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賽 胡修銀
摘 要:階層刻板印象是按照階層進行社會分類,形成關于不同階層的固定印象,Fiske提出的刻板印象內容模型中有兩個假設與社會階級有關,即社會地位假設和群體偏好假設。Federica Durante將階層的測量和刻板印象的測量進行方法整合,驗證了刻板印象內容模型中的社會階層。
關鍵詞:階層;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內容模型
1.引言
在社會互動過程中,人們會本能的評價他人的行為和能力。即他會不會傷我和能不能傷我,會不會指的是熱情,能不能指的能力。熱情和能力的評價組合就構成了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有很多分類,比如性別刻板印象,種族刻板印象等等。本文主要總結Federica Durante關于刻板印象內容模型中的階層刻板印象的經典實驗。
階層刻板印象是按照階層進行社會分類,形成關于不同階層的固定印象(劉峰,佐斌,2013)??贪逵∠髢热菽P停⊿tereotype Content Model)是由Fiske等人在1999年提出,其中包含了4個假設,分別是雙維結構假設,混合評價假設,社會地位假設,群體偏好假設。與社會階層相關的有兩個假設:第一個是社會地位假設,即地位越高的群體就越有可能被刻板地認為高能力低熱情,社會地位越低的群體越有可能被刻板的認為低能力高熱情。簡單表述為上層高能冷酷,下層低能熱情。第二個是群體偏好假設,內群體偏好常被作為是產生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被試對于“我階層”的評價都是較為積極的。隨著經濟分配的愈加不平等,我們在評價他人的時候更加注重他們的社會地位。那么經濟不平等和階層刻板印象之間是什么關系呢?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假設:
H1:上層群體被刻板的認為高能力低熱情,下層群體被刻板的認為高熱情低能力。
H2:隨著經濟分配不合理程度的增加,對上層的熱情得分和下層的能力得分有顯著影響
2.Federica Durante關于階層刻板印象的實驗
Federica Durante收集了2000-2014年間在具有文化差異的39個樣本的數據進行再分析,以證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階層刻板印象,以及收入不合理是否會影響不同階層的刻板印象。
2.1實驗步驟
首先,隨機挑選1400名美國被試,要求被試列出自己所處社會的上層和下層群體。把提名率高于15%的群體作為代表。然后隨機挑選3400個被試,讓他們根據社會視角去評定代表的熱情和能力兩個維度。同時從CIA獲取各國家調查年份的Gini系數,作為社會經濟分配是否合理的依據。
2.2實驗結果
經過SPSS多重線性模型分析,在能力維度上,富人得分比窮人高,說明不管經濟分配合不合理,人們普遍認為富人比窮人有能力;在溫暖維度上,富人得分比窮人低,說明不管經濟分配合不合理,人們普遍認為窮人比富人溫暖。隨著GINI系數的增加,對于富人的能力得分影響不大,溫暖得分隨著GINI系數的增加顯著降低;對于窮人的能力得分隨著GINI系數的增大而顯著降低,溫暖得分變化不大。Federica更關注的是自群體之間的比較,社會收入越不合理,階層的能力和熱情評價差距越大。主要是窮人的能力和富人的熱情變動導致的。結果如圖。
2.3討論
Federica Durante從社會階層社會固化的社會背景入手,將階層的測量法和刻板印象的測量結合在了一起。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研究階層刻板印象的方法。并且驗證了刻板印象內容模型。
參考文獻:
[1]周春燕,黃海,劉陳陵,郭永玉,賀金波(2015)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社會階層對階層刻板印象的影響,心理與行為研究,13(4):511-515
[2]劉峰,佐斌.(2014)貧富階層刻板印象對源記憶的影響.心理學探新,34(02):131-135
[3]Durante,F.,Beams Tablante,C.,&Fiske,S.T.(2017)Poor but warm,rich butcold(and competent):Social classes in 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JSocIssues,73:131-150.
[4]Durante,F.,&Fiske,S.T.(2017). How social-class stereotypes maintain inequality.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18,43-48.
[5]Oldmeadow,J.A.,&Fiske,S.T.(2010).Social status and the pursuit of positive social identity:Systematic do main so finter group differenti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for high and low status groups.GroupProcessIntergroupRelat,13:42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