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物博物館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對人們認識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感悟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精神影響。同時,文物博物館也具有強大的教育功能,通過展示文物,可以提高對歷史知識內容的認識,在觀看文物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審美鑒賞能力,培養文化素養。為此,本文分析了文物博物館文化傳播與教育的作用,并對其傳播路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文物博物館;文化傳播;教育;素質培養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較高的人文素養[1]。而文物博物館承擔著傳播文化的歷史使命,其中不僅收納了豐富又寶貴的人文遺產、自然遺產,還具備良好的教育資源,通過文物的觀賞、探究,既可以培養藝術素養,又可以促進對歷史知識內容的理解,實現思想教育的深化,促進思維發展。為此,本文分析了文物博物館文化傳播與教育的作用,并對其傳播路徑進行探究。重點是以文物博物館為載體,使其認識民族精神,促進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
一、文物博物館文化傳播與教育的作用
(一)可以提高對民族文化的認識
要知道,文物博物館是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人類活動、自然環境見證物的場所,其中收藏著很多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料、自然進步史,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和民族文化,是人們對歷史、藝術、科學技術的認識[2]。為此,通過文物博物館的展覽以及觀賞,可以引導人們從中獲取豐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提高對傳統民族優秀文化的認識,既可以傳播人類精神品質,又可以是對中國歷史的文化解說,對培養人們文化素養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可以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依據現如今的社會發展來看,從來不乏有學識淵博的人才,但是卻缺乏具備良好道德品質和民族精神的人。而文物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不僅具有傳遞傳統優秀文化的作用,同時也具備較強的教育功能,對培養人的精神品質和健康三觀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可以促進人全面發展,使其知識、能力、品質得到協調發展。
二、文物博物館文化傳播與教育的路徑
(一)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優化文化傳播的內容
文物博物館的文化傳播與教育,要想發揮其育人的價值,就要優化其傳播的內容,設置主題宣傳活動,讓文化傳播與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精準性,這樣既可以提高對文物的認識,又可以加大宣傳力度。例如,在開展“七一”活動主題的時候,可以將抗張經歷的老黨員或者參加抗戰的歷史英雄的照片做成“緬懷英雄,感悟民族精神”的圖片墻,還可以在活動區域陳列革命路徑、革命報紙以及紅軍長征所使用的物品等,在精準展示主題突出的過程中,強化人們對這一節日的認識,增強文化傳播的力度,提高教育價值。同時為提高對文物的認識,在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的時候,可以由文物博物館人員,進行歷史歲月的講解,開展主題演講的過程,以講故事的形式或者以對話交流的形式,與人們一起共同認識歷史歲月,認識文物背后的精神與品德。這樣不僅可以滿足群眾的需求,還可以發揮文物博物館的教育功效,提高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培養民族精神。
(二)發揮博學整合優勢,共同承擔教育的責任
所謂博學整合,就是指文物博物館和學校教育進行有機聯合,要知道,學校承擔著向社會輸送人才的重任,通過與學校合作,可以促使文物物博館發揮更大的教育優勢,不論是學生、教師,還是對學校的發展,都是可以起到助推的作用,既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又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綜合素質,還可以創新學校教育理念,豐富教育路徑。例如,文物博物館可以派遣專業的工作人員和學校校長進行交涉,由校長派遣優秀教師帶領學生到文物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開啟研學旅行的活動,通過對文物的認識,讓學生聯系自身所學內容,就文物博物這一旅行活動的開展,進行寫作記錄,運用互聯網手段在網絡平臺上進行發布,吸引更多的人學習歷史文化,認識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在研學旅行的過程中,豐富學校教育活動,發揮文物博物館的教育功效,培養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需求的社會人員,讓學生既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又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民族精神。
(三)創新宣傳教育路徑,實現開放傳播與教育
當今社會是網絡時代的天下,要想有效發揮文物博物館的文化傳播與教育,就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通網絡平臺,既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有可以建設數字化博物館。例如,在宣傳文物博物館物品的時候,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制作視頻、動漫、音頻等,讓文物展覽更加形象生動,同時也可以更具文物的歷史背景制作小故事,伴隨故事講解和文物展覽,提高對文物的認識,傳播優秀傳統文化,達到教育宣傳的目標。同時,除了網絡平臺的宣傳以外,還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聯系重要時間點、重要事件開展主題宣傳教育,組建宣教隊伍,專門針對網絡宣傳這一板塊進行及時更新和講解,建立網絡互動平臺,由封閉到開放,通過互動,讓文物博物館的傳播更加人性化,在情境式的展覽中,強化情感體驗。實現開放的傳播與教育。
三、結語
文物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都是獨一無二的信息載體,不僅具有歷史文化宣傳的作用,還可以繼承和發揚傳統優秀文化,提高民族精神。為此,為有效實現文物博物館的文化傳播與教育,可以利用主題活動、網絡教育宣傳、博學整合等,在多路徑創設的基礎上,提高傳播力度。
參考文獻:
[1]林任婕.淺析文物博物館的文化傳播與教育[J].新經濟,2019(5):118.
[2]張曉甜.文物博物館文化傳播路徑分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23):109.
作者簡介:王曉莉,阿拉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