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桂艷
摘 要:在高校日語教學中,從語言與文化的關系這一角度,闡述了學習外語的同時,必須要了解其文化背景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應采用以句型操練為中心,詞匯與語法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并且要適當講授日本文化知識, 進行趣味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每一種語言都有其文化背景,文化是語言教學不可分割環節。在日語教學中無論語音、詞匯、語法、句法乃至篇章法無不滲透著日本文化,因此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人的國民性,對于迅速理解并掌握地道的日本語有著至關重要作用,也是跨文化交流的要求。本文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出發,重點分析引入日本文化的必要性。
關鍵詞:日本文化 導入 滲透 文化背景 結合
0 引言
語言既是文化的產物,同時又是文化的載體。人類自古以來就借助語言這種媒介來傳遞知識、表達情感、交流。中日兩國自古以來文化交流久遠,但是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給學生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一種障礙。在教學中,教師應有目的的進行文化意識教學。對于高校日語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運用日語知識及技能進行交際的能力,而這一能力的形成離不開日語和日語交際中的日本文化的積累。在日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重視日語語言的語法、詞匯、閱讀技巧的講解,而對文化涉及的較少,,雖開有專門的日語文化課,但多是講解日本的高級文化與深層文化,即日本的文學、藝術、宗教、美術以及日本的價值觀取向等, 而大眾文化,即風土人情、風俗習慣、衣食住行等很少。外語教學目的來說不僅僅是單純的通過學習語音、語法、詞匯、修辭等語言知識, 達到教學大綱要求的聽、說、讀、寫能力,更重要的是交流,“一個只有語言能力的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個文化怪物,因為他只知道語言的語法規則,不知道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時候不該說,也不知道在此情境中該使用哪些社會語言學的手段?!?/p>
1.日本文化引入高校日語教學的重要性
異族文化的傳播,由于文化上的差異,造成了人們在不同母語背景下溝通的障礙。在筆者教授的學生中,常有這樣的困惑:掌握了大量的日語詞匯、談起語法來也是頭頭是道,與日本人交流應該說沒有障礙??墒牵趯嶋H交談中總覺得溝通困難,有時聽了很長時間也不得要領,有時用詞不準確,有時使用語言不得體。這足以反映出我們在日語教學過程中未對文化滲透引起重視,孤立的、片面的強調詞匯、語法的重要性,采用傳統的翻譯法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即使能取得日語能力測試一、二級資格,也很難在與日本人交際對話中得心應手,甚至成為既不能聽也不能說的“聾啞日語”。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隔海相望,且都長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所以中日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給學生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一種障礙。在教學中,教師應有目的的進行文化意識培養與文化導入。認識這種背景和內涵,對于理解掌握一種語言是非常重要的。
2 日本文化引入高校日語教學的方法
2.1 日語教學中引入日本文化的方法在詞匯教學中引入日本文化。不少的外語學生,慣于以中文的翻譯意思來記憶和使用單詞,這樣的方法在實際交流中常造成困擾。教師應結合詞匯教學導入日本文化知識 教師在講解詞匯時,可以為了增加學生對這些詞匯的感性認識,可以用圖片,實物來說明,并且講解詞匯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識,這樣也可以使得枯燥的詞匯被生動的 記憶下來,增加了學習的興趣。教師對于詞匯的講解不僅要側重詞語本身意思,而且要注意詞語的文化伴隨意義。例如,“桜”,它是日本的國花,但在日本人眼中,這并非是“櫻花”意義的全部,日本有句俗語叫“櫻花七日”,就是說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大約為七天,雖說時間很短,但卻徇麗多姿。日本人眼中還把“櫻花”比作人生?!皺鸦ā钡幕ㄆ陔m然只有短短的一周,卻開得多姿多彩,轟轟烈烈。日本人認為人應該像“櫻花”那樣轟轟烈烈干一番事業。因此在詞匯教學中不僅要講解單詞本身的意義,還應加入關聯的文化因素,使學生準確理解其含義。又如, “あなた”屬第二人稱代詞。譯成中文是第二人稱“你”的意思,在中文表達中經常使用,而如果對日本人,特別是上級和長輩使用這個單詞的話,是失禮的表現,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時,這個單詞也是婚后妻子稱呼丈夫使用的詞匯。所以若不理解其伴隨的文化含義,就會在溝通中造成障礙。在口語交際中,一般很少用于第二人稱。由此可見,同樣的詞匯因其所處的文化領域不同,其特定的詞義、感情色彩和文化歷史也各不相同。因此,詞匯教學不僅要講解詞語本身的意義,還應加入這些文化成分,使學生更透徹地理解和領會日語的詞匯意義,運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2.2在語法教學中引入日本文化。教師在講授語法時,通過設置語境的訓練,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日本式”思維,并能直接從語言表達方面去體驗日本文化,品嘗到徹底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從而激發 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法、句型的使用反映了日本人的語言心理,而語言心理就體現出特定的日本文化。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則是敬語的使用。敬語具有復雜的語法體系和繁多的表達方式,是日語教學與學習中最難的地方。只有通過講授日本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讓學生理解日本社會上下級的尊卑關系,才能準確掌握敬語的使用方法,達到正確運用的目的。又如,對于「一緒に飲みに行きませんか」這樣的邀請,日本人會說「行きたいですが、ちょっと……」,通過省略后半句的方式來婉拒對方,這樣的表達方式也只有在了解其文化的基礎上才能理解。像這樣的內容,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語法、指導學生進行會話練習的同時,應及時加以補充說明。
2.3.利用多媒體手段引入日本文化。相對與死板的說教,多媒體資源的應用,能更為直觀地展現日本文化,為學生創造真實生動的語言環境。課堂上除了可以利用PPT等手段制作教學軟件進行教學外,還可以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原版日本動畫片、電影等,創造良好的日語聽說環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另外,通過網上閱讀等形式也能最直接、快捷地了解日本當前社會動態、社會問題以及最真實的日本生活。
4.結語
總之,在高校日語教學中,應加強對日語語言與文化的探討,并使之系統化、理論化。 幫助學生在有意識的學習的語言同時,學習必要的日本文化,從而清除跨文化交際上的障礙。高校日語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重日本文化的特點,根據自己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時刻琢磨、悉心鉆研,一定可以創造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得日本文化得以滲透。事實證明,對日本文化了解得越多,日語的使用就越準確,閱讀理解能力就越強,與日本人的交流也就越順利。外語教學不能脫離文化孤立地進行,只有基于文化的語言講授,才能滿足學習者和社會的需求,最終達到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在文化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理性地認識日本文化,尊重日本文化,使用日語的過程中,遵守日本社會的交際規則。
參考文獻
[1] 陳巖.談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2.1:24~27.
[2] 王秀文.日本語言與跨文化交際[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
[3] 日語教學的探索與改革[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2.1.
[4] 劉鳳娟.在公共日語教學中引入日本文化.[J]2007.
[5] 石田敏子.日本語教授法[M].東京:大修館書店.1998.
[6] (日)新村出.廣詞苑[Z.2005.]日本.株式會社巖波書店.
[7] 李寧.日語教學與其文化背景.[J]交通高校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