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風軍
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小學教育逐漸重視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新的《課程標準》規定在小學不僅要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更要重視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素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轉變教育理念,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將創新理念滲透到教學當中,還要針對學生的個體情況因材施教,重視對全體學生創新的培養。
關鍵詞:創新能力;信息技術綜合素養;資源整合
一、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是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
培養小學生信息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是從信息技術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開始,如果教師思想上不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設計與組織環節就無法逐步滲透這一方面的能力培養。所以教師必須首先在思想上要有所改變,要深入研究教材、教學對象、教學方法等。將創新能力培養滲透到整個備課與上課當中勻,從而為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素養提升大下堅實基礎。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深入研究各種成功的教學經驗,將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模式融入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之中,以實現自己教學目標。特別要多運用研究式、啟發式等新興教學模式,將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體現出來。
二、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必由之路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要立足教材,但不能拘泥教材。目前使用信息技術教材雖然編寫較貼近時代,但是教學對象卻是千差萬別,教師在把握好教材的基礎上,一定要結合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適當優化教學內容,以便于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創新的能力。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既要立足教材也要拓展和延伸,特別是選取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內容,與學生生活有交集或有助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內容,有機融入進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文字輸入以及排版編輯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選擇一篇最為感興趣的文章,輸入進行排版和編輯。這樣的教學內容與小學生學習有密切聯系,他們就會非常感興趣。在學習了頁面編排的操作知識之后,自己動手設計頁面與字體,包括行間距、字體、顏色、字體與藝術處理等等,學生對于自己作品的編排設計中會投入更多精力和時間,對文章編輯的研究更為深入,對其運用更加靈活,融入了自己的想法,體現了創新,使其更加美觀。
三、教學的資源整合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保障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必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教師除了抓好課堂之外,還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延伸與拓展,在更為廣泛的空間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創新運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中的許多方面和學生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如上網搜集信息、正確運用軟件傳輸文件等等,教師可以結合這些方面內容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在運用的實踐中創新思維與方式,提高運用效果。在上網瀏覽搜集信息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在學生掌握基本操作要點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分析研究怎樣將這一方法手段運用于學習生活之中,如每日在班級發布新聞小貼士、開設健康生活知識。在電子郵箱內容教學中指導學生如何更好地體現社交軟件便捷的功能,全班同學建立群,相互發送有價值的學習資料實現資源共享等等,讓學生將所學運用于實踐運用和創新創優的活動中。
四、教學方式方法的優選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抓手
小學生對新事物具有非常濃厚的興趣,特別是信息技術課程對小學生的吸引力更大。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脫離自己單向說教的狀況,盡可能讓小學生有機會參與其中,說一說對于學習理解的內容,自己動手操作相關軟件等等。基于這樣的考慮,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了示范操作之后,可以讓學生走上講臺進行操作演示,和多媒體大屏幕演示結合起來,給予學生更多的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也在演示中幫助全班同學正確把握相關軟件操作的步驟與要點。無論是演示正確的方法還是出現了錯誤的情況,教師都可以靈活應對,引導學生從正確的操作步驟中鞏固加深理解,從錯誤的操作方式中汲取教訓等等。特別是學生操作步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不要立即進行評判,要借此機會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討論,鼓勵他們開啟思維、積極創新討論如何解決問題和難點的突破,這也是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信息時代里素質教育中一個關注的問題,為此信息技術老師要與時俱進不斷的創新、改革、思考,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拓展視野,逐步提升學習與運用的綜合能力,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思路,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得到最大的發展,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瓊.海口市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合的現狀與對策———以XX小學為例[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3):144.
[2]馮永,鐘將,李學明,周尚波.大數據高級技術人才協同創新培養研究與實踐——以計算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與本科生協同創新培養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