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菁
摘 要: 公共圖書館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全民閱讀的重要手段,為有效發揮公共圖書館在當下的作用,就需要對公共圖書館針對讀者的需求,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實現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的作用。在大數據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為提高服務水平就要加強大數據技術等多種技術的應用,并針對不同讀者的需求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實現公共圖書館的個性化智慧服務。
這些年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對閱讀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因此公共圖書館要肩負起為保障人們閱讀需求的重擔,利用新型信息技術不斷提升公共圖書館的個性化智慧服務水平,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加方便、高效、準確的圖書信息服務。在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時期,實現公共圖書館的個性化智慧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1大數據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個性化智慧服務概述
1.1大數據在智慧圖書館中的應用
公共圖書館為實現現代化、精細化服務,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必須合理應用大數據,大數據具有數據多、價值密度低、處理速度快等特點。通過大數據技術在圖書館中的眾多資源中不斷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對數據信息進行合理的應用與轉化,提高圖書館的個性化智慧服務水平與質量。同時大數據的應用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圖書館的運營成本,實現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1.2公共圖書館的個性化智慧服務概述
公共圖書館的個性化智慧服務與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有很大的差異,個性化智慧服務中更加體現讀者的需求以及地方人文環境的所需,因此在個性化智慧服務中通過新科技、性管理理念的應用,針對不同的讀者群體和社會環境制定不同的服務模式,從而實現公共圖書館個性化與公共化的有效統一。個性化智慧服務就是要滿足不同讀者和環境的需求,因此在進行服務工作中一定要以讀者的思想變化和社區人文文化進行改變。同時還要增加公共圖書館的休閑型與人文型,提升圖書館的當代價值。
2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2.1服務意識較為淡薄
現代公共圖書館在服務過程中要基于平等、公益、自由的基礎上進行服務,這樣才能在人性化服務理念基礎上提供給讀者更加優質的服務[1]。但就目前來看,我國一部分公共圖書館的基礎設施陳舊落后,甚至是出現逆向收費等情況。同時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圖書館經費不足導致的服務意識不強。
2.2服務內容單一
目前很多圖書館雖然在不斷創新服務內容、但實際效果卻并不理想,很多圖書館在讀者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服務內容卻顯得較為單一。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宣傳,導致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很少被人知道,一些服務項目閑置的情況也較為普遍。
2.3信息資源整合有待提高
在大數據背景下,我國一部分公共圖書館在發展中未能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使得資源的利用率不高,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對公共圖書館線上與線上服務未能進行良好的對接,導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2.4圖書館專業管理人員缺失
在公共圖書館服務中,公共圖書館配備的工作人員都存在不足,或者不是專職圖書館管理人員擔當圖書館管理員,嚴重影響公共圖書館業務的開展及推廣。
3大數據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個性化智慧服務
3.1創新服務理念
在大數據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要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在“以人為本”理念下進行服務[2]。因此公共圖書館在服務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服務。在新時期公共圖書館在新思想、新技術的應用下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這就要求圖書館在服務過程中要確定讀者的中心地位,只有認識到服務的主體是讀者,才能有效提高服務水平。因此工作人員要提前做好相關資源的整合、分類、查詢等工作,并保證為讀者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個性化智慧服務;第二,經濟。公共圖書館在大數據背景下,為有效實現個性化智慧服務,在運營過程中一定要保證集約化服務。由于公共圖書館具有公益性的特點,很多時候人們在圖書館運營過程中忽略其整條效益的實現。因此圖書館要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合理統一,在對資源進行整合與集成過程中,也要提高圖書館的整體效益,這樣才能實現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3.2加強對讀者的需求分析
3.2.1加強讀者溝通與業務系統相應用
在公共圖書館建設個性化智慧服務體系過程中,要科學合理的對讀者的進行分類,這樣才能保證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從未為公共圖書館的個性化智慧服務的實現提供可靠的數據基礎[3]。第一,通過對讀者溝通與業務系統的合理應用,對讀者閱讀喜好、迫切性等進行合理分析,并對不同的讀者進行準確判定,從而在資源應用中可以優化配置,針對不同的讀者提供不同的服務。這樣才能穩定現有讀者群,同時更好地開展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引導更多地讀者參與到圖書館讀者服務中來。第二,同時還要對讀者的受教育水平、年齡、職業特征等機型合理分析,從而細化讀者群體,并為不同群體的讀者提供個性化智慧服務。第三,通過讀者享受個性化智慧服務的大數據進行分析,從大數據中對讀者的偏好等進行分析,從中發掘服務的重點,提高整體的服務質量。
3.2.2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分析
公共圖書館在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感知過程中,一定要從讀者的受教育程度、閱讀習慣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并通過對這些數據資源的合理分析,向讀者推送不同的服務產品。因此圖書館要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有效的采集與分析,并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對相關信息進行有效的應用,二這也是實現公共圖書館實現個性化智慧服務的重要手段。第一,公共圖書館要加強對計算機、網絡設備、RFID專業設備等各種高性能設備的應用,進而對讀者的閱讀過程進行捕獲與感知,并對這些數據進行精準的計算與分析,從而對讀者的個性化服務需求信息進行掌握。第二,公共圖書館在對讀者的個性化服務需求進行獲取時,一定要保證可控,在可控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與創新,這樣才能為讀者提供更加準確與好質量的服務內容。第三,公共圖書館要合理應用云服務與大數據平臺,對與讀者有關的內容進行大量的挖掘與分析,從而提高對個性化服務內容等的有效感知。第四,加強對讀者個性化服務需求的準確預測,圖書館通過對讀者的留言、滿意度調查等進行分析,從中獲取有益內容,從而向讀者推送更加準確的服務內容。
3.2.3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大數據的整合與挖掘
在對于這個個性化需求進行挖掘時一定要以大數據的價值與完整度等為基礎,這樣才能對服務模式的有效性進行準確的評估,從而是實現智慧服務[4]。第一,圖書館對讀者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合理的分析與挖掘,并對有價值的數據進行合理應用,實現對讀者個性化需求的準確預知。第二,建立起專業的大智慧服務系統,系統的中心為讀者,通過該系統為讀者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服務。第三,在對智慧服務中的大數據進行挖掘時,要以讀者的個性化特征為基礎,并在圖書館服務中將智慧服務貫穿于整個服務過程,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加全面、個性化的服務。
3.2.4圖書館智慧服務應用的可靠性
公共圖書館智慧服務是在讀者相關數據信息分析基礎上完成的,因此一定要保證智慧服務的可靠性,這就要求對讀者個性化需求信息分析的準確與可靠。第一,在大數據背景下,數據信息的增長十分迅速,因此在對讀者的數據信息進行存儲過程中,對存儲與管理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將其整合在一個管理平臺上,這樣才能實現對數據資源的有效管理與分享。第二,公共圖書館也要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這樣才能實現決策的可靠性。第三,公共圖書館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固定。第四,加強對讀者數據資源的保密工作,保證讀者數據資源的完整與安全。
3.3個性化智慧服務體系的構建
個性化智慧服務體系是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感知層。感知層是由RFID設備、網絡監控器等組成,對讀者的個性化智慧服務過程等進行數據采集,并將相關數據的信息以數據的形式呈現。第二,傳輸層。傳輸層是對設備的位置等進行感知,并通過計算機技術對相關數據進行準的輸送。第三,平臺層。平臺層是對讀者的數據資源進行分析,并對讀者的個性化服務需求記行準確的評估。第四,應用層。應用層主要是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與決策進行優化,從而提高個性化智慧服務的水平。
4結語
公共圖書館在大數據背景下,數據資源得到快速增長,為提高對讀者的服務質量,公共圖書館需要不斷提高服務意識,并通過加強讀者溝通與業務系統相應用、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分析、個性化智慧服務體系的構建等不斷提高個性化智慧服務水平,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從而實現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譚定平, 林志平. 大數據技術視角下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新路徑與思考——以重慶圖書館"你閱讀,我買單"智慧閱讀服務為例[J].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7, 37(6):41-42.
[2]金曉東. 大數據思維下城市公共圖書館個性化服務創新研究[J].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016, 28(11):154-156.
[3]張廣雷. 大數據背景下公共圖書館3.0服務體系創新研究[J].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7, 37(7):33-35.
[4]倪菊. 大數據云計算背景下智慧圖書館的構建研究[J]. 大眾科技, 2018, 20(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