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的世界處于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對于藝術的追求不再只是出自藝術家手中栩栩如生的作品。隨著科技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把科技與藝術互相融合,變成了互動裝置的藝術。就是這種互動裝置想法的產生讓很多人可以近距離地感受藝術,而這種別開生面的藝術讓人們的感官體驗得到了滿足也成為許多人所追捧感受藝術的特別方式。本文將闡釋互動裝置藝術的現狀以及所帶給人們豐富的感官體驗。
關鍵詞:互動裝置藝術;感官體驗;科技
一、引言
在藝術的世界里,珍貴的藝術品總是冷冰冰的被人欣賞。與人之間總是隔著一段距離,感受不到之間的溫度。可觀不可褻玩就像是給藝術品貼上了標簽。但隨著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互動性裝置藝術便出現在大眾面前,讓人們可以近距離地感受神圣的藝術,去感受藝術帶來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僅在視覺還是聽覺抑或是觸覺都得到非常好的體驗也加強了作品與大眾之間的情感共鳴。
二、互動性裝置藝術感官體驗的闡釋
互動性裝置藝術是現代媒介發展藝術的其中之一,而媒介卻是一直圍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媒介的定義很寬泛不能具體到某一個事物,而一切的媒介都是會和人類的感官產生某種溝通與關系。例如筆是通過手的接觸,香水是通過鼻子的接觸,書本是通過眼睛的接觸,而播送的信息是通過耳朵的接觸等等。在這種聯系中,人們可以意識到互動性所帶給自身感官的體驗都是不同的。傳統的藝術給人設置了一種不能接觸的一堵墻,而現代的藝術卻是打破了那堵墻,給予了作品與大眾交互的紐帶,就是這種互動性裝置藝術的誕生讓藝術品也充滿了溫度,也讓人們得到優質的感官體驗感。
三、互動性裝置藝術的感官體驗帶來的影響
(一)關于身體上的體驗
互動性裝置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人與作品可以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在這個過程中,體驗者可以近距離地感受到作品帶來的力量,感受到作品散發的情感,體會到作品傳遞的知識。例如在《普朗克宇宙》的互動性裝置藝術的作品中,這是外國非常著名的兩個藝術家合作的代表作品,在這件作品中創作者通過自身對于聲音的深入研究與對聲音的超強解析,將聲音與藝術做出完美的融合,讓體驗者在聲音和視覺的感知中感受到極大的震撼。這件藝術裝置中有一個特別大的投影儀,而在投出的畫面中有很多的三維圖案和很多的黑白條紋在互相的移動和閃耀。體驗者在行走到投影下的畫面時候,畫面會不斷地進行變化,而在畫面變化的同時體驗者還可以聽到不同的音頻聲音的效果。在投影的線條中,線條會根據體驗者的步伐進行長短不一粗細大小的變化,而那些不同的音頻也會根據線條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這樣的藝術形式是根據體驗者的活動進行轉化,在這個過程中,體驗者可以和藝術進行互動,讓體驗者身臨其境地走進藝術,在互動中發現作品的美妙之處,也讓自己的感官得到特別的感受。
(二)關于心理上的體驗
傳統的藝術品都是以無聲的形式向人們展現出自身的美好與故事,藝術品之所以珍貴在于創作者賦予它的故事與生命,優秀的藝術品是會傳神的,讓人們一看到就好像看到創作者的人生經歷或者藝術品身上存在的典故,讓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得到了震動。互動性的裝置藝術不僅會讓體驗者體驗到作品的故事,更會讓作品與體驗者之間產生內心情感的共鳴,讓體驗者可以走進創作者的內心世界。例如在北京的數字文化體驗館中有一幅《蒙娜麗莎的微笑》的作品,這幅作品通過4D技術和某些科技的使用把蒙娜麗莎復活化,通過一些虛擬的呈現蒙娜麗莎可以向大眾述說達芬奇的創奇故事和創作。甚至還可以和人們進行互動,讓人們得到了豐富的體驗感。在與作品交流的過程中,人們可以真實地感受到作品所帶來對于內心的沖擊,在作品講述創作者的故事中,人們更可以感受到創作者內心的精神世界和造就作品生命力是特別的彌足珍貴的。在進行情感的交匯中時,仿佛置身于作品的世界里,可以真切感受到作品的悲與喜。
四、結束語
每個藝術品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在互動裝置藝術中,體驗者可以更加深刻地體驗到藝術品所擁有的價值與溫度。互動性的交流賦予了體驗者不一樣的感官的體驗,無論是在生理上亦或是心理上這種不一樣的體驗方式讓體驗者更加深入地走進藝術,去感受和欣賞藝術作品的美好。科技的發展使藝術品可以和大眾在感官上有著特別的接觸,也希望在未來互動裝置藝術可以讓人們擁有更多不一樣的感官體驗。
參考文獻:
[1]李遠.現代裝置藝術對展示設計的啟示[J].大眾文藝,2011(12):86.
[2]王金磊.中國傳統玩具基于互動性的再分類研究[J].大眾文藝,2011(03):234-236.
[3]裴磊.互動影像媒介的發展研究[J].當代電影,2010(05):155-157.
[4]丁海祥.技術、藝術、新媒介——論動畫的三重屬性[J].當代電影,2010(05):157-160.
作者簡介:孫詩慧(1996.4-),女,漢族,籍貫山東濟南,碩士學位,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專業為設計學,研究方向為新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