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欣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與數字技術的結合發展,數學媒體藝術設計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應運而生。與傳統藝術設計學科相比,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學科具有實用性、時代性以及跨學科特性,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學科與傳統藝術設計學科之間存在的差異勢必會對傳統藝術設計學科產生影響。基于此,本文主要通過簡要分析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特點,進而分析其對于傳統藝術設計的影響。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傳統藝術設計;特征;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逐漸進入到數字化時代,即利用計算機作為中介將聲音、光、電、磁等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或者將文字、語言等信息形式轉換為編碼的形式。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就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而產生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主要包括視覺傳達藝術、交互界面設計、數字網絡以及虛擬游戲等。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主要是在當前的信息化環境中,傳統的媒體設計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為了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手段的作用,就需要在了解數字化技術手段的前提下更有效發揮其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的作用。[1]
一、簡述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基本特征
在信息化環境中,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產生實際上就是借助數字媒體技術創新藝術表現形式。由于數字媒體具有兼容、開放等特點,視覺沖擊性和互動性也比較明顯,因此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給傳統藝術設計造成一定沖擊。但是需要認識到的是,數字化藝術手段也給傳統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傳統藝術設計行業中,主要以圖案設計、工藝設計為主,但在新媒體背景下,藝術設計的范圍和領域被拓寬,當前的藝術設計還包括視覺傳達設計、多媒體技術等。由此看來,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拓展了藝術設計行業的范圍,也提高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通過相關研究可知,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項特征:
(一)技術性
技術性是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基本特性,通過運用先進的媒體技術或者設備進行藝術設計,因而表現出技術特性。在充分了解數字技術的相關特點之后,將數字技術與媒體藝術進行充分結合,如通過新型設計方式展現傳統藝術設計產品。同時由于數字媒體本身特點,使得數字藝術產品具有更強的表現力,并且在設計制作過程中根據藝術設計的相關原則和理念進行創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品的藝術性。此外,利用設備的傳遞特性,設計人員能夠通過相關技術和設備與團隊成員進行信息的傳遞和分享。不僅突出設備的技術特性,而且有利于團隊人員之間的信息交流。[2]
(二)高效性
利用計算機技術軟件以及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人員的工作效率。由于信息技術具有易分享、易傳播等特點,不僅能夠加快團隊之間的信息溝通傳遞效率,而且能夠提高藝術創作的速度。此外,數字技術還具有復制作用,將素材或者資源進行群體復制,再分成各個部分進行設計處理,能夠加快創作效率,并且能夠降低由一人完成創作可能導致的創意撞車等問題。
(三)虛擬性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具有虛擬特性,是指能夠借助數字化技術手段對所創作產品進行模擬展示的功能,簡而言之就是利用相關軟件將傳統的二維平面設計圖轉化為三維立體效果圖,從而將設計者的創意充分體現出來。同時,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形式多種多樣,能夠將傳統藝術設計難以表現出現的效果呈現出來,加之圖片、聲音等有效結合,達到良好的表現效果。[3]
二、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對傳統藝術設計的影響
(一)豐富藝術設計內容
與傳統藝術設計下相比,數字媒體設備與技術具有海量特性,能夠囊羅大量設計素材和設計思路,并且能夠將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納入其中,從而將創作者腦海中的設計意圖表現出來,進而給觀眾帶來視覺沖擊。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傳統藝術設計的發展,不僅表現在內容的豐富上,更表現在藝術作品的藝術內容和內涵上。例如將傳統作品運用數字媒體技術表現出來,使得傳統藝術作品具有時代特性和內涵。此外,數字媒體技術為傳統的設計理念、設計打下基礎,并且通過計算機平臺的整合作用,提升藝術設計的表現力和影響效果。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給傳統藝術設計造成一定影響,為此在傳統媒體藝術設計中也在積極引入新的技術和形式,通過豐富自身創作內容,力圖提供藝術作品的豐富性、表現性,其中典型代表為《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其將漫畫故事以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
(二)拓展設計思維
數字技術的應用給創作者的設計模式和設計思維帶來新的發展,也給傳統設計形式造成一定影響。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設計者的思維方式和設計理念發生變化。傳統的設計模式和設計理念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設計需要,創作者需要轉變設計理念和模式融入時代元素,增強作品的時代特性,從而給觀眾帶來視覺享受和體驗。此外,多樣化的設計手段能夠拓展設計者的思維,使得設計方案更加大膽夸張,同時在設計過程將設計思維拓展到各個學科、各個領域之中,進行全新的藝術設計。[4]
在傳統藝術設計當中主要關注平面設計,而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平面設計理念逐漸被應用,力圖通過光影效果、色彩搭配等將創作者的設計靈感表現出來,增強藝術作品的整體標新效果。同時在增強藝術作品視覺效果的同時,創作者的設計思維也被激發,使其能夠在傳統的設計理念上結合現代技術對作品進行創新發展,促進平面視覺設計的發展,反向促進傳統藝術設計理念和技術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合理使用數字技術和數字設備的同時,設計人員還需要對藝術設計產品進行全面歐化,促進其藝術設計水平的提高。由此看來,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影響下,傳統藝術設計人員的創新思維得到提升。
(三)提升設計模式
傳統藝術設計中,設計者一般是通過手繪進行創作,不僅創作時間比較長,而且創作效率比較低。一旦某一部分創作出現問題,就需要整個團隊進行調整。同時傳統藝術設計在設計者和觀眾之間的地位是不對等的,設計者無法依照使用者的反饋進行調節。而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利用技術手段消除這種隔閡,使得傳統設計理念與現代表現形式聯系起來。但是隨著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對于傳統藝術設計的沖擊,越來越多的設計者只注重表現形式而忽視傳統藝術理念,導致當下的許多設計產品質量比較低,很難達到較高標準。由此說明,數字作品不僅需要重視實用性,更需要重視其中的人文性。[5]
此外,在藝術設計方法上,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與傳統藝術設計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人文特性。傳統的藝術設計作品更加重視作品的外形而忽視對于作品內涵的挖掘,而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創作者的創作理念,優化傳統設計方式,增強作品的整體表現效果。例如當前的3D水墨畫,就是在傳統水墨畫的基礎上增加了動態元素,使得作品的表現力更強。
(四)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帶來了傳統設計的改革和創新
從目前的實踐分析來看,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為傳統設計帶來的改革和創新的動力。就現階段的分析來看,和數字媒體設計相比,傳統媒體的設計周期長,工程量大,整體效率比較低,這不符合目前的社會發展快節奏趨勢,所以需要對這樣的設計進行改革。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為傳統的設計帶來的全新的理念、工具,所以傳統設計的改革和創新獲得了發展。[6]
就具體的改革和創新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傳統設計的理念有了明顯的變化。從過去的實踐分析來看,傳統設計注重是的質量,即設計的整體效果,比如線條、色彩以及圖案的綜合運用等,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但是在當今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此理念顯然落伍,所以即使是傳統設計,也需要向效率方向靠攏。基于此,在傳統設計的理念下結合數字媒體設計工具,不僅設計的整體效果得到凸顯,設計的效率也會有顯著的提升。
第二,設計的方向有了發散。從傳統的設計來看,設計的平面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整體設計呈現一種靜態。但是在目前的環境下,隨著人們審美的變化,靜態平面美感能夠吸引的人群在不斷的減少,而數字媒體設計能夠實現光影的加強,突出動感,所以在此影響下,傳統的設計有了更加強烈的三維理念。基于三維理念做設計,傳統設計的方向實現了發散,審美也更加的多元。
第三,設計方法上的變化。傳統設計一般是先有概念,然后進行設計,步驟緊湊,但是數字媒體設計,其具有明顯的靈活性,所以在數字媒體設計技術的應用下,傳統設計的靈活性也有了顯著的加強。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是數字技術與藝術設計進行融合而發展產生的新型學科,與傳統媒體藝術設計學科相比,具有先進性、創新性等特征。同時運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一方面需要創作者具有一定的數字技術運用和操作能力,能夠運用數字技術完成設計。另一方面還需要創作者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突破傳統設計的壁壘,使得藝術設計朝著更加開放、多元的方向發展,提高藝術設計的最終效果,提升藝術設計的最終效果。
參考文獻:
[1]宋赫男.淺析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對傳統藝術設計的影響[J].明日風尚,2018(02).
[2]張文月.全息影像技術對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影響分析[J].藝術科技,2018,31(03).
[3]趙明明.當代數字媒體藝術的設計特征對傳統媒體藝術設計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7).
[4]黎彥廷.淺談數字媒體藝術與現代廣告設計的結合應用[J].數字通信世界,2018, 161(05).
[5]姚培杰.分析數字媒體藝術對動畫設計的影響[J].傳播力研究,2018,2(33).
[6]李正新.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在城市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應用[J].數碼世界,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