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展飛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煤礦生產事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得到較為突出的發展與進步,對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及維護也提出新的要求,以保障機電系統在開展煤礦開采工作的過程中的安全性及穩定運營,為順利進行煤礦開采奠定堅實的設備基礎。現筆者對關于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護進行分析,旨在為今后的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及維護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
引言
煤礦機電設備雖然在我國的煤礦生產工作中得到較為普遍的使用,但在安全管理及維護工作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煤礦產生企業注重對煤礦機電設備生產條件及生產環境的深入研究與探討。
一、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與維護的必要性
煤礦企業要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即安全生產,煤礦開采過程具備非常強的危險性,因此確保采掘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在開采煤礦過程中,機電設備是關鍵的支撐,對其進行安全管理與維護是確保煤礦生產安全性的根本所在,也是確保煤礦企業實現理想經濟效益的根本所在。有效、合理的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與維護措施,可以確保煤礦機電設備運行狀態的可靠與安全,避免一系列安全問題的出現,推動提升煤礦機電設備工作效率,盡最大可能地降低故障出現率,進而使煤礦機電設備的應用壽命延長,降低費用支出,確保煤礦企業實現理想的經濟效益。所以,搞好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護工作十分必要。
二、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與維護工作中的問題
(1)企業忽視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結合2018年的數據信息證實,國內煤礦企業每采掘百萬噸會導致至少17人的死亡事故,煤礦企業的事故率高、安全性低,倘若缺少系統的制度進行引導和支撐,那么就難以有效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為了實現機電設備管理的規范性,務必由領導層關注機電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工作。只有如此,才可以從上至下真正地貫徹實施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讓員工增強機電設備管理觀念。否則,倘若煤礦企業領導忽視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那么員工就會懈怠機電設備的管理與維護事宜,難以保持正確的工作態度。
(2)設備長時間高負荷運行。一部分煤礦機電設備的應用時間過長,而使煤礦生產工作面臨危險性,不但影響到煤礦生產效率,也不利于提高效益,從而讓企業處于資金難以順利流轉的惡性循環中。此外,因為礦井工作環境的惡劣與艱苦,機電設備處在高濕高溫的運行環境中,采掘煤礦時形成的粉塵會影響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一些企業因為基于成本方面的思考未曾對機電設備實施相應的抗腐蝕和防塵處理,往往導致機電設備損壞或故障情況的出現,長時間工作的機電設備逐步降低穩定性,這也是煤礦生產中機電設備存在的顯著問題。
(3)輸送設備效率低。結合煤礦生產事故的因素調查證實,有1/3的礦井生產事故是因為機電輸送設備的故障引起的,在推進煤礦生產現代化機械改革的進程中,一些企業的管理滯后,在應用機電設備上缺少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專業水平。并且從業者不具備刻苦鉆研專業技能的精神與職業培訓,這使生產面臨安全隱患。在管理機電輸送設備上,未曾根據專業指標配置斜井、立井起重設備,不重視應用保險設備,出現緊急情況時不能實時報警,難以確保員工的人身安全性。此外,礦井主通風機設備及反風設備的工作時間太長,這樣一來,難以確保機電設備需要的通風量,缺少相應的風電閉鎖設備,從而明顯降低了礦井機房的工作效率,最終不利于提高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設備安全管理與維護的有效措施
3.1在設備檢修中增加資金投入
由于煤礦企業的投入與生產并非同時進行,煤礦企業不僅需要采集煤礦產品,還要不斷引入生產資料,為此,企業務必確保資金鏈運行狀態的長久良性化,不然企業會斷裂生產鏈條,這不利于企業的順利發展。然而,恰恰由于缺少資金鏈,因此煤礦企業尤為缺少機電設備的管理與維護資金,這也是中小煤礦企業機電設備長時間失修的根本所在,為此,我國在改革煤礦企業的時候需要在強化監管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支持,增加投入于更新與維護機電設備的資金。
3.2加強對輸送設備的管理
應定期檢修備用水泵,對運行情況予以評估,確保出現井下突水事故的情況下實時地排出滲水,給作業者獲取逃生的時間。在監管礦井電氣上,務必安裝防爆電氣設備,這是由于其穩定性跟礦井作業者的人身安全密切相關。一是務必選擇專門阻燃防火電纜用于礦井電氣設備中,基于高熱和高壓的條件下可以確保順利地應用電氣設備。二是電纜的狀態不能是長時間繃緊的,應確保狀態的松弛與自然,防止運行過程中的電纜由于斷裂或損壞而導致構造的斷裂。三是確保電氣設備整體處在保護設備的監管與維護中,確保輸送升降設備與照明設備處在可控制的狀態中。
3.3創建以及完善機電設備的管理制度
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的過程管理必須以科隊為單位,兼顧班組,實行過程安全閉環管理。過程安全閉環管理的過程是制定安全目標,健全以機電礦長為首的安全管理網絡機構和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安全隱患和危險點的分析預控,強化現場管理,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事故處理,執行安全獎懲考核制度,加強職工安全專業技術學習。
(1)煤礦機電設備安全過程閉環管理,應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據可查。優化礦井生產條件、提高礦井生產安全系數和生產效率的關鍵,就是強化內控管理:①確保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指導機電設備的維護與應用,讓作業者遵守基本的機電設備應用守則,結合標準的操作防止人工失誤導致的事故率。②制定管理制度,確定檢修與維護周期,根據機電設備的實際狀態和采掘作業的強度實現崗位職責的規范化監督,隨時糾正作業者的錯誤。③結合管理制度獎勵和懲罰作業者,有效統一制度規范和績效指標。對于煤礦企業而言,倘若從業者的管理根據《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實施辦法》開展,那么煤礦的安全性將有所保障,由于在開展這一系列工作的過程中,業已消除了危險因素。
(2)每年年初設置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的目標,個人、科室、班組等都需要結合本工作崗位、本科面對的生產現狀中的安全隱患等,實施系統的探究,設置本工作崗位和本科隊的安全管理目標,然后以此為前提制定年度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的目標。做好危險源和安全隱患的分析預控工作,在開展每一項工作前,首先分析可能形成的危險隱患,且制定有關的安全管理策略加以防控。班前不但有當班工作事項,還概括上個班次工作過程中面臨的煤礦機電設備安全問題,闡明本班次需要留意的安全問題。
(3)做好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場地的管理,創建機電設備的保養和維護制度。應定期搞好設備的清潔與保養,在場地貫徹實施交接班制度與巡回檢查制度,根據要求的時間、項目、線路檢查設備的工作狀態,實時解決存在的隱患。認真執行定期試驗設備制,規避設備缺陷且避免其擴大化造成事故。注重培訓職工工作,不但培訓職工專業知識,而且讓其熟悉《安全生產法》等法規。讓管理工作者能夠熟練把握作業指標、設備系統、生產系統,這樣可以實時發現安全隱患和迅速解決事故問題。
四、結束語
現階段我國煤礦生產企業中使用煤礦機電設備在安全管理及日常維護工作中還存在著未及時更新現代化的設備、管理制度未健全及人員配置缺乏合理性的等問題。要求煤礦企業在深入探討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及維護現狀的基礎上,不斷強化機電設備安全隱患的排查力度。
參考文獻:
[1]潘新堂.淺論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護[J].內燃機與配件,2018(16):161-162.
[2]王曉斌.礦山機電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8,33(0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