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計作為一種文化軟實力,隨著人類造物活動的展開不斷發展。科技的進步是人類活動發展的動力,在人類文明與科技力量的推動下,設計經歷了從造物設計到信息設計歷史階段的轉變。博物館展示設計作為設計分類中的一大分支,在設計變革中,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論文選題是基于當今新媒體(科技)語境下的信息設計歷史階段,從設計與藝術、文化、科技三個層面的關系,對博物館展示設計的發展進行創新性探究。
關鍵詞:博物館展示設計;藝術;文化;科技
一、博物館展示設計定義
博物館作為人類文明記錄與傳播的載體,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博物館對其中展品、藏品、文物進行保護和儲存,通過綜合、科學展示的手段,向人們傳遞信息。它的存在,是對歷史文化的記載,也是人類文明的血脈傳承,具有特殊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博物館展示設計發展特點
隨著社會發展,博物館迸發出許多新鮮的展示形式。博物館展示設計作為一個多元化的設計科目,它與多重專業技術有著緊密聯系。
在傳統博物館展示設計中,常以實物模型、圖文展板、微縮場景等形式進行信息的展示與傳播,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在當今時代背景下,人們將一些先進的新媒體科學技術融入博物館展示設計中,這樣的改變,有利于營造展示氛圍,強調展示手段,注重觀者體驗,使得博物館的文化屬性變得鮮活、生動,從而增強人們去了解、感悟文化的欲望。
三、博物館展示設計創新分析
(一)博物館展示設計與藝術表達
伴隨著人類文明進程,人類審美意識在發展中得以不斷地提高,表現出更具有內涵與深度的特征。設計在對美的追求中獲得了藝術性。
設計名稱從20世紀的“圖案”“工藝美術”,發展到如今的“藝術設計”,從中也體現出設計的發展伴隨著藝術審美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藝術要求,這就要求我們作為藝術設計創作的主體,在設計過程中,要注重審美因素的體現,使得我們的設計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博物館展示設計在新時代發展中應該追求更符合當代審美的藝術表達方式。我們要以視覺傳達為基點,以基礎的構成、圖形創意為出發點,通過藝術語音,藝術形式的創新,營造豐富、創新且具有內涵的藝術意蘊的傳遞。在此過程中要求我們能夠將造型藝術與色彩進行綜合運用與表達。從而使得我們的博物館展示設計順應歷史潮流,符合大眾審美。
(二)博物館展示設計與文化傳播
設計是一種藝術形式,同時也是人類精神文化的象征,它不僅改變著這個世界的物質基礎,而且也在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方式,人類文化同時也體現在設計的時代風格與民族風格當中。
在信息化時代,文化傳播方式變得愈加豐富,因此在現代設計中,對于文化傳播這一問題,應該體現出更深邃的內涵。博物館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對于文化傳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當代博物館展示設計中,我們要注意敘事性、地域性等文化特征的表現。
敘事性要求我們在進行展示設計時,借用故事敘述,在特定空間中,按照一定的空間秩序,將空間中的主體與客體通過環境要素進行關聯,以打破傳統空間信息單一、空間單調、情感忽視的問題。
地域性要求我們在進行展示設計時,能夠體現出鮮明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場所,是充分體現地域特色、歷史文化的有效載體。因此在創作中,我們要合理運用并體現出獨具特色的民族色彩以及鮮明的地域特征,從而促進文化的傳播。
(三)博物館展示設計與科技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帶動了設計的發展,設計因技術帶來的新材料、新工藝而煥發出新生命;而設計將科學技術變為可以為人們服務的實用性產品,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博物館展示設計迎來了“新媒體時代”,為展示空間增加了動態的展示效果,是對傳統展示空間形式和思想的突破,開辟了展示設計新的路徑。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科學技術的支撐。
作為展示設計創作的主體,在設計創作過程中我們要注重聲光電、數字影音、互動媒體等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營造一種感知、體驗化的空間,注重觀者與展示信息間的互動,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強調人的參與感,從而提高信息傳遞的趣味性、有效性。
四、結語
博物館,是展示人類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及場所,擔負著保護和傳承的作用。人類文明在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在飛速前進,同樣博物館展示設計的形式也在不斷突破、探索中發展。只有做出真正符合時代意義,彰顯時代特征的博物館才能有效地體現文化價值,傳播文化遺產,促進人類文明進程。
參考文獻:
[1]陳正俊.藝術概論[M].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4.
[2]王振宇.展示空間藝術設計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05):86-87.
作者簡介:毛天良(1997.5-),男,漢族,籍貫陜西西安,碩士學位,西安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專業為展示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