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工作中最怕的就是一成不變,無論教學理念還是教育方法,都要跟上時代的進步,在當下新媒體時代中,藝術專業基礎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傳統教學遺留下來的缺陷,這種教學上的不足會讓教育工作停滯不前,并且影響了整體的教學效率與質量,不能與現代教育接軌,導致藝術專業基礎教學缺少指導、實踐。為了改善這個問題,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本篇文章針對新媒體時代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進行研究,提出有效的建議完善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
一、引言
自動化、智能化的設備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這徹底宣告新媒體時代的來臨,這種數字化時代也深深地影響著教育工作,尤其是藝術設計專業,更是受到了新媒體時代的影響,對基礎教學有了更多的要求。為了能夠讓藝術設計專業順應時代的發展,擁有更好的教學質量,首先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進,并且構建出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等,再將現代化特征融入教學中,促進藝術教育發展,培養出更能滿足市場的藝術人才。
二、新媒體時代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傳統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都是以表現技能為基礎,做更多的技法訓練,這也是整個教學的重心,而且必須要有一定繪畫基礎,或者是經過繪畫技能的訓練,才能繼續往下開展。不過在新媒體時代中,只需要一臺計算機以及PS等圖形、圖像設計軟件,就能提高繪畫效率,其中有些軟件,例如sketchup、3Dmax等還可以模擬三維立體空間,讓某些物品可以達到更好的展示效果,所以多媒體時代的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要遠比傳統教學更有優勢、更便利,并且能夠反復隨意修改,最終繪制出效果最佳的設計,除此之外當下的市場中,不但要求有一定設計能力,還要掌握計算機技術,這才是促進藝術設計專業改革的重要原因。
三、新媒體時代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主要特征
新媒體時代的藝術專業基礎教學,更多是高科技的表達形式,尤其是在制作、修改技術等方面的變化,帶來了更多便捷性,憑借這些科技手段,藝術設計也擺脫了就技術的局限性,從而實現多方面的進化。軟件技術在設計上,無論平面還是空間都有很強大的表現效果,細節處理上也更為逼真,更是能夠確切表達出傳統手繪對實體繪畫的功能與需求。很明顯新媒體時代的設計專業,要更具有想象力,對于設計來說要更為自由、舒展,在表達上也更為多樣化,所以數字化設計,肯定是未來藝術設計專業的主要表現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也能為學生創造更好的設計平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保證其未來無論在哪個設計領域,都會有十分出眾的設計能力,這是傳統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所不具備的特征。
四、新媒體時代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研究分析
(一)教學模式分析
在新媒體時代中,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應該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也就是注重學生的獨立活動,針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也要培養學到民主與合作精神,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等等,這些都是優秀設計師必須要擁有的素質。根據對教學模式的分析構想,可以在基礎的教學中,設立計算機工作室,并且提供相關學習軟件平臺,平時可以由計算機專業的教師進行負責,面向全體學生開放,面向所有的藝術專業基礎課程開放。
(二)教學內容分析
在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所以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該把數字化的思想與方法,融入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就是能夠讓學生,在基礎課程中的學習當中,熟練掌握數字化工具,這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滿足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教學要求。其次在教學內容中,要注重把各種基礎原理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這樣才能讓教學內容,與傳統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相連接,從而培養出更具現代化特征的藝術領域人才。
五、結束語
新媒體時代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應該更符合時代性,也就是具有現代化教育特征,尤其是藝術類的專業,無論在設計手法還是設計理念上,都迎來了很大的改變、創新,人們對于藝術設計作品的追求要更加深入。為了能夠讓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與新媒體時代藝術教育相銜接,必須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通過更新藝術專業基礎教學理念、整合藝術專業基礎教學體系,來實現創新教學的目標,也能不斷提高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水平,為社會提供更多優秀藝術領域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卞觀宇,李楊紅,朱琦聰.信息化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實施策略研究[J].設計,2019,32(23):84-85.
作者簡介:張郭承(1992.8.10),男,漢族,湖北恩施,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專職教師,碩士,新媒體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