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運
摘 ? 要:甘肅省河西走廊作為我國最主要的制種基地之一,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嚴峻現實。病蟲害已經成為制約制種發展的最大因素,特別是對外合作制種因檢疫性病害而不能出口的種子呈逐年上升趨勢,給正常的種子生產和出口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如果不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任其發展,將會嚴重影響甘肅省對外制種的可持續發展,甚至于危及制種基地的生存。
關鍵詞:制種基地;環境;現狀;對策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都在著力研究和解決農業發展與環境的關系問題,即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甘肅省河西走廊作為我國最主要的制種基地之一,同樣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嚴峻現實。病蟲害已經成為制約制種發展的最大因素,特別是對外合作制種因檢疫性病害而不能出口的種子呈逐年上升趨勢,給正常的種子生產和出口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如果不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任其發展,將會嚴重影響甘肅省對外制種的可持續發展,甚至于危及制種基地的生存。
1 ? 甘肅省河西走廊制種基地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 現狀
河西走廊以其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優越的氣候條件成為我國主要制種基地之一,其中玉米制種面積常年穩定在8.7萬hm2左右,最高時達到10多萬hm2,生產種子6億kg左右,占全國總用種量的60%左右;各類蔬菜、花卉種子面積約1.67萬hm2,生產種子量達到1200萬kg左右。玉米制種及對外合作制種已經成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生產的種子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客戶好評。由于連年種植,近年來制種基地病蟲害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嚴重影響著制種產量和品質的提高。特別是蔬菜制種的病蟲害在河西走廊由西向東有蔓延加重的趨勢,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遏制,制種環境得不到保護和控制,將使后果不堪設想。以對外蔬菜制種為例,每年因為病害影響產量損失10%左右。外商羅列的檢疫性病害有50多種,如番茄潰瘍病、番茄病毒病、細菌性斑疹病等。而出口的種子檢出檢疫性病害的外商堅決拒收,且種子就地銷毀,給生產單位和農戶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1.2 ?存在的問題
缺乏統一的規劃、行政管理不到位、基地生產管理混亂,造成無序的競爭和排擠。蔬菜制種面積小、基地分散,從事制種的單位多而亂,給種子管理部門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缺乏統一的管理與規劃,于是出現了在同一個制種區內有多個生產單位在同時生產不同國家、同一個科甚至同一個品種的種子。因為各生產公司的要求不同,病枝殘葉得不到科學合理的無公害處理,給病害發生、蔓延、越冬創造了條件。
生產單位和技術工作人員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對制種基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片面追求當年效益,生產過程不規范,病葉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只關心自己的產量、質量能否達標,而沒有意識到整個生產區的環境問題,于是把清理出的殘枝病葉隨手亂扔;有些制種農戶雖然沒有將殘枝病葉倒在制種田周圍,卻又倒在其他未制種田區,甚至有些農戶將殘枝病葉倒入灌溉渠道中,隨灌溉水沖入其他地塊中,造成了大面積的污染。
在采收洗籽過程中,農民將種子拿到灌溉渠水中去淘洗,果汁果肉及秕籽隨水沖入下游田地中,有些甚至在5km之外都可見到,造成農田大面積污染,給基地輪作倒茬帶來了極大的危險。
濫用農藥或用藥不科學。在農民防病治病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①由于對作物的病害沒有做到以預防為主,當病害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去打藥治病,此時已過最佳防治時期。②使用農藥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出現下藥不對癥或打藥的劑量(濃度)過大,但使用水較少,只打水1~2次噴霧器約30kg/667m2,只是極不均勻、星星點點地噴在葉面,致使防治效果不佳甚至產生藥害,對生態環境的平衡起到很大的負面作用。③在使用農藥時存在誤區,認為兩種農藥混合使用效果一定比一種效果好,或為省工殺蟲劑與殺菌劑隨意混合,且不按要求進行操作。
2 ? 制種環境的保護與對策
2.1 ? 強化對制種公司及生產基地的管理
隨著甘肅省張掖市國家級制種基地的認定,制種基地管理越來越規范化、科學化。但由于種子管理部門人手不足、經費緊張等因素的制約,無法對蔬菜生產公司及生產基地建立起長期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因此只有政府部門加大人力、財力投入,加強對蔬菜制種公司及生產基地的定期巡查監督管理,規范生產過程管理和田間管理,使制種公司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高度重視制種環節。
2.2 ? 建立規范的專業制種區
根據當地的自然、生產條件劃定專業制種區,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輪作倒茬,做到不同國家、不同公司、不同作物分區生產,嚴禁在劃定的專業生產區內安排其他制種生產。
2.3 ? 加強栽培管理
在生產栽培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栽培技術規程,在生產過程中不斷改進完善,使其更合理、更科學。在生產過程中,從基地的選擇、苗床的消毒處理、田間管理、病害防治、種子的采收及晾曬包裝等過程都要嚴格按技術規程操作,保持清潔的生產環境。
2.4 ? 加強人員培訓,切實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培訓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種子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生產公司負責人及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充分認識到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生產基地對行業發展、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對生產技術人員進行識病防病技能的培訓,提高識病能力和農藥知識;使用建立病蟲害預防流程,以預防為主。二是制種企業要加強對制種農戶的培訓,提高制種戶的環保意識,田間管理水平。
2.5 ? 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和技術指導
在雜交制種過程中,由于頻繁的農事操作,人對植株的接觸很多,產生的傷口較多,病害更易通過傷口侵入。在田間管理時,防病應做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有病早治,對癥下藥”。要做到這些,技術員的識病能力和用藥知識成為關鍵,需要技術員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才能正確地指導制種農戶,更好地為生產服務。
總之,要使甘肅省的制種優勢產業獲得可持續發展,保護制種基地環境是重中之重,只有政府、企業和制種戶三方共同行動起來,齊抓共管,才能使國家級制種基地不斷地發展,更好地為農業服務。
(收稿日期: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