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頻
摘 要:農村人居環境的綜合整治是鄉村振興背景下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通過整治農村人居環境能夠有效提升農村人的生活質量,為農村人群帶來更多幸福感。本文通過對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農村人居環境的綜合整治措施,希望為關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的人群帶來幫助。
關鍵詞:鄉村振興;人居環境;環境治理
引 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在對人居環境進行綜合整治的過程中,不能局限于對臟、亂的整治,而是要結合當地的生態情況,讓農村環境變得更加美觀。因此,有必要對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展開分析。
一、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自提出以后,為我國的鄉村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效果。農村在我國的發展過程當中,起到了生產、居住、文化、自然等多種功能。生產為我國的經濟體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支持,是我國經濟體系的基礎,而居住則是農村的基礎功能,文化指的是不同農村之間的鄉村特色,自然則是農村的環境中包含著自然景色。通過整治農村的人居環境,能夠改變農村的原有風貌,提升村民的居住舒適度,但是在綜合整治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地保留農村原有特色,并將農村環境整治與自然環境相結合,使農村環境變得更好。
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遇到的問題
(一)垃圾處理能力不足
因為很多農村并沒有專門的衛生填埋場,而且鄉鎮垃圾中轉站的覆蓋率也不高,所以農村的垃圾處理方式大多以填埋為主。若填埋的垃圾屬于有害且難以降解的垃圾,就會對農村環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對于農村而言,很多農民并沒有垃圾分類的意識,這樣就導致了渣土以及建筑產生的垃圾難以直接處理,從而增加了垃圾處理成本。
(二)生活污水利用率低下
大多數農村都沒有足夠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由此導致了很多村莊有著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的現象存在。還有些村莊雖然意識到了生活污水的危害,但是在將生活污水收集完畢之后,往往不知如何處理,使得收集到的生活污水變成新的污染源[1]。
(三)農村改廁存在的不足之處
農村通常會有很多旱廁,通過木板以及石磚搭建而成,這種旱廁施工簡陋,而且在天氣炎熱時很容易產生細菌,對農村環境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所以有必要對農村進行改廁。農村改廁的推行擁有一定的難度,比如某些村莊的村民會認為改廁并不會對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而且會覺得廁所本就應該臟、亂、臭,即使改廁也會很快變回臟亂的樣子。此外,農村的排污處理能力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因為農村廁所的排污處理需要依賴村民抽取污水,若村民家中的農田無法消化污水,那么通常就會放任污水下滲,為農村人居環境造成影響。
(四)鄉村特色不鮮明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能夠使村莊的環境得到飛躍性的改變,但是這種改變通常都是提升村莊的基礎性設施以及村莊的外在建筑,這種環境整治的好處是施工效率高、成本造價低,但整治之后的村莊往往會失去原有的鄉村特色,無論是村莊風貌還是農耕文化,都會受到環境整治的影響。
三、農村人居環境的綜合整治對策
(一)提升農村垃圾治理能力
在提升農村垃圾治理能力時,首先需要將垃圾處理的硬件設施建立齊全,結合不同農村的實際情況,建立垃圾中轉站以及其他垃圾處理設施,保證農村的垃圾處理體系能夠達到預期標準。其次可以在農村開展垃圾堆放點,以此來對垃圾進行集中整治,解決農村垃圾山、垃圾圍村等問題。最后可以在農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使農村產生的生活垃圾通過分類處理來提升處理效率。
(二)提升農村污水治理能力
污水治理能夠極大程度上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在進行污水治理時,需要結合農村的不同情況,合理地制定污水治理方案。在污水治理過程中,可以將城鎮污水管網設為處理中心,由城鎮將污水管網進行延伸并逐漸覆蓋至農村,通過城市、農村污水管網的連通,能夠實現污水統一收集,顯著提升農村的污水治理能力。至于距離過遠難以覆蓋的農村,可以根據村莊的實際規模以及村民數量、住戶集中率來制定合理的污水處理方式,比如分散式污水處理。除此之外,農村的水環境處理可以歸納到河長制管理當中,在進行農村污水治理時,對于經濟發展快、飲用水源地的農村可以設立為重點村落,優先進行污水治理,而且根據農村的不同條件,在污水治理時需要找出最為合適的治理方式。
(三)推進農村廁所改造
農村人居環境的提升離不開農村廁所改造,只有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找出合理的改造方法,才能保證農村廁所改造得以順利進行下去。目前,我國很多農村存在著自建廁所不足以及排污處理能力不足的情況。其中自建廁所不足是因為村民沒有意識到自建廁所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對部分村民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讓村民了解到自建廁所的重要性并且通過補貼政策,對新、舊自建廁所進行適當補貼。而排污處理能力的提升并不是農村自身能夠解決的,只有通過增添排污處理設備才能有效解決排污處理問題。在推動農村廁所改造時,可以出臺相應的資金管理政策,將排污處理與補貼聯系起來,通過加強對排污處理的監管,提升排污處理效果,推進農村廁所改造[2]。
(四)保留農村特色風貌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進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時,需要提升政府與村落之間的聯系,在整治過程中不能由政府一手包辦,對于農村原有的風土人情以及鄉村特色需要保留下來。在對農村村貌進行整治時,需要將村莊原有建筑與周圍環境結合起來,合理地設計整治方案,設計方案中需要突出村莊特點以及民族特色,保證農村人居環境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性。在整治結束后,需要對農村的公共空間進行重新規劃,不允許出現私搭亂建、雜物亂堆亂放等情況,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成后依然出現了違建違占等情況,則需要依法進行處理。
結 論
總而言之,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能夠為村民帶來更多幸福感,推動農業發展。相信隨著更多人意識到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性,農村的發展速度一定會越來越快。
參考文獻
[1] 馮永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策略分析[J].河南農業,2019(26):35-36.
[2] 賈媛媛,金鑫,秦旭升.鄉村振興視角下小城鎮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策略研究——以毛集鎮鎮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為例[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03):51-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