多出版單位均設置了單獨的印制業務部門,讓專業的人員負責,這樣既提升了圖書印制質量,又縮短了印制生產周期,從而保證了出版社圖書印制任務的順利進行。
一、責任印制在圖書出版中的重要作用
較好的圖書印制質量可以從外觀上吸引更多的讀者,增強“閱讀”感受,從而可以創造出該出版單位較好的口碑,體現出版單位的高質量、高要求,給讀者留下更好的印象。而較好的圖書印制質量則要求專業印制人員的嚴格把控。
1.圖書的排版工作
目前圖書的排版工作主要分為作者排版、編輯自己安排排版、出版單位定點合作企業排版等方式。定點合作排版企業均通過出版單位招標方式合作,對圖書排版要求較為熟悉,根據印制人員開具發排單排版,排單中字體、字號、行間距、天頭地腳尺寸、版心尺寸、正文、輔文、圖表等版式要求標注明確,此外,定點合作排版企業對后期輸出設置參數十分熟悉,作者排版與編輯發排的圖書大多在后期印刷工藝方面考慮較少,因此,部分圖書在排版完成后往往給下一環節造成一定困難。簡單舉例說明:印刷文件輸出時沒加角線、圖片沒加出血、文字離切口太近、字體未全部嵌入、單色黑字做成四色黑字、文中增加多余專色色板、黑字與底色壓印做成套印、圖片為RGB格式未轉成CMYK印刷格式等。因此,在排版文件進入印刷環節之前需要印制人員對圖書印刷文件進行全方位的檢查,避免帶著問題進入印刷環節,而造成下一環節的混亂,影響正常的圖書生產。
2.圖書的印制管理
圖書印制工作是責任印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圖書排版完成,印制人員檢查文件符合印刷規定后,安排圖書的打樣工作,待書稿封面、正文打樣均由編輯確認后,印制人員會根據編輯部門對每本圖書所用紙張、所選工藝、所定印數進行圖書預算,預算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控制圖書印制成本。在圖書生產成本中,印刷成本一般所占比例較高。印刷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圖書成本和出版單位的效益,而印刷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由責任印制把關[2]。例如印數相同的套系圖書封面可合拼印刷,降低封面印制費用及后期封面工藝費用,有腰封或書簽的圖書可以與封面合拼印刷等。編輯部門會根據每本書的成本開支,如,作者稿酬、翻譯費、排版費、審校費、印裝費、材料費、折扣、報廢率、利潤率等主要因素制訂圖書定價。而后印制人員安排圖書下廠印刷工作。根據圖書實際生產情況開具付印單,付印單包含圖書書名、書號、版次、開本、印張、成品尺寸、印數、定價、裝訂方式、裝訂順序、用紙明細、承印工廠、付印日期、樣書日期、入庫日期等信息。上述付印單明細必須保證準確無誤,否則會造成生產環節的混亂,圖書信息的反復確認,影響圖書的正常生產。對于重點圖書,除在付印單上進行詳細備注外,必要時需直接到印刷廠仔細檢查每道生產工序,務必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圖書生產。
一本書是否可以順利地完成生產送入庫房,責任印制對圖書印制工作的把控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圖書預算前,印制人員需要確認所有圖書印制信息、印裝工藝、承印材料屬性等,并且需要仔細檢查圖書印刷文件是否符合印制要求,舉例說明,現在大多圖書封面設計時善于設計黑底反白字,黑底厚重,反白字清晰,再加上使用特種紙張體現質感,增加一專色體現主題,從設計角度來講是沒有問題的,而很多設計人員沒有考慮后期印刷工藝,黑底設計成四色黑,反白字的筆畫極細,如果直接印刷有可能出現由于套印不準導致反白字區域“淪陷”,達不到設計預期效果。調整方式是首先把四色黑底改為單色黑,或者改為百分之百的黑加上百分之三十的藍;另外更改反白字字體,選用筆畫較粗的字體,責任印制選擇印刷廠生產時盡量選擇有“5+1”印刷機機型的廠家,這樣四色加專色再加過油工藝一遍印刷完成,避免四色機印刷兩遍造成不同程度紙張變形而套印不準情況的發生。
責任印制經過對圖書工藝的前置設定,規避了潛在的生產風險,從而保證了印刷企業的正常生產。其間進行生產的過程控制,分為圖書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生產周期控制,由于印制人員不能一直在工廠現場檢查產品質量,只能嚴格要求印刷企業按照出版單位質量要求生產,傳導生產質量意識,加強生產質量的要求。與此同時,生產周期的控制也同等重要。對于生產質量與生產周期不按照單位規定執行的合作企業,責任印制會依據相關合同規定給予相應處罰措施。
3.成品圖書的質量管理
筆者所在出版單位對成品圖書的質量管理主要分為圖書的樣書檢查、庫回書的質量檢查、每季度對庫房圖書的質量抽查、委托第三方檢測公司對出版社圖書進行抽檢等。
(1)樣書質檢
由于檢查樣書時大批書還未開始裝訂,此時發現問題還可以及時處理并避免損失。樣書的質量檢查工作不僅僅可以起到把關作用,同時也直接反映印刷廠的生產情況,此外還是圖書批量生產前的最后一道檢查工序,因此,樣書的檢查在整個生產流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2)庫回書質檢
庫回書檢查工作是工廠大批書入庫后從大批書里隨機抽取圖書進行質量檢查的一項工作,可以客觀地反映工廠大批量圖書生產情況。在庫回書的質量檢查工作中如果發現質量問題可及時與發行部門協調暫停該書的銷售工作,待工廠提回圖書檢查無誤后方可恢復。
(3)季度抽檢
責任印制每季度安排對各印刷廠生產圖書進行隨機抽檢,發現問題并及時匯總分析,同時反饋給相關生產廠家,對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的圖書,責任印制會要求生產企業提書,進行逐本檢查,并根據單位內部印裝質量管理規定進行相應處罰。
(4)第三方質檢
每年本單位會邀請第三方質檢公司來對圖書進行客觀、嚴格的質量檢查。質檢公司隨機抽取一定比例的圖書進行專業質檢,最后出具質檢報告,反映本單位真實的質量情況。
印制業務部門綜合多種質檢方式最終目的是保證本單位圖書印裝質量,打造出高水平圖書的印制品牌。
4.圖書生產周期的管理
與生產質量同等重要的是圖書印制周期管理。印制周期管理是對圖書印刷生產所占用的時間進行計劃安排和組織協調,控制生產的進度,實現印制周期的優化[3]。很多圖書為了搶占市場對生產周期有相當高的要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嚴格要求生產企業務必保證生產周期。筆者所在出版單位要求生產周期一般為7天見到樣書,10天入庫;特殊裝訂方式除外,例如精裝書、裸背圖書、裱背圖書以及工藝較為復雜的圖書等。凡是超時沒有送樣書的圖書、超時沒有入庫的圖書,責任印制會逐本統計超期圖書情況進行匯總,沒有特殊情況的圖書,嚴格要求合作企業按照出版單位相關規定執行生產。
二、責任印制在圖書出版中應具備的綜合素質
圖書從選題策劃到市場發行,從表面看責任印制所發揮的作用并不突出,但在控制印制成本以及提高圖書印制質量中卻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責任印制必須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
1.較高專業技能
責任印制必須掌握圖書出版流程、生產工藝、成本核算、承印材料的屬性、熟悉生產設備的特點等。
2.溝通協調能力
責任印制上游與編輯部進行溝通,了解編輯部門的需求;下游與印刷企業進行協調,嚴格要求圖書生產,因此需要具備較強溝通能力,才能把印制工作安排得游刃有余。
3.仔細、認真、強烈的責任感
責任印制在圖書預算過程中不允許出現一點失誤,否則將直接影響圖書生產工藝、印制要求和加工成本,造成圖書批量生產后的嚴重損失,因此這就要求責任印制在圖書預算及安排印制生產過程中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4.對印刷行業市場環境的整體把控能力
2017年年底,大批印刷企業搬離北京,部分北京印刷企業關停,此情況對多家出版單位圖書生產影響巨大,嚴重造成大批圖書生產周期延遲。筆者所在出版單位印制部門提前選擇了天津、河北、山東、湖北等印刷企業作為備用,在有多家合作企業搬遷或關停之時,圖書印制工作面臨嚴峻考驗,印制人員快速協調各合作企業生產,充分發揮編外工廠作用,篩選新的備用合作企業。反應快速、調整靈活、準備充分,在2017年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印制部門克服種種困難,全面保證了出版單位圖書的生產任務。
5.具備探索新的生產模式、學習新的生產技術的能力
隨著數字印刷技術的發展與成熟,按需印刷(POD)以其高效、便捷、個性化等特點必將成為未來紙質出版物的主要發展方向。按需印刷(POD)是以按需印刷思想為先導、以按需印刷流程為保障、以按需印刷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全新生產模式。POD模式的探索和應用,可有效推動出版單位提質量、壓品種、減印數、提周轉、去庫存、控退貨、降報廢等經營策略,大大改善經營效益[4]。責任印制需要積極探索新的生產模式,掌握按需印刷生產的特點和優勢,結合傳統印刷技術的長處,更好地保證出版單位的圖書生產任務。
三、結語
隨著高科技浪潮席卷而來,數字技術對出版業影響巨大。看似平凡的出版印制崗位,實際上包含著出版技術各種理念的每一個要素。責任印制能否更好地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職責,是否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將越來越明顯地影響出版單位的質量信譽和經濟效益。培養復合型高素質的優秀印制人員,將成為推動出版業發展、提高出版單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前提條件[5]。
參考文獻:
[1]章毅,夏然,張從從.技術編輯在出版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傳媒科技,2013(16):89.
[2]楊小麗.技術編輯在出版中的作用新探[J].出版發行究,2009(11):40-41.
[3]高鴻飛.技術編輯在今后出版社中的地位和作用[J].出版與印刷,2006(4):15.
[4]李文.新起航:用POD改善出版經營的探索[J].數字印刷,2017(11):50-51.
[5]陳浩.技術編輯的職責與素質[J].編輯學刊,2011(1):31-33.
(作者單位系人民郵電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