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團隊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它有著不同于其他生產部門的特點和規律,在體制改革的各環節中都需注意它的特點和規律,如果我們深入到文化團隊的整個生產過程和生存方式中去分析,就會逐步掌握其在體制改革中必須注意的特點和規律。本文基于探討新形勢下如何提高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創新力度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形勢下;如何提高;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策劃創新力度
一、引言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開展點就是基層文化館,所以在組織策劃活動時,要重視基層文化館,充分利用其地方資源,以便能更好解決開展基層文化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最大化地滿足基層群眾對文化的多樣性需求,讓群眾從中獲得舒適體驗,推動社會文化的發展。
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意義
群眾從內心進行的一項類型多樣的娛樂活動就是基層群眾文化,該活動源于生產的同時也反作用于生產。開展群眾文化的重要意義通過下面列出的幾點體現:第一點,基層人民群眾能通過開展精神文化活動來提高生活品質、豐富自身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改善生活質量。第二點,開展精神文化活動不但能保證社會生活長期處在一個穩定狀態,還能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第三點,開展文化活動對我國傳統民間文化有一個很好的推進作用,還能讓傳統藝術得到傳承。第四點,基層人民群眾能通過參加群眾文化活動來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更有利于我國文化市場的發展。
三、群眾文化團隊活動品牌建設
我們認為,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圖案,或是他們的相互組合,用以識別企業提供給某個或某群消費者的產品或服務,并使之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相區別。文化品牌是文化事業進入高級發展階段的表達形式,是文化服務或活動品牌化的結果,是文化的精神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重凝聚,有著無形資產的豐富含金量。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是指在當地廣泛開展、地方和時代特色鮮明、群眾參與度較高、在當地具有較大影響并連續舉辦的有創意的群眾文化活動項目。因此,一個沒有品牌的文化事業、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和群眾文化活動,在市場經濟時代也沒有立足之地,最多只能淪為經濟生活的附庸而已。
四、提高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視程度,不斷創新活動形式
想要有效落實群眾文化工作,基層單位需要從根本上更新觀念,對文化建設工作不斷完善,以便最終能夠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此過程中,基層文化單位首先應該結合基層文化活動的開展情況,對有關文化工作的內容、制度不斷完善,包括對工作人員開展管理、培訓工作,為后期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有序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此外,基層文化工作人員還需要與群眾打成一片,及時了解群眾的實際需求,引導群眾參與各項文化活動,激發群眾的參與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發揮群眾文化活動的意義。例如在重要的節假日,基層文化單位可以組織人民群眾參與露天觀看革命電影等,以此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情懷,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要重視培養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工作人員要對自身思想觀念不斷轉變,結合當前社會發展趨勢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提高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活力,確保群眾文化活動順利開展,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借助網絡資源實現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科學策劃
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社會公眾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因此,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過程當中,群眾文化工作者應當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并依托這一信息載體實現對群眾文化工作的升級,使得群眾文化工作者在網絡技術的幫助之下傾聽到社會公眾對于文化服務訴求的真實心聲,進而為下一階段的群眾文化工作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群眾文化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之中,要借助互聯網技術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文化服務品質。舉例而言,群眾文化工作者可以借助微信這一新媒體技術,邀請文藝積極者加入微信群,通過群聊的方式了解社會公眾對于當下階段群眾文化工作開展進程和開展質量的意見和看法,這樣便能夠極大地提升群眾文化工作的工作效率,也能夠讓群眾文化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六、結束語
地域性是開展文化活動中最顯著的特點,所以相關部門要明確開展該活動的目標,在組織與策劃階段,要充分利用地方資源。最大化提高基層文化活動的文化效率,讓某個區域內文化活動的群眾基礎得到保障是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的主要優勢,所以相關人員就要利用地方資源優勢,明確理念目標。其次,群眾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策劃人員在策劃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就要重視文化活動的社會性,要根據當地的社會發展以及社會需求來策劃活動,彰顯出地域創新特色。最后,策劃人員在進行策劃工作時要考慮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性,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活動方案并落實活動行程。
參考文獻:
[1]馬國珍.群眾文化活動中如何發揮基層文化館的作用[J].民族音樂,2019(06):50-51.
[2]謝莫堯.基層社會管理的群眾文化活動與創新[J].區域治理,2019(52):141-143.
作者簡介:王菁,邯鄲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