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哈爾·居馬克 阿地力·尼扎木丁 阿布來提·買買提
摘 要:新形勢下建立統一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是落實中央政府重要部署,創新監管方式,確保食用農產品進入市場的質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研究了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相關問題與對策,結合農業企業特點,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展望了未來發展趨勢,最后針對性地提出了有關對策。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1、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難點
1.1相關部門監管和執法意識不強,監管力度不夠
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應秉持保護消費者用藥安全的信念,使整個農產品生命周期的過程都要得到嚴格的質量監管,從而保證到每一個人手上的農產品是安全有效的。但現實中,有些監管執法部門的思想觀念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發展,還停留在過去的注重農產品審批程序和突擊檢查,而輕視監管制度化建設和第三部門作用的觀念中。農產品監管部門與衛生、工商、農業等部門的垂直管理和平行管理之間缺少溝通聯系,造成職能交叉和監管與執法的盲區,這就加劇了農產品監督管理中的政府缺位、錯位問題,受傳統發展理念的桎梏,我國當前的農產品安全監管理念仍然是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在農產品安全監管中,當地的監管者有時明知道農產品生產企業存在不合法的行為,但為了保的盈利性而選擇忽視群眾的安全利益。
1.2農業企業責任主體意識淡薄,缺少自律機制約束
農產品安全事件的產生除了政府的執法乏力外,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場主體缺少自律機制的約束,導致其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其社會責任。責任意識可以利用信用體系來約束,靈活的信用體系自律機制是市場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農產品安全信用建設中存在信息的征集、評價等工作不便利,信息收集整理的效率低,信息的傳達受眾不廣等問題。并且目前的信用體系缺乏統一的信用評價標準,反應農產品企業的信用狀況更無從談起,不利于獎勵守信企業或懲罰失信企業。本來利用信用獎懲機制可以鼓勵守信企業,制約失信企業,是優化和整改市場存在企業違規失信的有力創舉。但由于上述理由而導致我國的信用制度的實施不到位。
2、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策建議
2.1政府要加強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監管
提高政府的管制的效能,就需要完善的管制方式。政府可以設置一系列高標準制度提高達到優化市場結構、改善農產品行業"小、散、濫"現狀的目的。然而我國現有的許可證的制定標準太低,應強調農業生產在經濟、規模、技術等優勢來作為農產品市場的進入標準,才能有效實現調整市場結構和整合優化農產品行業的目標。較高的市場進入標準不僅是針對還未進入市場的相關企業,同時也是市場已經存在的農產品生產企業間擇優的淘汰機制。最近幾年,我國農產品發生危害性事件比較多,范圍波及廣的農產品安全事故都是發生在大型正規農產品企業里,導致這一問題核心就是企業的懈怠心理,主觀的認為農產品安全檢查只是一時的,而沒有考慮到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是伴隨農產品全部生命周期存在的,故而只是應付檢查,沒有將安全質量銘記于心,落實到位。所以在重視農產品上市前申請的審批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審批規制機構對后期檢測通過了的企業實施不定期抽查或定期檢查,使企業在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能將安全標準落實到位。
2.2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
農產品安全監管只有在法律法規的規范下運行才能很好的實現其監管作用,所以應通過法律明確了農產品安全監管的重點以及監管方式,使農產品安全監管能有法可依,增強了監管的權威性同時兼顧了合理性,很大程度上清除了監管的阻礙。通過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明確規定農產品安全監管職能范圍和執法程序,可以更加有效的預防政府尋租現象的出現。我們要把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完善納入監管的日常工作。農產品安全監管的環境和背景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變化,要與時俱進,用新的方法,應對新的監管問題,不斷更新監管理念和監管方式。
2.3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才隊伍建設
具有高素質和專業性的執法隊伍,有助于提高農產品安全監管的效能,所以必須加強對農產品安全監管核心人員的考核、錄取門檻。例如,可以硬性規定監管執法人員應具有農學或者農學的相關理論知識背景,通過不定期考試,既保證執法人員專業性,同時也激勵執法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升和懲罰懈怠的執法人員。還可以通過績效管理對執法人員進行考核,對執法人員提供不定期專業知識的培訓,使其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下能更適合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通過創新模式和方法改進,實施農產品安全執法人員培養計劃,重點培養具備專業知識的執法人員和藥劑師人員,并完善對執法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知識水平的評價系統,保證農產品監管工作能在高效專業的環境中進行[。同時加強隊伍自律意識,對農產品安全監管過程中的執法行為進行約束,防止執法人員被"俘虜"。
2.4有針對性地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健全社會參與機制。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變化,也豐富了食品安全宣傳的手段。利用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優勢,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宣傳的范圍和力度也將空前加強。互聯網、移動應用、微信、微博都是加強食用農產品進入市場質量宣傳的有效手段。選擇適當的宣傳方式,提高科普宣傳的準確性和針對性。例如,對于主流年輕人來說,他們喜歡上網、刷微博、玩微博,所以針對這些特點,在微信、微博、app等媒體平臺上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信息進行宣傳和推廣,并對其進行宣傳,會發揮好的宣傳效果。
結束語
雖然食用農產品是食品的一部分,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市場上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監管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后防線。對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而言,在日常開展安全監管工作的這一過程當中,還是應該將其視作為一個極為重要的部分,畢竟這能夠直接影響我國農業的未來發展走向,關系到農業的生死存亡。
參考文獻:
[1]陳煥生.對新形勢下開展農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科技風. 2014(08):18-20
[2]高雅丹.新形勢下如何加強農村“三資”管理[J].吉林農業. 2018(20) :33-35
[3]周艷,孫軍. 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及對策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 2014(08):55-59
[4]李艷秋.新時期北大荒精神的實踐探析[J].農場經濟管理. 2017(1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