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志 孫健
自然保護區是指從自然界中劃分出來的、生態系統相對完善、且保持在一定平衡狀態的小范圍的生態區域,一般通過人為的管理和保護,讓處在這一區域中的野生動物得到較好的保護,確定物種的長時間繁衍,保證物種的延續性和多樣性。保護自然資源、維護物資源的多樣性是自然保護區的主要職責,因此,自然保護區,為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通化市地處長白山脈南麓,林業覆蓋率達,物種資源豐富,已被確定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多達一千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三十種、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78種,因此,在林業建設過程中,通化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強化自然保護區的職能作用,為保護物種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做出更多的貢獻。
1、自然保護區在野生動物保護中的作用
①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自然保護區內,擁有大量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物種資源比較豐富,國家采取相關的措施實行強制保護,積極監督和管理,使得保護區內人為虐殺動物的行為極少發生,也杜絕了人為破壞植物資源的行為,從而有效保護了自然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證了其種群的完整性。據統計,在我國自然保護區生存的野生動物種類占據了所有野生動物種類的一半以上,即便是更小范圍的自然保護區,其中的野生動物種類也極為豐富,生態系統相對完善。這些自然保護區,為人們帶來了較高的生態效益,保護區內,物種的繁衍會進行人為保護性干預,以確保種群數量和質量同時得以提高,起到保護野生動物種群的作用。
②保護瀕危野生動物
在我國,自然保護區數量比多,區內環境和生態系統通過人為干預,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較好的生存空間。尤其對于一些瀕危野種動物來說,自然保護區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視。之所以有瀕危物種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該物種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比較高,隨著人類工業文明的不斷發展,野生動物的優質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因此威脅到了物種生命,使得該物種的數量越來越少,數量少就變得稀有很針對,種群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為瀕危珍稀動物提供了比較適宜的生存環境,較好的保護了瀕危物種。
③保護野生動物棲息環境
自然保護區內的土壤、地形、水文、氣候等自然環境一般都保持在比較優質的水平上,因小區域的保護圈也是在原有的自然環境上發展起來,通過采取一些人工防護措施,使得區內的自然環境更加優良。比如,原始森林保護區,不僅區內的生態環境優良,對周圍環境也起到了明顯的改善作用。因為森林資源能夠凈化空氣,涵養水源,即保護了野生動物棲息環境,也為人類創造了適宜的生活環境。在哈泥保護區,為了讓野生動物擁有更加完善的居住環境,保護區開始大力開展生態恢復工作,共造林八十余畝,其中栽植的云杉三萬株,完成了小片荒造林地撫育77余畝,自然保護區內的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產生的生態服務功能價值每年可達800億元。
2、完善自然保護區建設,強化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策略
①加強法制建設,強化執法力度
為了讓保護區的職能更加全面,是保護工作更加規范化,就應該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制度的建立,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要加大執法力度,對蓄意破壞自然保護區環境、獵殺野生動物的行為實行嚴厲打擊,情節嚴重者,承擔刑事責任。另外,運用不同形式宣傳教育方式,定期組織普法教育活動,提高公眾保護野生動物意識,幫助維護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平衡和穩定。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自然保護區的日常管理和監督工作上,擴大監管范圍,實現區域穩定。為了保護區域內的濕地資源,2018出臺了《吉林省濕地保護條例》的修訂版,為我市實行濕地資源保護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確保自然保護區的相關建設有法可依。
②設立野生動物保護站
自然保護區的職能等相對比較完善的情況下,可以林業系統中設立獨立的野生動物保護站,針對自然區的特點,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比如,利用信息技術的便捷性,在野生動物保護站中建立成套的的區域檢測網絡,對全區域進行實時監督。檢測系統有不同的數據處理子系統和遠程監控系統、檢測報告輸出系統、疫情預警及指揮等系統組成。在人員配置上,可以實行班次輪流值守的方式進行管理和監督。借助系統的檢測網絡,可以對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進行實時跟蹤和檢測,了解它們的生活規律,以便采取更好的保護措施,為野生動物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
③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培訓工作
自然保護區的日常工作離不開人,因此,要加強對管理人員以及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力度。野生動物具有不同于家禽動物的特殊性,比如,野生動物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多樣性,其性情也難以捉摸,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面對體型較大,比較兇猛的野生動物來說,還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保護區的管理人員配置以及技術支持方面,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做支撐,同時,也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輔助日常管理工作。對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增強其理論用于現實工作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保護區要與林業院校、林業專家積極溝通,實現與高校的長期合作,將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以此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④建立并完善野生動物保護和管理體系
野生動物的保護并不是某一個地區的獨立任務,是需要各個區域共同協作,維護區域環境的穩定和物種的多樣性。因此,保護區要在了解資源現狀的基礎上,加強與其他保護區的聯系,建立系統的管理和保護制度,對未來保護工作進行合理規劃。同時,爭取政府支持,不斷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機構的建設,完善保護區職能。只有積極調動各個保護區的積極性,實聯合保護,才能有效避免野生動物島嶼化現象的發生,形成共同關心和保護野生動物的良好態勢。
(作者單位:1.134000吉林省通化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總站;2.134000吉林省通化市林政稽查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