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夢喜


摘 要:企業的成敗在創新,創新的成敗在管理。技術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源泉。然而,隨著互聯網情景的不斷深化,企業被賦予高度的網絡外部性,固有組織邊界不斷模糊,也改變了企業資源和能力整合方式以及技術能力的構成。因此,本研究對海爾在技術創新管理方面進行探索性研究,總結歸納了現時流行且有效的開放式技術創新管理的方式。研究表明:隨著互聯網情景的不斷深化,海爾集團的技術能力體系經歷了輔助式開放式創新—互補式開放式創新—迭代式開放式創新的三個不同階段,實現了從模仿學習能力、自主研發能力到組合迭代能力的演化[1]。同時,組合迭代能力通過知識整合的邏輯直接作用于企業創新績效提升。本研究貢獻于開放式創新的作用機制研究,在理論上打開了開 放式創新通過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來提高創新績效的作用邊界。
關鍵詞:開放式技術創新;海爾;技術能力
1 引言
本文擬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海爾實施開放式技術創新的企業進行案例分析,從而總結出成功的經驗,以期能為傳統創新企業成功實施開放性技術創新提供重要理論依據。
2 案例分析
2.1 案例背景介紹
海爾集團創業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創業以來,海爾堅持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創新體系驅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創業伊始,海爾提出“真誠到永遠”的理念,以高質量、高品質實現企業對用戶的誠信承諾。1985年,海爾通過“砸冰箱”砸出了質量意識,1988年,海爾冰箱斬獲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產品的高質量,成為海爾創業的基石。90年代,在看到一位海爾用戶丟失空調的報道后,海爾推出了“送裝一體”的星級服務,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海爾排名41位。
2.2 目標案例技術創新
2.3? 開放式技術創新演進路徑的理論模型構建
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結構也從內化吸收、自主創新能力為主最終演化成為以敏捷感知、知識整合和快速迭代三個維度的組合迭代能力為核心的技術能力體系。同時,在新的技術能力體系下,雖然海爾不再將自主研發能力提升作為其發展關注的重點,但是企業的創新績效仍舊通過這種組合迭代能力為主的創新能力體系得到有效提高。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
3? 開放式技術創新演進路徑的理論模型解釋
3.1? 第一階段:輔助式開放創新階段
技術能力體系:學習吸收為核心
在進行開放式創新之前,海爾的技術基礎相對薄弱,飽受產品質量隱患的困擾。因此極為需要大量的技術補給。國家政策也鼓勵企業兼并重組,一些企業兼并重組后無法持續下去。而海爾的創新是以“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的思路先后兼并了18家企業。在技術搜索方面,向利勃海爾等國外公司學習先進的技術、直接的技術收購和引進,實現開放式創新邊界的打開。這個階段的核心能力在于,對引進的技術消化、吸收,通過消化—吸收—模仿再創新的模式,最終實現了技術創新能力從低水平到高水平的積累過程。由于技術基礎的薄弱,在此階段海爾還無法做到自主創新,且與局部創新為主,主要體現在非核心技術的漸進式創新上。因此,在輔助性創新的階段中,海爾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然后再消化吸收變為自己的東西,提升自身技術創新能力,構建了以學習吸收為核心的技術創新能力體系。
3.2? 第二階段:互補式開放創新階段
技術能力體系:自主研發為核心
由于第一階段的技術積累,海爾的技術創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它可以根據自身技術創新能力體系的需求,對于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合作伙伴進行篩選,選擇適合自己的合作方。并且,海爾在供應鏈中不再扮演資源提供商的角色,而是平等的與合作方展開技術合作。在此基礎上,海爾擁有自主技術研發能力,不再是第一階段的模仿創新,強調把學習到的技術內化為自身的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硬實力、實現突破式的整體創新。在這個階段,合作研發和自主研發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合作研發提升了企業的自主研發,當自主研發能力有了足夠的進步時,會反作用到合作研發的過程中去,從而實現兩者的螺旋式上升。更值得注意的是,海爾開始嘗試將技術搜尋與自身產品需求進行匹配,技術吸收轉變為技術整合。因此在海爾的互補式開放創新階段,通過對篩選后的技術內化為自身能力,實現產品的整體創新,構建以自主研發為核心的技術創新能力體系。
3.3? 第三階段:迭代式開放創新階段
技術能力體系:組合迭代為核心
在上兩個階段中,海爾以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為核心能力,而現在這個階段,技術搜尋能力成為了技術能力體系的重點。一般企業構建的是以自身為中心的傳統型企業,海爾則致力于構建互聯網時代的平臺型企業。在這個階段,海爾構建了遍布全球的資源感知網絡,得以快速與全球資源與技術接軌,從而進行快捷高效的技術搜尋。同時,不斷提升新產品面市速度,縮短研發周期,實現了產品的快速迭代式創新。海爾進行的內部研發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而是更多地依賴外部的技術資源搜尋,并進行一些應用化的研發與創新。因此,在海爾的迭代式開放創新階段,海爾通過技術資源敏捷感知后的產品、技術、知識的整合對產品進行快速創新,迭代式研發取代了原有的瀑布式研發,構建了以組合迭代為核心的技術創新能力體系。
4? 總結與啟示
本篇文章通過對海爾集團的案例分析,總結得出企業的開放式創新管理的基本模式。企業的開放式創新經歷了三個階段:輔助式開放創新—互補式開放創新—迭代式開放創新。技術創新能力體系也從學習吸收為核心,轉變為自主研發為核心,最后到組合迭代為核心。雖然海爾不再以自主研發為核心,但是企業績效仍然通過組合迭代能力的創新體系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梁海山,魏江,萬新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體系變遷及其績效影響機制——海爾開放式創新新范式[J].管理評論,2018,30(07):281-291.
[2]彭小寶,陳鼎祥,宋小燕,劉善偉.中小企業開放式創新商業化模式分析——基于8個中小企業的案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09):13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