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力古?排孜拉
摘 要:在當前高中班級建設活動中,對管理工作的實施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需要班主任在保證日常教學任務的同時,與學生多多交流,促進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提高在班級管理工作實施下對工作的更好展開。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班級管理 措施
前 言
在以往傳統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中,是以班主任與教師的指導作為最終決定,學生在過程中只能受教師的被動影響,在活動實施中不具備話語權與主動權。在素質教育工作的展開與影響下,在當前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施中,應該進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貫徹落實,促進對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在班級管理中將公平尊重的原則充分體現,構建創新班級組織,為學生學習活動的良好展開創造更好的環境。
1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現狀分析
1.1班主任工作壓力大。就當前高中教學工作的展開而言,班主任在整個工作階段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十分繁重,在對學生進行相應課程授課的同時,需要對班級進行管理。此外,需要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強化自身專業技能。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在當前大多數高中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其實際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以及在工作過程中受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教師對整體崗位幸福的感受度較低,長期在工作環境影響下,崗位特征作用難以保證實際教學有效性,大量班主任表示在班級進行晚自習,舉辦例會,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所做工作內容較多,同時工作量十分龐大,工作任務難以及時完成,最終導致基礎課業教學目標難以實現,實際管理實施缺乏有效性。
1.2缺少有效交流溝通。在班級管理工作實施中,班主任針對各方面工作的展開,沒有及時形成有效溝通。交流不暢則會導致班主任對管理中所出現的問題無法及時發現,導致實際管理過程中所采取的策略與問題解決方向發生偏差,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實施下,不僅要與班班級中的學生進行適當交流,對學生學習與生活等多方面基本狀況做到了解,同時需要對學生在成長中的煩惱困境進行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此外,還需要與班級、相關任課教師保持適當聯系,以及與學生家長定期溝通,以此確保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提升。但就實際班級管理工作實施而言,部分班主任在崗位中沒有形成有效溝通,家長會在舉辦過程中,作為班主任和家長之間最為直接的溝通渠道十分重要,是家長、學生、教師三者之間關聯性構建的主要手段,現階段大多數高中教學中,班級管理中家長會召開次數較少,召開過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最終導致管理工作的實施存在滯后性。
1.3班級管理側重點出現偏差。受新課改教學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實施中應當通過德智體美等多方面強化,對學生綜合評價與全面素質的培育,評價方式的采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更為清楚的對自己進行明確認知,樹立自信,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通常而言,班級管理活動時受到應試教育等多方面作用,班主任在對學生評價過程中對其全面性的要求以及客觀標準的設定形成忽略,在以往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之下,班主任對學生所做出的評價過于依賴成績高低。傳統教育理念與方式的實施,與新課改要求相背離,導致實際教學理念、方式的應用對班級管理產生一定的阻礙性,同時會加劇學生心理壓力。
2高中班級管理實施有效對策
2.1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用環境引導學生成長。高中階段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奇心也越發強烈,十分容易受到外部環境事物的影響。鑒于此,我們作為班級環境的主要負責人,理應充分意識到和利用學生們的這一身心發展規律,加強對班級文化的建設和學習環境的營造。以班級圖書角的建立為例,對于圖書角書本的選擇,應以對學生學習心理有正面影響和引領作用的書籍為主。譬如,《恰同學少年》可以讓高中學生以毛主席、蔡和森、楊開慧等一批優秀青年積極進取的學習生活為榜樣,引領此階段的學生受到前輩精神風貌的激勵,從而對大學生活、報效祖國、建設祖國等產生同樣的情懷和抱負。諸如此類的書籍,都能對班級的文化風氣建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使得學生們得以在一個健康、向上的平臺中學習和成長。
2.2引入分層管理模式,因材施教,激勵學生學習。高中階段的學生隨著教育程度的加深和知識經驗的積累,差異也愈發明顯。針對這一特點,在要求以人為本發展教育的新時期,我們可以通過引入分層管理模式對課堂進行設計。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例,筆者通過與該學科教師深入溝通,對班級內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進行了全面的剖析和定位,進而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層次。其中,一層為缺乏語言積累的學生,一層為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一層為語文閱讀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諸如此類,根據語文能力進行分層界定,并在這一基礎上分別對應展開教學。如閱讀理解能力欠缺的學生,可以為之確立一個學習目標,可以每天閱讀百字短文一篇,并練習用更為簡短的語言進行概括。同時,在每一個層次的基礎上,都為之制定相應的由易到難的學習目標,這樣學生們便能夠在靈活的目標設定中逐步地提升,為有效提升學習質量作好鋪墊。
2.3構建學習小組模式,建立班級合理學習機制。對班級的管理,最主要的是創建一種合理而科學的制度,從而使學生們在這一制度的引導下正確而高效地學習。對這一制度的創設,我們可以從“生本課堂”的理念出發,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通過構建學習小組的方法來加以實現。對于學習小組的創設,筆者首先通過充分的溝通和總結,對班級內學生的學習總體情況和學習特征進行了深入而準確的把握。譬如,有的學生喜歡思考,對于某些知識的理論、概念等能夠準確地理解并掌握之,而有的學生則天性好動,喜歡以實際的操作實踐來進行驗證或理解。這兩種類型的學生在學習方式上正好處于相互補充的狀態,因此,我們在分組過程中,可以將此二類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如此,便可以促使學生們在這一學習機制的保障下,在學習中產生良好的互動和交流,從而以更加自主的態度去理解相關知識。
2.4堅持科學管理,運用剛柔并濟管理藝術。如前文所提及,在教育中注入溫度,讓教育充滿愛和關懷,但這絕不是放任自流和消極管理。教師需要堅持科學管理,善于發揮剛柔并濟的管理藝術,形成松而不弛的良性班級氛圍。首先教師需要將傳統的主抓學習思想向多樣發展方向轉變,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成績,同時也需要重視學生主體的心理健康和內在需求,在給予學生人性和個性尊重的同時,也需要融入一定的約束性和自覺性;其次教師需要建立相應的人性化的班級管理規定,推動養成教育,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明確“有法可依”,對于違法紀律的性格進行嚴格獎懲,只有保障了班級學習和生活紀律才能夠快速形成積極健康的班風和學風;第三,班主任可通過黑板報、宣傳欄、主題班會等形式強化班級文化的融入,另外還可通過集體討論制定一定階段的班級奮斗目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建立自身的個人發展目標,并將其謄寫在紙條張貼在課桌前。只有明確的規范和目標的指引才能夠有效實現科學的班級管理,學習有方向,前進也有動力。
結束語
教育是愛與責任并重同行的事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重要管理者,更需要承擔起自身的教育責任,將愛融入班級管理活動之中,同時還需要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和藝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班級環境中感受到尊重和自信,推動其健康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葉帥.提高現階段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效率的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31+33.
[2] 王文學.新時期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創新策略分析[J].甘肅教育,2019(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