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

摘 要:航空產品供應鏈管理是實現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徑,借助科學的管理方法,實現高度集中管理,不僅能夠提升零部件供應與生產之間的銜接效率,而且能夠提升內部控制水平,降低生產成本,促進航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在對目標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實施步驟闡述的基礎上,從系統外供應商和系統內供應商兩個角度分析目標成本管理策略,從而為航空企業產品供應鏈管理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航空產品;供應鏈;目標成本
目標成本管理法的提出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為工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在我國航空產業發展中,受制于經營環境的影響,目標成本管理法的應用水平還比較低。依托目標成本管理法理論,對航空產品供應商進行合理劃分,進而采取對應的管理措施,是提升供應鏈管理的基本要求。
1、目標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實施步驟
1.1 目標成本管理的概念
目標成本管理法是將企業目標控制劃分為設定、分解、實施與反饋、考核與追蹤、效果統計等五個環節[1],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將企業發展特征與市場變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滿足企業發展基本要求的管理方法。
1.2 目標成本管理實施步驟
在不同的生產企業類型中,目標成本法的實施步驟有所差異,但通常情形下都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目標成本進行預測,預測的合理性對后續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具有直接的影響。二是根據預測和企業經營實際設定目標成本,常用的預測方法包括目標利潤測定法、市場價格預測法和經驗預測法等。三是進行目標成本分解和控制,目標分解是以責任成本中心的管理體系為基礎的,而控制方法則包括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兩種。四是通過指標反饋和分析,實現目標成本和預算成本的動態化管理。最后一步則是通過各個部門的協調完成產品研發與創新,最終實現目標成本激勵。
2、目標成本管理在航空產品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2.1 航空產品供應商劃分類型
航空產品研發和生產是系統性的工程,不僅工序復雜、技術難度高、性能要求高、研發周期長等特征,而且供應商主體結構復雜,來源廣泛,各個單位之間的經營目標存在沖突現象,給目標成本管理帶來較大麻煩。因此要合理利用目標成本管理法實現航空產品供應鏈建設,必須對供應商進行劃分。在本研究中,從供應商的不同特征及交易合作模式,對不同供應商進行劃分,其具體分類形式如表1所示。
2.2 系統外供應商的目標成本管理策略
根據表1內容所示,系統外供應商分為交易型和優先型兩種,對主制造商而言,需要在確定適宜的目標成本后,分別向零部件和勞務性供應商施加不同策略的成本壓力。
交易型供應商通常提供的是通用型零部件和勞務內容,產品多屬于完全競爭市場類型,因此主制造商可以根據整體戰略情況,對這部分供應商實施對抗性目標管理策略。但是就航空產品自身所具有特點而言,需要在質量和進度方面嚴加控制,以此在選擇交易型供應商時,必須采取慎重的選擇措施,以保障工期、設計方案和質量要求為基礎,盡量篩選出產品成本透明度高、周轉運輸便利、信息溝通成本低、市場競爭力強的企業[2]。交易型供應商管理對管理效率還具有較高的要求,由于選擇空間較大,因此必須建立起以信息化平臺為基礎的管理體系,有效提升管理精度。
對于優先型供應商,雖然其參與產品開發與生產整體水平與系統內的供應商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大多數情形下都能夠保持較為長久的合作關系。對于此類供應商的管理,應當在以價格控制為基礎設定合理的目標成本控制體系,同時更加側重于長遠利益的發展,確保供應商與主制造商之間保持應有的戰略合作水平。在合作過程中,應當通過風險共擔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實現二者良好的溝通。在合作活動進行中,應當以供應鏈契約為框架基礎,減少邊際效應、道德風險敗壞等負面因素對合作活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優先型供應商合作策略制定的出發點是在確保合作關系持久性的基礎上,提升主制造商的議價能力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能力。
2.3 系統內供應商的目標成本管理策略
系統內供應商的目標成本管理是航空產品供應鏈建立和運行的關鍵部分,對于合作型供應商和戰略性供應商的管理策略也同樣要實行差異化管理。
合作型供應商的管理是應當以市場化改革為導向,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推動定價機制建立在市場機制基礎上,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價格、訂單、商業榮譽等因素的作用[3],提升合作型供應商對主制造商目標成本管理的遵從程度,從而更好的提升雙方合作水平。
戰略型供應商與主制造商本身具有高度戰略一致性,在復雜產品的研發中,依托覆蓋產品研制全生命周期的協同平臺,在構建目標導向研發體系的基礎上,以內部物料和資金流通水平提升為運行目標,盡量達到企業之間的無縫對接,以此達到目標成本管理上的協同。但是由于航空產品傳統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影響,同時受到市場經濟環境下信息不對稱加劇背景的影響,使得戰略型供應商管理與預期目標要求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只有進一步提升目標成本管理法的理論研究和應用水平,才能確保整體管理水平不斷提升,達到最為優化的狀態。
3、結束語
航空產品供應鏈管理是較為復雜的體系,在目標成本管理法的指引下,構建合理的管理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對于不同企業劃分的標準也較為模糊,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充分掌握目標成本管理法理論的精髓,從而確保供應鏈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銀生.航空產品實施全價值鏈成本管理研究——基于A公司全價值鏈成本管理實踐[J].中國總會計師,2014(06):39-41.
[2] 周寧,馬婧,羅繼德,王燦明.作業優化在航空產品成本控制中的應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4,40(11):1481-1486.
[3] 廉震.航空產品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財務與會計,2016(0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