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
【摘 要】對糖皮質激素治療分泌性中耳炎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在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進行治療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為36例。對照組用鼓膜穿刺抽液再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糖皮質激素對患者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經治療,患者在聽力測試、中耳黏膜恢復正常時間、分泌物消失時間對比,治療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2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3.33%,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糖皮質激素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明顯提高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糖皮質激素;分泌性中耳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6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9-0224-02
分泌性中耳炎是種常見的耳鼻咽喉科疾病,其臨床常表現為中耳積液、聽力降低等癥狀[1]。該疾病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類型,急性病程在3個月內,超過3個月后均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臨床中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有藥物治療、觀察期待治療、鼓膜穿刺治療三種方法[2]。為進一步探討臨床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選取在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進行治療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2例為對象,對鼓膜穿刺抽液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療效進行探討,得出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進行治療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為36例。治療組:患者年齡17-55歲,平均年齡(36.15±4.56)歲;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8例;左耳患病15例,右耳13例,雙耳8例。對照組:患者年齡16-53歲,平均年齡(34.45±4.87)歲;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左耳患病17例,右耳12例,雙耳7例。以上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患者臨床均具有耳悶、耳脹及聽力降低等癥狀,經檢查發現患者鼓膜松弛并且鼓膜呈淡黃色、琥珀色、咖啡色等情況;將治療前已使用過糖皮質激素、對本次使用藥物過敏、心率失常以及腎功能不全者排除。本次研究均已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在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開展。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均先進行外耳道消毒,其中對照組患者經鼓膜穿刺,對鼓室進行抽液后,用克拉霉素片(廣東逸舒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03019925)口服輔助治療,該藥用量為0.25g/次,2次/d(間隔12小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再加以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藥物選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焦作福瑞堂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1021269),將20mg注射液混合75mL生理鹽水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1次/d,兩組治療7d為一個療程,共治療兩個療程。
1.3評價指標與療效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中耳黏膜恢復正常、分泌物消失等時間以及氣導聽閥值(在0.5kHz、1kHz、2kHz不同狀態下患者的聽閾值)。療效標準:患者聽力恢復正常,中耳黏膜恢復正常、分泌物消失為顯效;患者聽力水平明顯提升或是純音聽閥>20gdB,臨床癥狀好轉則為有效;患者聽力以及臨床癥狀無好轉甚至惡化則為無效。其中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2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3.33%,治療組高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在臨床診斷中,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癥狀表現為聽力下降、耳鳴、耳痛及而悶脹等[3]。該疾病可在各個年齡中發生,其中導致該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有咽鼓管功能發生障礙或發生感染等;當咽鼓管通氣功能發生障礙,外界空氣被阻,中耳內氣體被吸收,產生負壓,鼓室出現漏出液,久之發生積液。該疾病對聽力損害巨大,患者用在診治中應謹遵醫囑,防止有病變發生。常規治療主要是清除中耳積液,通過按摩手法以及吹張咽鼓管以達到減小中耳壓力,同時通過外服抗生素等藥物使患者鼓室黏液稀釋,降低粘滯度,刺激纖毛使其加快排出粘液[4]。雖然臨床使用常規治療效果顯著,但療程偏長,患者病情恢復緩慢。
在本次研究中,治療組總有效率(97.22%)高于對照組(83.33%),而治療組在聽力恢復正常時間、中耳黏膜恢復正常時間、分泌物消失時間上對比均短于對照組(P<0.05)。該研究結果表明,糖皮質激素治療分泌性中耳炎臨床效果更為明顯。糖皮質激素作為腎上腺皮質中分泌的一類激素,其具有極強的抗炎、抗變態反應以及免疫控制作用。在使用該藥物治療分泌性中耳炎中,可以盡快平衡細胞因子,減輕超敏反應引起的中耳損傷,進而除去炎性反應,加快鼓室內積液消散,恢復咽鼓管通氣。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可縮短患者病情恢復時間,提高患者機體對細菌毒素的耐受性。地塞米松是人工合成的皮質類固醇,也是糖皮質激素,該藥物可以很好控制過敏源,經受體激活吞噬細胞釋放出炎性介質及嗜酸性粒細胞,減少IL-1、IL-2的生成量,同時還能影響補體蛋白的分泌以及合成,有顯著的抗炎效果[5]。
綜上所述,糖皮質激素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可提高臨床療效,縮短患者病情恢復時間,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楊志遠.糖皮質激素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9,51(03):325-326.
[2]夏旭東.糖皮質激素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6):28-29.
[3]趙永光.糖皮質激素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6,3(07):115-116.
[4]盧亞芳,蘇丹.糖皮質激素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07):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