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嵐


摘要:萊昂·巴蒂斯特·阿爾伯蒂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詩人、畫家、音樂家、建筑家、科學家。他的著作《論繪畫》是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社會各方面發展狀況的重要文獻。在當時文藝復興時期,他的哲學思想宗旨是去追求突破宗教的束縛,回歸藝術的本質,主張繪畫價值在于一切人工之美皆由繪畫而誕生,美在于“適當”,并且把他的美學思想運用到其它領域。他對自然和歷史的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沖破了中世紀以來傳統思想對人文主義精神的桎梏。
關鍵詞:《論繪畫》;美學哲學;適當;人文主義
一、萊昂·巴蒂斯特·阿爾伯蒂《繪畫論》創作背景
這篇論文是阿爾伯蒂的藝術生涯以及《繪畫論》所作出的闡述以及感悟。首先我查閱了一些關于雷歐·巴蒂斯特·阿爾伯蒂的資料,了解到萊昂·巴蒂斯特·阿爾伯蒂(圖1)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詩人、畫家、音樂家、建筑家、科學家。在繪畫、建筑方面都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受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思想浪潮的影響,文藝復興時期最根本的藝術哲學思想特點是讓藝術從神學的迷霧中走出來,面對真實的人,歌頌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重視藝術的人文性;歌頌人的世俗生活,即以人為核心而不是以神為核心,肯定人作為獨立個體而存在的價值和尊嚴,主張人類生存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人類的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封建神學思想,認為人本身才是現實生活的主體,追求純粹的人文主義精神。根據萊昂·巴蒂斯特·阿爾伯蒂的這些思想由此可見,文藝復興運動是中世紀與近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界限,為推動社會形態的變化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藝術要從人的技藝上升到哲學智慧的高度。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這并不是偶然產生的,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阿爾伯蒂的著作《論繪畫》是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理論的重要文獻。沖破了中世紀以來傳統思想對人文主義精神的桎梏,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是文藝
復興時期意大利美學哲學思想發展的一座里程碑。它傳達表現了有關于新的佛羅倫薩藝術的理論。在書中,阿爾伯蒂以阿基米德的幾何學作為權威依據,堅持認為將幾個形體如:正方形、立方體、圓形、和球體等加倍或者減半,就可以得到一個理想的比例。并且認為建筑的美來自于每一個部分的集合,如果對任意部分稍微增加或者減少都不能構建美,并且會破壞整的和諧,這就是開創了造型藝術中運用數學思維的先例。
二、萊昂·巴蒂斯特·阿爾伯蒂在建筑方面的新形勢
除了撰寫建筑方面的書以外,阿爾伯蒂還寫作詩歌以及藝術方面有關的理論文獻。圖2是圣瑪利亞大教堂的正面照。該教堂最初采用的是哥特風格的正門,但不是很令人滿意所以人們找來阿爾伯蒂為圣瑪麗亞教堂設計正門,因此阿爾伯蒂只能在原基礎上進行設計。首先將側面做出狹長的形狀,上面設置尖拱,并在外部壁龕的上部也做相同的設計,這樣形成一組連續拱。第二層加入古希臘神廟山墻的元素,中間設計玫瑰花窗。阿爾伯蒂的這一設計,結構精巧,被眾多設計師模仿,在這幾種阿爾伯蒂的藝術想象力和縝密的邏輯思維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遠勝于同時代的人。并在布魯奈爾斯基去世后,成為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的引領者。
三、萊昂·巴蒂斯特·阿爾伯蒂的哲學美學
(一)《論繪畫》的創作和其觀念
阿爾伯蒂的美學哲學思想中認為繪畫價值在于一切人工之美皆由繪畫而誕生,美在于“適當”,即和諧、逼真、優雅。“他主張美在和諧,但他反對把美看作形式上的和諧。”之所以對美學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主要是由于他在建筑和美術上有著深厚的功底,從而在認識上實現了由“形而下”向“形而上”的升華。阿爾伯蒂在《論繪畫》一書中,闡述了他的藝術思想與表現手法,他認為繪畫的目的是表現視覺影像,通過對自然界事物的觀察與分析,通過主觀的藝術手法與思想表達出來。
(二)幾何繪畫語言的形成
既然繪畫的目標是表現視覺影像,那么就讓我們來討論一下,視覺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過程,首先面對某件可視物體,我們說,它占有一定的空間。在描繪這個空間時,畫家會將自己所畫的邊界線成為物體的輪廓。在繪畫中更加強調的是美學的一種體驗感,然后,再看所在描繪的對象,可以發現,它是由若干不同的可視面組成的,對這些不同的可視面定位,在畫面中創造一個構圖,最后可以更仔細的觀察這些可視面的色彩和質地,因為此中的所有都來源于光線,畫家將它們畫中的表現成為明暗,可見,阿爾伯蒂的繪畫思想中認為繪畫是由輪廓、構圖和明暗三大要素組成的,在我們平時的繪畫過程中首先應觀察可視物體外形輪廓和物體與空間之間的關系;后將可視物體所呈視角、體面、位置關系進行確定稱之為繪畫構成中的構圖;結合物體可視面原有的質地與特質與光線作用的結果,從而描繪出不同的明暗關系。他的對于繪畫本質的觀點是把藝術立足于現實之上,通過對視覺的科學研究建立起來的。這與傳統藝術只注重技巧和程式,不注重視覺感受相比,有了一個本質的提升和飛躍。和諧、優雅、逼真的視覺感受,歸結起來就是一種活生生的美感,是傳統的繪畫技巧和程式所不能替代的。
(三)萊昂·巴蒂斯特·阿爾伯蒂觀念的重要性
在阿爾伯蒂的《論繪畫》中有一詞:Istoria,原譯為歷史。“最偉大的藝術品不是巨制,而是Istoria。”由此可見,阿爾伯蒂對Istoria的理解歷史是最偉大的藝術品,他對美學的認識和中世紀時期的美學思想不一樣,沒有機械的、教條的因素在里面,而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美學的認識;這種觀點看似簡單,其實包含豐富的哲學內涵。阿爾伯蒂認為對繪畫的欣賞乃是完美心智的最好標識;但這種的藝術同樣能使沒有受過教育的人賞心悅目。其他藝術幾乎不可能同時打動有經驗和沒經驗的人。在今天看來,對歷史的生成過程仍然存在著必然性與偶然性的不同認識,阿爾伯蒂從藝術哲學視角出發,認識到美存在于歷史過程中。他通過重視人的特征與靈魂,來彰顯人文主義思想傾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認為,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也是人文主義美學思想的代表。
四、小結
阿爾伯蒂的美學思想,是文藝復興時期美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在藝術名望上,他沒有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人那樣聲名顯赫,但是他的美學思想對于破除中世紀以來宗教思想的桎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阿爾伯蒂對于美的認識,對于歷史的認識,對于自然的認識,對于綜合指導藝術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萊昂·巴蒂斯塔·阿爾貝蒂.論繪畫[M] .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2]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凌繼堯.西方美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