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路 王克強
由于農藥的特殊性和農業的快速發展,現代化市場經濟制度下,農藥成為嚴抓狠抓的商品,加強農藥管理是各大省市正在積極探索的重點課題,傳統農藥銷售缺乏規范化和標準化,因此新時代中為加強農藥管理,驅除市場中的假農藥和劣質農藥,我國《農藥管理條例》規定農藥生產時必須要完善農藥登記制度,生產許可證以及農業質量標準制度。
自從我國《農藥管理條例》推出新的制度后,區分合格與非合格農藥就有了依據,農藥打假也能做到有章可循,有則可依,極大地推動了各省市農藥打假工作的展開,農藥管理也從市場規范入手,按照農藥商品的制度和質量要求,逐步肅清市場內的不合格產品,將假農藥和劣質農藥等驅除市場,保證農藥銷售的規范性、安全性以及可持續性,達到我國對農業市場的監管目標,在十三五中實現農業的健康和現代化發展。
1、農藥管理和農藥打假的要求
農業管理主要是從日常管理和總體監管入手,一方面需要按照國家規定的《農藥管理條例》對農業生產、銷售和流轉、質量等進行嚴格監管,基于現如今互聯網領域的農藥銷售情況,農藥管理需要滲透于農藥銷售的各個方面,不再局限于傳統市場,也是要從生產入手,從源頭開始跟蹤農藥的銷售地區和質量情況,保障登記合格、有生產許可以及農藥質量達標的商品流通,將非合格商品截留,保證農藥市場的規范化。另一方面需定期對農藥監督進行全方面的整理,依據農藥打假要求,定期對農藥定去抽查情況進行通報并按照農藥制假線索,與公安部門聯合進行農藥打假活動,加強傳統市場和互聯網領域的農藥打假工作,且需加強對物流運動農藥的監督,并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經營單位的訂購農藥產品進行抽查,保證農藥使用安全,及時清除劣質農藥,避免對農業發展的損害。農藥打假工作則是從《農藥管理條例》的假農藥和劣質農藥入手,依據假農藥的三種情況——非農藥假冒、標簽與成分不符以及農藥冒充,和劣質農藥的不符合質量標準,失去使用效能以及混有有害成分,進行綜合性的打假,聯合公安其生產部門,嚴厲對新經濟時代的不法分子進行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對農藥制假銷假的情況,加強對農藥登記的管理,并對假冒的農藥登記證,有效成分等進行抽查,監督農藥標簽不合格等情況,以檢打聯動為原則,對不合格抽檢出的農藥產品,依法執行相應措施,嚴肅查處并對互聯網中的農藥偽劣加強監管,保證市場中農藥銷售情況的合格、規范及健康。
2、農藥管理和農藥打假的有效措施
由于現如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多數農藥銷售不再局限于傳統銷售渠道,互聯網中的農藥訂單顯著多于以往的市場銷售,也因為互聯網銷售的假冒性顯著高于傳統市場,農藥管理和農藥打假需要加強對互聯網領域的監管,在監管中應從互聯網法律以及《農藥管理條例》入手,聯合公安部門開展多地互動做好追溯管理,嚴厲肅清市場中非法農藥產品。按照農藥的銷售渠道和流轉路徑,加大農藥監管的力度和農藥打假的效度,全方位展農藥管理工作。
①加強對高毒農藥的監管
對比較出名的高毒農藥進行專項性的管理和打假工作,例如毒鼠強以及甲胺磷等禁用的農藥,進行市場治理以及清查收繳等,嚴格按照1586號公告精神,對假冒農藥和劣質農藥進行可追溯管理,掌握整個高度農藥的銷售渠道和生產基地,對高毒農藥的黑窩點以及游商游販等進行綜合性處理,避免出現遺漏和走丟等情況,全方位落實治理和清查收繳工作。
②加大對農藥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工作
按照我國《農藥管理條例》以及地方農藥市場監督抽查的實施方案,例如云南地區近兩年,就是依據《農業部關于開展農藥監督抽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據各地農產品市場對農藥殘留情況的抽查,結合下嫁蔬菜和果樹的用藥情況,進行跟蹤式的管理,依據“檢打聯動”的原則,對各地區的農藥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農藥等進行抽查和監督,通過大范圍的抽查工作,嚴厲肅清有質量問題以及標簽問題、假冒等農藥產品,并聯合公安機關對產品的來源和銷售范圍進行查處,及時回收和清繳不合格的農藥,避免劣質和假農藥對市場的傷害,加大抽查工作的力度,特別是針對低毒農藥以及蔬菜用藥進行監管和查處,對未按要求登記的農業進行相應的刑事追究,對構成犯罪的銷售和生產人員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③要全方面推進農藥市場責任的劃分和制度制定
將各項管理責任落實在實際市場管理中,用“劃片包店”的方式對市場各個區域進行責任劃分,然后依據責任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并強力推進和落實責任管理制度,按照現如今市場中已經有的六項責任管理制度,對各個地區農藥市場定期進行監理和管轄,通過不定期抽查對市場管理情況進行評分,并按照所管轄區域內的農藥生產和經營情況,對農藥經營單位進行查處,用購銷臺帳、誠信卡以及農藥經營質量承諾等制度,對管理責任進行全面查處,實現責任的全區域覆蓋,做到無死角管理,清除管理盲區,查處違法農藥流動渠道,實現農藥銷售無違禁。此外,還要定期對互聯網銷售的打假情況和農藥管理情況進行通報,對區域內的農藥銷售進行總結和歸納,做好農藥的宣教工作,強調購買有保證的農藥,不去非認證地購買農藥,互聯網農藥的購買應該由農村經濟組織統一購買和抽查,合格后在應用到農業中,減少非合格農藥的銷售和購買情況,提高農藥的銷售合規性,保證農藥銷售的合法、生產質量達標,肅清市場中的劣質及假冒農藥,嚴格按照各地區的農藥打假要求和農藥管理條例,在互聯網領域和傳統農藥市場開展農藥查處工作,落實“劃片包店”、“檢打聯動”等農藥管理和農藥打假要求。
綜上,為切實做好農藥打假以及農藥監管工作,要依據法治以及市場管理要求,按照農藥管理條例以及地方農藥市場監督抽查的實施方案,對傳統農藥市場以及農藥生產進行管理,并對互聯網農藥銷售情況進行監管。
(作者單位:1.666200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植保植檢站;2.666200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水產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