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旭萍
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是一種文化軟實力,是城市綜合競爭力不可或缺的要素。玉溪市提出“玉汝于成,溪達四海”的城市精神,包含了“忠誠、務實、有為、奉獻、包容、奮進,寧靜、致遠”十六個字的豐富內涵,為可持續發展給予了精神支撐和依托。滇中革命史是一部中國共產黨在滇中地區領導的23年英勇奮斗的革命歷史,蘊含了“無限忠誠、務實擔當、無私奉獻、胸襟大度、奮進有為、寧靜致遠”的滇中革命精神,是玉溪精神的基石和源泉,玉溪城市精神又是革命斗爭歷史的結晶,是滇中革命精神的傳承和當代表達,新時代踐行玉溪精神要與弘揚滇中革命精神相結合。
一、堅定理想信念,赤膽忠心見忠誠
云南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的羅彩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大義凜然,怒斥敵人“你們殺得了我的身體,但斬不斷我對革命的忠心;你們用盡千般毒刑,也不能使我對黨叛逆”,滇中地下黨和滇中英烈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是來自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人,傳承滇中革命精神,一是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玉溪精神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也是滇中革命斗爭的初心和使命所在。在玉溪推進跨越式發展,實現走在全省前列目標的引領下,唯有牢記初心,保持對黨無限的忠誠,始終不渝、毫不動搖地堅持以人為本,扎扎實實改善民生,全心全意增進民生福祉,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牢固樹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定信念。滇中革命斗爭是極其艱難的,特別是早期的革命活動,黨組織尚處于年幼時期,黨員數量較少,力量薄弱,缺乏實際斗爭經驗,反動統治嚴密,且國民黨反動派鎮壓殘酷。但是,滇中地下黨和滇中英烈們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和滇中人民解放的艱辛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即便付出鮮血和犧牲也前赴后繼。今天的玉溪正朝著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闊步前進,同樣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轉型發展壓力巨大、生態環保任務艱巨等困難問題,需要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的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光榮傳統和革命精神,才能闖險灘、過難關,走到勝利的彼岸。
二、無愧時代使命,勇于務實敢擔當
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要能影響和帶動周圍的群眾共同實現黨的綱領和路線的行動,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要求。滇中革命斗爭中,許多革命先驅深入群眾中開展革命工作,共產黨員湯建榮到江川開展革命工作,被土匪抓到后,在其身上系上石塊沉入星云湖中;共產黨員王以中到峨山中學以教書為名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等等。他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精神無愧于時代的使命和擔當。新時代雖然無需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們仍然要擔負起時代的使命。一是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就是將先進性落實到工作和生活的點滴小事中,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兢兢業業,踏實擔當,做好表率,通過強化“玉溪擔當”、匯聚“玉溪力量”、凸顯“玉溪實效”;二是要加強學習。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弄清大政方針,明白工作任務,還要在提高實際工作能力上下功夫,積累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要深鉆業務技能,具備一技之長,成為所從事工作領域的專家和權威。通過弘揚務實擔當精神,更加自覺地擔負起責任、攻堅克難,以決戰決勝的勇氣和一往無前的姿態,決勝全面小康,開啟新征程,全力繪就中國夢的玉溪篇章,推動玉溪在新征程上越行越快。
三、堅持群眾路線,大公無私講奉獻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路線,滇中地下黨在短短的幾年內,能把一個內憂外患、情況復雜、落后的多民族雜居區的群眾發動起來,團結在黨的周圍,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最根本的一點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自覺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走在新時代的今天,共產黨人仍然要堅持群眾路線。一是做群眾的知心人,為群眾排憂解難,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做群眾的帶頭人,帶領群眾發展經濟;二是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謀福利,在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務上下功夫,切實抓好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健全完善就業、社保、養老、住房等保障體系,全面發展教育、衛生、文體等各項社會事業,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強化法治玉溪、平安玉溪建設,積極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統一的社會治理格局,鞏固“長安杯”創建成果,真正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幸福、更自豪、更安全,推動玉溪在共享道路上越走越廣。
四、堅持大局意識,胸懷全局謀發展
抗日戰爭時期,滇中地處后方,雖然沒有直接受到日本侵略者炮火硝煙的蹂躪,但滇中各族人民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同呼吸、共命運,踴躍捐款捐物,支援前方抗戰,滇中籍將士和熱血青年紛紛投身抗日前線,奮勇殺敵,血灑疆場,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的犧牲和貢獻。進入新時代,玉溪的發展仍然要著眼大局,堅持改革開放、勇于創新創造,全面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著力構建內外統籌、全面開放新格局,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滇中城市經濟圈等戰略布局,更新思想觀念,擴大對外開放,構筑開放新高地,形成發展新優勢。堅持科教引領創新發展,把握創新規律和發展趨勢,匯聚創新資源,凝聚創新力量,集聚創新優勢,打造創新發展之都,努力走出一條具有玉溪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助力玉溪在改革創新上越來越活。
五、弘揚優良作風,積極奮進有作為
弘揚滇中革命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保持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緊扣市第五次黨代會確定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圍繞“七個走在全省前列”和打造“三張牌”、舉全市之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新要求,堅定不移圍繞經濟社會發展“5577”總體思路,突出“三區一港”,緊盯“四帶多園”,聚焦七大產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中國制造 2025”玉溪行動計劃和“服務經濟倍增計劃”,提升傳統支柱產業,培育戰略新興產業,拓展現代服務業,強化投資拉動和創新驅動,加快構建實體經濟、科教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調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經濟新舊動能轉化,推動產業結構向“兩型三化”發展,推動玉溪在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上越做越好。
六、倡導淡泊名利,寧靜致遠有情懷
滇中革命時期的絕大多數黨員都能自覺地做到吃苦在前,沖鋒在前,凡是艱苦困難和危險的任務都由黨員承擔。無論是在艱苦危險的戰斗中,還是后來在整個滇中地區征糧剿匪等激烈殘酷的血與火的斗爭中,共產黨員都是沖鋒陷陣、臨危不懼,像馬克昌、湯建榮、丹娘式英雄孫蘭英,還有董耀南、席淑筠、張心聰、普學貴……許許多多的共產黨人,他們面對敵人的屠刀,大義凜然,堅貞不屈,不少同志被敵人剖腹、挖心、抽筋,受盡酷刑而壯烈犧牲。正是有了淡泊名利的情懷,才能志存高遠,無懼革命的艱難險阻,取得革命勝利。雖然硝煙遠去,但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反復強調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大危險”依然存在,誘惑與考驗可謂無處不在,特別是權力的考驗和自我革命的考驗。作為共產黨員首先要堅定理想信念,常有淡泊名利的情懷,遵規守紀,自覺抵御各種誘惑,保持共產黨人的道德操守;其次是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認知境界,牢記初心,常懷使命,踏實工作。第三是保持真摯的人民情懷。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滇中革命斗爭的勝利是滇中地下黨和無數革命英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率領滇中各族人民踐行無限忠誠、務實擔當、無私奉獻、胸襟大度、奮進有為、寧靜致遠等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玉汝于成,溪達四海”玉溪精神的實踐寫照。在玉溪開啟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中,我們只有認真總結滇中革命斗爭的實踐,進一步豐富玉溪精神的內涵,并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認真做好新的歷史“答卷”,創造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