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 張琪
摘 要:隨著我國的經濟如火如荼的發展,規模也不斷地擴大,現如今城市各處都進行著建設與改造工程,城市的發展進入了發展新時期。城市發展中,交通系統是極為重要的樞紐,交通的發展程度也是城市現代化水平評價最重要的一個指標。為了確保城市發展的穩定與和諧,城市交通工程發展與可持續性極為重要。現代化的智能交通能夠促進建設新型城市,而如何根據城市發展的狀況和需求構建一個合理運行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統,并輔以相應完備的管理模式,是城市交通發展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城市交通 工程管理 發展趨勢 優化策略
引 言
近幾年,我國經濟和社會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城市化建設的程度也不斷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城市人口數量也大幅度的增加,這給城市交通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目前我國城市交通工程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對城市交通會造成嚴重影響。另外這些問題也會影響交通安全,這對城市居民的生命與安全會造成很大威脅。所以我們要加強對城市交通工程的管理力度,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交通的安全、順暢運行,從而促進城市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一、我國交通工程的現狀
(一)內部管理混亂。由于內部管理職能上存在交叉職能,因此管理上普遍存在混亂的現象。只有內部之間的上下級關系明確,各級之間的職能清晰,才不會出現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的問題。多數城市的城市規劃、道路建設和維護、公交運營、道路交通管理和公路建設、軌道交通的管理職能分別屬于建設、公安、交通等部門。這種多頭管理體制最終會導致交通市場管理尺度小、依據小,間接影響著交通市場法制化建設進程和政府的依法行政。
(二)養護管理方面的問題。養護管理在整個交通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1)養護資金投入較少,僅限于財政撥付,跟不上道路管理企業的社會化步伐,導致了養護管理得不到較好的發展;(2)制約機制不嚴格,因為沒有強制性的管理要求和嚴格的法律約束,所以當道路養護方面出現責任事故時,在思想上重視不夠,在處罰上往往會較輕,無論對管理者還是責任人都不能起到警醒的作用,更加制約不了下一次的養護過程;(3)管理方法老舊,創新途徑很少,養護人員的技術水平、整體素養跟不上,專業人才缺口很大;(4)養護配套設施嚴重不足,且科技創新和研發水平低下,不能很好地借助養護機械節約人力成本,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反復浪費;(5)道路養護在技術和投入資金等方面沒有統一、明確的規范和標準,增加了管理難度。
(三)管理監督機制不健全。現有的交通管理部門即是政策的執行者,又是政策執行的監督者。交通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大都設立于交通管理部門內部。因此,交通管理部門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無法保證自身的執法公正,對廣大人民群眾來說,監督如同虛設,公平必然遭受質疑。
二、交通工程項目管理模式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在交通工程項目管理中管理制度十分關鍵,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僅是相關管理人員實施管理工作的依據,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交通工程項目的機構設置以及運行規則。所以,交通工程項目管理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所以交通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在落實管理工作時必須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要求工作。交通工程相關部門要加大資金投入以及人才投入設置科學合理的交通工程項目管理機構,要引入專業的交通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并且組織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升相關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同時,還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交通工程項目管理機構,對我國交通工程項目管理機構及組織進行優化。除此之外,相關部門要參與交通工程項目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交通工程市場代建機制,保證交通工程市場代建機制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二)全社會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全社會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實施目的,是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為目標,以智能化科學化交通管理為途徑,通過綜合運用交通工程、現代化交通管理手段、全社會齊抓共管的管理模式,進一步有效遏制和扭轉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減少交通事故,切實穩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為社會經濟發展構建有序、安全、暢通、高效、節能、環保的和諧交通環境。同時,全面建立具有各城市特色的交通安全社會防控體系。
(三)交通安全設施提升工程。安全設施提升工程要在危險路段設置波形安全護欄、安全墩和安全墻,完善設置標準,對各城市公路系統排查,增設和完善安全護欄和防撞墻。支路進入主路的停車讓行、減速讓行標志標線和減速帶,在危險地段、彎道、無信號控制的行人過街設施前等規范設置減速帶。強化科學合理交叉口渠化,重視行人過街安全島,良好的視距。城市中六車道以上道路交叉口應全部設置安全島和加裝安全設施,完善雙向六車道及六車道以上城市主干道中央隔離設施,提升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運行安全性。動態完善標志標線設施,排查完善科學照明設施,尤其是針對事故多發易發點段。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穩定的安全設施資金投入渠道。
(四)加強對道路施工過程的質量監督管理。道路工程的實際施工中,需要強化施工過程的質量監督工作。質量監督的主要手段在于首先需要提高道路相關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使得施工及管理人員能夠始終貫徹質量標準。其次則是城市道路工程的相關管理部門及管理人員應依據實際道路工程的施工需求,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嚴格執行管理責任制度,以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及管理水平。道路工程管理中,要嚴格貫徹“安全第一,質量第二”的管理理念,落實施工技術人員安全意識與質量意識。在道路工程的實際建設與施工中,進行有目的、有條理進行施工作業,依照實際的工藝生產流程來控制施工進度,避免出現施工質量問題。
(五)信息化和大數據發展背景下的交通工程。新時代下,交通工程研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1.交通數據多元化和海量化成為精細化交通管理研究的基石。在傳統的交通感知網絡中,道路交通運行數據往往單一地來自于以線圈、卡口等為代表的“斷面式集計”數據。當前,以滴滴、百度等第三方應用平臺為代表的海量“浮動非集計”數據有效彌補了傳統的感知系統對交通運行狀態描述和研判支持的不足。隨著未來高精度定位技術、圖像技術、紅外和雷達遠程感知技術等進一步發展,通過研究多源、多維度海量數據的融合技術和精準的預測研判技術,交通管理必將向進一步精細化的方向邁進。
2.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背景下交通控制理論正在發生改變。近年來,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交通控制方法是以交通波、排隊論等為理論基礎,從機理解析角度解釋從而解決交通問題。隨著加強學習、非監督式學習技術的飛速突破,從現象識別、機器認知和數據角度直接、更好地解決交通問題已成為了可能。
3.亟需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成為主流交通工具背景下的交通工程理論探索。近年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在我國得到了飛速發展。作為交通工具主體,智能網聯汽車必將對交通工程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近期,智能汽車和人工駕駛汽車的混合運行環境下的交通流理論和相關風險控制應該成為研究重點。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關系到整個城市的面貌,同時也起著緩解交通壓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韜.基于大數據的交通管理策略研究[J].道路交通管理,2018,No.401(01):36-37.
[2] 葉興良.新形勢下多元化交通治理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汽車與安全,2016(8):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