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猛
摘 要: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兩大難題:一是作文難教,二是寫作課時少。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好“例子”。如果初中語文教師能夠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在閱讀教學中穿插進行素材選擇、謀篇布局、細節描寫等的指導,既解決了寫作課時少的客觀問題,又讓初中生獲得了有效的寫作指導,從而促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獲得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有效;策略
初中生有三怕,頭一怕就是寫作文。許多學生反映,生活天天就是三點一線,不知道寫什么。還有的學生表示不會寫作文,有了素材也不知道該怎樣入手。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關系。初中語文教材中就藏著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關鍵是語文教師應怎樣深入課文去挖掘。如果教師能夠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從閱讀中幫助學生習得寫作的技巧,讓學生學會怎樣去選材,怎樣去布局,怎樣去進行細節描寫,在無聲中“潤物”,必然能夠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一、以課文為例教會學生怎樣選材
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正是這個例子向我們透露了寫作離不開生活這一寫作訣竅。通觀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從生活中取材的課文比比皆是。許多看似語言平實,樸實無華的文章,卻經過歲月的洗禮,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只有貼近生活,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寫出擁有靈魂和思想的文章。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就要以課文為例,教給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取材,用獨特的眼光去發現平淡生活中的閃光點,從而幫助學生解決選材這一大難題。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描寫了五幅春景圖,處處是生活的印記。《背影》中關于父親爬月臺為“我”買橘子的情景,更是成為了無數經典中的經典;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社戲》中都有魯迅先生對童年中點點滴滴的回憶;莫懷戚先生的《散步》更是從生活的瑣碎事情中帶給了我們脈脈溫情。不只是中國作家,外國作家也不乏從生活中選材的,莫頓·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不就是敘述了“我”小時候怕懸崖的深刻記憶嗎?因此,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學生要學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從平淡的生活中去尋找感動人心的瞬間。
二、善用思維導圖教會學生謀篇布局
讓許多學生感到心痛的場景是,考場上,面對寫作題目未加思考,提筆急書,結果回頭一看才發現寫跑題了,或是先用了一堆材料,后來又想起來更能恰當表達主題的材料,可惜沒篇幅了。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寫前認真思考,并用思維導圖來列提綱就能很好地避免上述尷尬境況的出現。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習慣性地用思維導圖來分析每篇課文的寫作特點,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養成用思維導圖思考的好習慣,如此便促使學生學會了謀篇布局。
例如,在學習《社戲》這篇課文時,我就通過運用思維導圖來分析課文的寫作特點,以教會學生謀篇布局。課上,我首先讓學生嘗試用畫思維導圖的方式來總結課文中的主要事件。之后,我帶領學生一起邊畫思維導圖邊梳理文中的主要內容,分析作者的寫作特點。圍繞著“社戲”這一中心,作者從看戲的前因、地點、人物、看戲途中這四個方面展開描寫。之后,我又帶領學生梳理出第三層、第四層分支。之后,我讓學生以“看電影”為中心,嘗試制作一幅思維導圖。久而久之,通過有效的鍛煉,學生漸漸形成了用思維導圖列提綱的好習慣,促使學生的謀篇布局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從課文的讀思品悟中學會細節刻畫
有些初中生在寫作時存在這樣的問題,為了追求作文的視覺效果,多用成語、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沒有真情實感,缺乏生活氣息。這樣的文章初次謀面好像精心化妝的“美女”,仔細一瞧,“眉眼”不夠精致,也沒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內在。“細節決定成敗”,寫作亦然。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就要結合課文中的細節描寫,讓學生通過精讀課文來揣摩用詞的巧妙,在讀、思、品、悟中感受文章細節描寫的精、妙、絕。再讓學生通過仿寫訓練來達到內化的效果,從而讓學生學會細節描寫。
例如,在學習《老王》這篇課文時,我就引導學生通過讀、思、品、悟來感受文章中的細節描寫,以幫助學生提高細節刻畫能力。課上,我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從中找出文中細節描寫的詞語和句子。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文中細節描寫的巧妙之處,我通過表演的方式來引導學生仔細體會。以“啞著嗓子悄悄問”、“笑著說有錢”為例,我讓學生表演幾種問“還有錢嗎?”的方式,然后對比分析“啞著嗓子悄悄問”這么寫的好處,體會老王的善良。接著,我又通過引導學生從作者當時身處的背景情況來分析“是否有錢”,體會“笑著說有錢”的強顏歡笑,讓學生體會到了“小中見大”的力量。之后,再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就學會了從細處著筆,小中見情。
總而言之,閱讀和寫作相結合,能夠為學生構建一條完整的讀寫鏈,讓學生從閱讀中學會寫作的技巧,從寫作中升華對閱讀的感悟,從而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比翼齊飛。
參考文獻:
[1]劉燕清.以讀導寫,以寫促讀——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課題結題報告[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04).
[2]何銀萍.淺談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