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傳播和影視藝術兩者之間關系的本質其實就是科技與藝術關系的擴展。微傳播不僅突破了傳統影視藝術在時空上的制約,而且還釋放出了巨大潛力,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微傳播借用“磁化”行為,提高溝通效率,提高溝通質量,使微傳播交流具有藝術性特征。
關鍵詞:微傳播;影視藝術;關系
一、引言
影視藝術的微傳播是指通過微傳播信息的行為。作為網絡通信時代的主要通信媒體之一的微傳播,不僅具備了大眾媒體的媒體特性,還具備了交互性、開放性、容錯性、移動性等獨特的媒體特性。[1,2]同時,微傳播通過與其他各種媒體的整合擴大了影響力,改善了自己的交流效率,實現了綜合營銷交流的最大效果。
二、影視藝術與微傳播的相互影響
藝術和技術的關系可以如下所述,技術為藝術提供了表現和顯示的可能性,藝術為技術提供了內容和意義的補充。技術越來越使人“疏遠”自身,藝術也越來越使人了解自己,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協調發展的辯證統一思維是科技與藝術的關系之一??萍己退囆g關系的拓展是微傳播與電影、電視藝術之間的關系。影視藝術在微傳播過程中也體現了藝術與傳媒的相互作用與辯證統一關系。與此同時,影視藝術也受到微傳播的影響,片長縮短、畫質壓縮、傳媒屬性影響加深,此時影視藝術自身的變化開始。在交流主題明確的目標指導下,二者傳播的內容被藝術手法改編之后,影視藝術傳播的方法也會發生藝術性的變化。最后,使得影視藝術的信息接收呈現一種美觀、高效、優質的溝通效果。
三、微傳播中影視藝術的發展
在微傳播和影視藝術發展的過程中二者互相影響,因此影視藝術也具有了一部分微傳播的特點。在微傳播的中是將所有的想法和內容具體化,然后通過用符號來表達傳播主體所包含的信息,因此通過符號傳達信息之后,微傳播的特點也會隨著發生改變。所以,在微傳播和影視藝術發展的過程中二者互相影響,影視藝術在微傳播的影響之下也發生了形式到內容的相關變化。這種變化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影視藝術使用微傳播進行微傳播的行為,這是形式變化的過程。在該過程中,為了適應微傳播的媒體特性和微傳播的通信特性例如,電影長度的縮短、內容的壓縮或電影的分割(分成上下集的小故事或將一些小故事的分割成很多集),為滿足微宣傳的簡短信息內容要求,降低影片質量,壓縮視頻文件大小,滿足微宣傳信息文件大小要求;第二階段包括對電影格式的要求、選擇影視藝術主題、影視藝術的創造性方法,以及對影視藝術的微觀表現從適應普及過程開始逐漸變化,到被微傳播特性影響的影視藝術以適應微傳播時代人們的媒介使用習慣和藝術審美需求。這個過程中最明顯的是微電影的興起和微電視的開發。
四、微傳播中影視藝術的文本接受
作為藝術的普及對象,媒體文本一方面與通常的自然存在物品不同,但卻是具有實用活動價值的人工制品,另一方面,媒體文本與賦予感知意義的普通人工制品也不同,是由符號的感知表示產生的內容文本的一種。在微傳播時代,媒體文本通過微傳播復制和發送文本內容,通過微傳播通道進入觀眾的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以供顯示。在這個過程中,媒體文本的含義都與微傳播密切相關。微傳播時代的媒體文本是在微傳播的媒體環境中產生的一種感知文本,是通過微傳播的介入和微傳播媒體的技術產生的藝術傳播客體,也可以說是交流對象。這種藝術交流對象結合了影視藝術的主體和微觀傳播,將影視藝術的觀眾與微觀傳播相結合。觀眾可以通過接觸媒體文本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五、結語
隨著我國人民對文化消費需求的增加,我國本地的文化和創造性產業必須不斷發展,以滿足人們對文化消費的需求。作為中國文化和創造性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藝術的發展在推動和促進中國文化和創造性產業的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討論影視藝術的微傳播問題,我們可以發現,影視藝術的微傳播為中國影視藝術的未來發展鋪平了道路,摸索出了與以往媒體不同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王炎.新媒體時代電視節目的微傳播與關系重構[J].傳播力研究,2018,2(23):39-40.
[2]李嘉琪,張媛.淺析新媒體背景下“微電影+”的傳播特征及發展前景[J].傳播力研究,2019,3(29):69+83.
作者簡介:高婧,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