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CC的基本范圍,探討了其評估、組織、安全概念,最后剖析了CC當中安全需求的具體描述方法,望能為此領域研究有所借鑒。
關鍵詞:信息技術安全;評估準則;CC;等級保護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諸如ITSEC、TCSEC等信息技術安全評估準則的發起、組織便開始緊密融合,把各自的準則以一種合理方式,組合成一個可以廣泛使用且獨立的IT安全準則。此行動被業內形象的稱之為CC項目,其主要目的就是將原先標本當中的基本概念、技術差異解決掉,且將最終結果當作開發過程中的國際標準,向ISO提交。現階段,CC在我國已經成為等級保護制度制定的重要參考準則,本文就此作一探討。
1.CC的基本范圍
CC將人為帶來的信息威脅作為考慮的重點,不管其有意、無意,均作為重點考慮對象;但需要指出的是,CC還可以用作那些不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威脅。CC對于那些軟、固、硬件所實現的信息技術安全措施比較適用,而部分內容中包含一些特殊專業技術,所以,并不在此架構當中,比如:(1)CC未囊括那些無關于信息技術安全措施,且屬行政性管理安全措施范疇內的安全評估準則。而在TOE所對應的運行環境當中,此類管理安全措施被當作是TOE安全使用的重要支撐與前提條件;(2)CC不專門評估信息技術安全性架構當中的物理方面,比如電磁輻射控制等;(3)CC不包含評估方法學的內容,也無用于評估機構的CC管理模式。(4)CC未涉及與密碼算法所對應的固有質量評價準則。
2.CC評估
為了使評估結果在可比性上更佳,在進行評價時,需要基于具有權威性的估方案框架中來完成;針對此框架而言,其中不僅規定了標準,而且還對評估質量進行監控,此外,還負責對評估工具進行管理。還需要說明的是,CC當中對那些可調整框架的各項要求,并沒有明確規定,但需要說明的是,各評估機構在可調整框架方面所存在的一致性,是評估結果能夠相互被認同的前提所在。通過對通用評估方法學的合理使用,不僅能提供最終結果的可重復性,而且還能提供其客觀性,但如果單憑方法學,那顯然是不夠的。諸多評估準則需要借助特定背景知識及專家判斷,而此些內容較難實現統一。為了能使評估結果在一致性上得到增強,針對最終所得到的評估結果而言,需要進行認證,而此過程實際就是以評估結果為對象所進行的獨立工作內容,在評估之后,會生成證書,或者是批文。而針對所得到的證書來講,其一般是對外公開的。需要強調的是,認證過程是提高IT安全準則一致性的一項重要手段。還需要指出的是,評估機構負責管理評估方案,因此,方法學和認證過程均為其職責所在,并非在CC的范圍內。
3.CC組織
CC主要由3部分構成,其一:一般模型與簡介。針對CC的格式及一般概念來講,其主要對CC的適用范圍及結構進行了描述,并且對安全需求及安全功能的基本定義進行了描述,給出了安全目標、保護輪廓的基本結構。其二,安全功能要求。該部分將諸多安全功能組件提供給開發者、相關用戶,并被當作對評估對象功能需求予以表示的標準方法;而無論是在安全目標當中,還是在保護輪廓職工,都使用此些功能組件來描述。其三,安全保證要求。針對此部分來講,其將諸多安全保證組件提供給了開發者,并且還將其當作表示對象保證要求的一種標準方法;還需要指出的是,此部分當中還給出了7個評估保證級別,分別為形式化驗證的測試與設計、半形式化驗證的測試與設計、半形式化測試與設計、系統測試、設計與復查、系統檢查與測試、結構測試、功能測試。
4.CC安全概念分析
需要說明的是,在IT環境當中,只有將IT組件保護資產方面的能力考慮在內,此時的CC方為可用。為了能夠證明資產安全,安全考慮需要在全部層次的表述中出現,無論是最抽象還是IT的最終實現。另外,在某層次上,CC要求在表述上包含此層次上TOE描述的原理,因此,此層次需囊括一個規范化的論據,以此來證明其一致于更高層次,且他自身是正確且全面的。借助安全目的與陳述之間的符合性,基本原理能夠證明TOE無論是在執行組織性安全策略上,還是在對抗威脅上,均為有效的。
另外,CC還把表述劃分成各個層次,其給出了一種在對ST或者PP進行開發時,能夠將規范與安全需求得出來的方法。全部TOE安全要求都以對TOE的環境、目的的安全考慮為其來源所在。
5.CC當中安全需求的描述方法
CC為全部安全需求均提供了一種比較實用且高效的組件庫,也就是能依據安全需求,從庫當中挑選出所需要的各種組件,比如安全保證組件、安全功能組件等。所以,可將CC理解為材料基地或者是知識庫,其中囊括了大量當前比較常用的安全技術。但需要說明的是,一個完備的信息系統均有其專屬的安全需求,并且此類需求僅為整個知識庫的一個子集,怎樣自知識庫當中,將所需要的組件子集給選取出來,并有規律且合理化的表達出來,通常情況下,需要與既定安全目標相符,而ST、PP正是能滿足此要求的描述方式。所以,如果將CC當作一個字典,那么ST、PP為其語法規則,依據此種規則組織所需要的字詞,并形成流暢的語言,這樣便可以將自身需求給準確表達出來,且達成既定的安全目標。
6.結語
綜上,信息技術安全評估準則CC是現階段在全球范圍內都已經得到廣泛認可的一種準則,其能夠根據現實需要進行準確的安全評估,并給予有選擇性、針對性的等級保護,因此,其在實際應用中,有著不錯的應用價值與效能。
參考文獻:
[1]蔣魯寧. 強制性的安全標準與自愿的安全標準[J]. 中國信息安全, 2014(6):121-121.
[2]李守鵬, 曾巖. 信息技術安全評估通用準則(CC)的主要特征[J].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02, 30(1):17-21.
[3]劉寶利, 肖曉春, 張旭,等. 基于PKI系統安全等級保護評估準則的評估方法[J]. 計算機工程, 2007, 33(18):156-158.
[4]王偉, 謝學富, 杜志良. 一種用于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的定級技術[J]. 信息安全與技術, 2015, 6(7):6-8.
作者簡介:
謝志偉,出生年月:1986年11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廣東省揭陽市,當前職務:辦事員,當前職稱:信息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