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子媚 任怡靜
摘要: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巨大沖擊,其中表演藝術類非遺更是處于瀕危狀態。本文以羅水鄉土家族茅古斯舞為例,分析土家族族表演藝術在沖擊中的傳播形式和困境,為其今后的傳播與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土家族;表演藝術;茅古斯舞
茅古斯舞是土家族先民遠古時期創造的一種原始戲劇演出活動,產生源于土家先輩的原始生活,反映現實,原始古樸,風格豪放,剛勁有力,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其獨特的戲劇表演方式。獨樹一幟的表演語言與表演動作也使得茅古斯在中國戲劇舞臺占有重要地位,千百年的代際相傳使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以及形成了獨特的表演形式。
羅水鄉位于張家界市永定區的西北部,曾被授予“群眾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稱號,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其中土家族占當地少數民族的絕大部分比例。羅水鄉茅古斯舞反映的是原始社會土家先民的生活,尤其反映土家先民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化時期的生產、生活、婚姻和意識狀況,主要展現了祖先崇拜、生殖崇拜、農耕文明、追求愛情、祭祀文化等土家族特有文化精神內涵。但由于現代文化的沖擊,羅水鄉茅古斯舞的傳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一、羅水鄉茅古斯舞的傳播現狀
(一)舞臺演出傳播
作為少數民族之鄉,羅水有著豐厚的民俗文化資源。羅水將茅古斯舞的傳播與當地“六月六”、元宵等傳統節日以及民俗文化藝術節相結合,為茅古斯提供演出平臺,起到加強宣傳作用?!傲铝惫澣罩械膽c?;顒悠鸪跏怯擅┕潘刮璧膫鞒腥私M織起來的節日,后來并推動了“六月六”節日慶?;顒訌拿耖g活動逐步得到了上級政府的認可,演變成張家界重點打造的民俗文化品牌,這些民俗文化活動的開展,為茅古斯的發展傳播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茅古斯在這些民俗文化節中也起著展現土家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
當地表演團隊的成立也對茅古斯的發展具有推廣作用。在旅游業發展等條件的影響下,羅水鄉的茅古斯舞商業表演近年來取得較大發展。羅水鄉茅古斯表演團曾參加多種民俗文化活動。幾十年來表演團隊經常在外面參加一些大的慶典、紅白喜事、民俗藝術節、國際性演出等。由于張家界旅游業的推廣,茅古斯在一些大城市的知名度有所提高,表演團隊曾受邀到廣東汕尾、張家港、江西婺源、山西平遙等城市表演茅古斯,并且取得較好反響,羅水茅古斯的名片也越打越響。當地表演團隊的良好發展為羅水茅古斯提供了固定的、有序的繼承發展機制和平臺,也在某種程度上吸引更多當地人對茅古斯表演傳承的參與和重視。
(二)媒介傳播
如果說羅水鄉茅古斯表演團隊對羅水茅古斯的推廣意義屬于內發性的傳播的話,外界媒體對羅水茅古斯的研究報道則是促進羅水茅古斯“走出去”的重要外部因素。最早將羅水茅古斯搬上舞臺的是央視的《正大綜藝》節目,之后有湖南衛視《鄉村發現》節目。這兩個節目優質節目對羅水茅古斯的展現,使得羅水茅古斯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
除電視節目之外,外界媒體對羅水茅古斯的傳播還包括報紙報道、攝影、制作紀錄片等形式。外界媒體是羅水鄉茅古斯對外傳播的重要手段,至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外界媒體對茅古斯的傳播為茅古斯帶來更多受眾,同時也滿足著受眾需求。但是非遺文化的傳播也面臨著傳播路線過于狹窄,信息擴布和影響范圍有限[1],如何在信息海量的時代讓以茅古斯為代表的土家族表演藝術獲得大眾關注,如何利用相對靈活的傳播策略進行民族藝術傳播,也是非遺文化傳播者面臨的一個問題。
(三)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也是羅水鄉傳播茅古斯舞的一個重要途徑。2006年開始,地方政府曾在羅水鄉中心學校開設民間文化藝術培訓班,2011年開始,在中心學校開設民俗文化課程。羅水鄉茅古斯舞傳承人曾組織在當地學校開展宣講會、專題講座等活動宣傳茅古斯,向學生介紹羅水鄉茅古斯的起源、發展、歷史文化價值、演出形式以及表演團隊在各地的演出盛況等,并且現場教學茅古斯的動作,獲得廣大學生的喜愛,成效顯著。當地學校也會自發性的邀請主要茅古斯傳承人到學校開展宣傳講座,學校教育成了羅水鄉在當地傳播茅古斯的主要途徑之一。
二、羅水鄉茅古斯舞的傳播困境分析
(一)融合鄉村旅游發展但存在較大阻礙
近年來,羅水鄉旅游業借助自然風景龍鳳梯田和人文景觀茅古斯舞這兩塊金字招牌取得了一定發展。龍鳳梯田茅古斯村旅游度假區項目總體規劃范圍南起羅水鄉北部柳樹角,北至橋頭鄉,西部緊連天泉山國家森林公園,東臨馬鞍山村和中南村,包含羅水鄉羅水村及龍鳳村兩個村莊。該項目基于龍鳳生態梯田資源,以梯田生態保護為根本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融入當地特色茅古斯文化元素,原生態自然與原生態文化資源相結合,以梯田觀光、文化體驗為核心功能,融入生態休閑、精致度假體驗,打造高品質、體驗佳、功能復合的梯田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但羅水鄉茅古斯舞發展仍存在較大阻礙。
一是龍鳳梯田茅古斯村旅游度假區項目雖然已經做好全面詳細的規劃,但仍缺乏所需資金,導致進程緩慢。二是茅古斯舞蹈的表演演員分散在武陵源、土家風情園等景區進行一年四季的表演,包括龍鳳梯田景區,但由于茅古斯舞的表演在游客群體的知名度和認可度較低,旅游景區更傾向于受游客接受度更高的擺手舞和陽戲等非遺文化,對于茅古斯舞不夠重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當今社會中認知者寥寥無幾的局面。
(二)民族文化氛圍沒有過去濃烈
過去羅水鄉村民對茅古斯的傳承,是基于當地土家族人的民族文化情感及個人的喜愛。“文化革命”時期的摧毀性破壞,羅水鄉的民俗文化環境較以往相比有所減弱。改革開放以后,市場經濟發展,羅水鄉生產生活方式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現代化氣息加強。現在很多人首先會考慮收入的問題,且因為政府的不重視、傳承人間的利益沖突導致村民對政府以及茅古斯文化的傳播不信任,學習傳承茅古斯的文化環境遠不如過去濃烈。
(三)缺少政府的扶持,傳承人難以為繼
政府重視不足、資金缺乏是當前阻礙羅水鄉茅古斯發展的重要因素。1993年羅水鄉便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群眾文化藝術之鄉”,雖然羅水鄉政府致力于將本鄉打造全國文明村、藝術之鄉以及茅古斯村等,但是對于茅古斯舞的扶持,在資金啟動方面還很缺乏,上級部門的撥款支持也很難真正投入到茅古斯舞上。茅古斯演出人員的收入也較少,使得表演者大多將表演茅古斯作為副業發展,如果作為主業長期表演是無法維持生計,茅古斯舞表演者選擇背井離鄉,選擇待遇更加豐厚的職業謀生,茅古斯舞的傳承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三、結語
總體而言,以羅水鄉茅古斯舞為代表的土家族表演藝術的傳播遇到了不少的挑戰,主要是由于表演者的回報過少與媒介傳播的影響力較低等原因。如何讓茅古斯舞在沖擊與挑戰中得到再生與發展,還需要當地政府與傳承人、傳播者的齊發力,探索出適合茅古斯舞傳播與發展的平衡之路。
參考文獻:
[1]寧峰,侯景娟.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媒體時代的傳播策略研究[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6(1):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