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趙覺珵 白云怡
10月11日,《環球時報》記者見到香港理工大學專上學院講師陳偉強時,他臉上的傷剛剛結疤。10月8日,陳偉強因在報紙上發表評論建議嚴懲香港暴力示威者,被逾百人在課堂上圍堵、謾罵了5小時才得以離開。陳偉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事情過去幾天,他已經不再因學生們的行為生氣了,“只是覺得更加痛心”。
8日下午,陳偉強一如既往地走進教室,準備為學生們上課,講授“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比較”。但推開門后,陳偉強發現教室內的60多人中,只有1/3是他的學生,其余的人有不少戴著口罩和面具,看到他后就開始大聲呼喊各種示威者的口號。
陳偉強對《環球時報》記者回憶稱,他此前已經在示威者常用的社交媒體“連登”上看到有人鼓動來課堂上圍堵他,只因他本月5日接受香港《東方日報》采訪時表示,特區政府應以暴動罪來起訴暴力示威者,法庭也應考慮社會受影響程度予以重判。“我知道這堂課已經無法上下去了,就想離開,但一直被阻攔。”陳偉強說,“他們用激光筆照射我的眼睛、下體,對我叫罵、威脅、恐嚇,要求我表明政治立場”。
面對圍堵,陳偉強強調了他的三點立場:第一,反對暴力;第二,尊重法治;第三,“我以中國人的身份教授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我的身份認同是中國人,并以作為中國人而自豪”。“當他們聽到我說我是中國人時,不滿地大叫起來,并要求我道歉”。
陳偉強“前后十次試圖離開”,但都被攔住,其中有三次甚至被人推倒。在此期間,陳偉強、他在場的一位學生以及他的太太都先后報警,但警察由于學校的阻攔始終未能進入校園。5個小時的圍堵中,聚集在課堂的人越來越多,超過100人,其中一些是學校的學生,也有不少是外來的“假學生”。最終,在專上學院一位副院長的調解下,陳偉強才勉強脫身。
9日,專上學院院長梁德榮在師生對話會上稱,校方會暫停陳偉強本學期的課堂教學,另行安排其他非教學職務。陳偉強1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現在暫時進行一些研究工作。幾天來,陳偉強回過一次學校,看到辦公室門口貼滿了各種辱罵他的海報。
“作為一名老師,我現在已經不生氣了。如果學生能夠改正錯誤,我愿意去原諒他們”,已經在理大專上學院教書14年的陳偉強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但我并沒有看到他們認識到錯誤,這讓我感到很心痛。”
“香港高校出問題了。”陳偉強說,大學本應教會學生尊重、包容他人,珍視言論自由,但現在有的學生似乎完全聽不進不同意見,更用言語暴力、肢體暴力打壓他人的言論,他所遭遇的如此激烈、長時間圍堵是香港教師多年來沒有遇到過的。“校園里的暴力越來越多,課堂變成了政治角力的場所”,陳偉強無奈地說,“香港校園幾乎成了香港最危險的地方,成為暴力行為的‘保護區,因為警察進不去。”
面對卷入政治旋渦中的香港高校,陳偉強認為,最重要的是告訴學生他做錯了,而不是縱容他。“不少學生已經錯得很厲害,甚至違反了法律,這時候的包容就是縱容”,陳偉強批評說,一些校長、教授因為怕學生鬧事,就采用不發表意見或者兩面討好的方式應對,“這樣只會害了下一代。”
現在,陳偉強出門會戴上帽子和口罩,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他,雖然不少人都支持他,但他也擔心會被人“下黑手”。盡管如此,陳偉強還是希望能夠重回講臺。“我沒有因為這件事想過不當老師,我還是會在最困難的時候,盡我的力,把我相信的、愛國的價值觀通過講課傳達給學生”,陳偉強說,“我不會放棄我的教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