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蕾
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物質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之后,還渴望追求精神生活的豐富。所以很多基層群眾就會自發地聚集在一起進行藝術創作,表達自己的精神思想,將心中的感情通過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是目前由于大部分基層群眾的音樂舞蹈方面的藝術創作還停留在傳統階段,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行相應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基層群眾;音樂舞蹈創作;活動開展
前言:音樂舞蹈創作主要是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創作 不僅僅需要考慮音樂風格和舞蹈肢體動作的搭配,還需要在整體結構上達到一種融合自然的境界。現代的舞蹈創作一般是先確定一個大致的主題,再結合傳統的民間舞蹈音樂藝術,從基層群眾生活當中采集靈感,雅俗結合,達到一種藝術與觀賞結合的狀態,既要有思想深度,又要讓人民大眾能夠接受這種美感。目前關于音樂舞蹈的設計創作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本文就是從實際出發,對現實創作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探究解決方案,為基層群眾音樂舞蹈創作的不斷完善提出一些自己有效的建議。
1.影響基層群眾音樂舞蹈創作的主要因素
1.1類型局限
現在很多愛好文藝的人們大多數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文學作品的創作上,比較普遍的形式是詩歌,散文和小說等等通過筆尖來傳達出自己思想的形式,往往很少有人會投入精力在音樂舞蹈的欣賞與創作上,基層群眾的普遍思想嚴重限制了音樂舞蹈創作工作的發展。雖然在文學藝術方面的不同創作形式應該還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但是人們一般只喜歡文學作品類的專輯創作,卻并不看好音樂舞蹈創作作品個人創作領域的專項突破。
1.2專業人才比較缺乏
雖然目前參與基層群眾音樂舞蹈創作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經過專業研究發現,從事這類創作的專業人才并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出于自己的愛好興趣進行創作,頂多是一些學校教音樂或者舞蹈藝術的老師能給一些較為專業的意見,但是這樣創作出來的音樂舞蹈作品其中的文學內涵還遠遠不夠專業。本來最適合創作富含文藝內涵的文學作品的群體是那些專業在文學協會當中從事創作工作的專家學者,但他們似乎對于發表純文字作品更加熱情,而貼近群眾生活的作品往往從創作到推廣的整個過程都會面臨很大挑戰,而且最終的名譽成果也遠遠不及純文學作品發表產生的影響力,所以很多專業人士并不青睞這個事倍功半的藝術創作領域。
1.3經費不足
很多時候一件事情無法快速發展都是因為資金支持的不足,藝術類創作由于不具備商業性質,所以往往沒有什么吸引投資的能力,資金不夠,就很難找到幫忙的人手,很多時候都需要組織者自己貼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買單,如果還得不到太好的群眾反映效果,那么從事這項文藝創作者的處境就真的不容樂觀了。所以往往搞純文藝活動的藝術家投入心血很多,甚至是因為這些藝術創作的夢想而降低了自己的物質生活質量標準,但往往會因為無法迎合大部分人的興趣而不能得到肯定,從而造成音樂舞蹈創作更加難以發展的現狀,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可以的話,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還是需要在資金上加以扶持這些文藝工作,促進基層群眾音樂舞蹈創作的繼續發展。
2.加強群眾音樂舞蹈創作及活動開展的對策
2.1合理選擇音樂作品主題
在基層群眾音樂舞蹈作品的創作中,需要一個比較專業的創作團隊對人民群眾日常的生活進行分析感受,都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貼近實際與藝術美感融合的音樂作品才是讓大眾接受的關鍵。創作的專業人士不僅僅需要藝術創作豐富的經驗,還要時時與群眾多加交流,讓群眾們評價他們的作品,提出意見,不要搞“高處不勝寒”的風格,要廣泛采納基層群眾的的合理意見,最后才能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音樂與舞蹈之間本身是有極大的相通之處的,但是還是需要精心構思兩者的搭配,選好音樂才能更好地體現出舞蹈肢體動作中的美好意境。
2.2注重舞蹈的表現手法
在選好合適的背景音樂之后,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就是舞蹈動作的編排了,舞蹈的感情是通過一系列肢體動作體現出來的。創作人需要從生活當中找尋到一些亮眼的元素,做一個平時的積累,并通過綜合的構思之后將這些元素與藝術情感相結合,轉化為一些肢體動作呈現出來,動作的幅度和時間占比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時候要與相搭配的音樂節奏相結合。比如說現在為了表現基層群眾勤勞質樸的美好形象,可以把勞動作為主題,可以將強烈的力量感和群眾對于勞作的熱情融合進整體的舞蹈設計當中,再配上一些有力感美的音樂,可以極大地展現出我們新時代人民群眾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舞蹈是音樂的升華,兩者相輔相成,最終呈現出的是藝術的美和高層次的精神思想。
2.3注意舞蹈中文學性的體現
舞蹈的表現形式主要是通過不同風格的肢體動作,手和腿所彎曲的形狀給人表達出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從而帶給人舞蹈中的深度思想。基層群眾舞蹈中的動作經過設計和不同類型的排列組合可以帶給人不一樣的感受。為了能夠得到群眾們的認可,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就需要舞蹈的動作展示通過視覺的途徑來帶給人們心靈上的震動,藝術化的舞蹈形式是源自于生活而立意高于生活的存在,與此同時,又能夠讓人們樂于欣賞接受,這是一個優秀的基層群眾舞蹈作品所要做到的程度。
很多基層群眾舞蹈作品在創作的過程當中往往會鉆進一個牛角尖中,那就是自認為雅和俗的分界線太過明顯,認為高雅的藝術作品只有少數人能夠理解并且欣賞,而普通的人民大眾并沒有太多的藝術細胞,無法體會作品當中的完美意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想,基層群眾藝術作品創作的初衷就是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人得到藝術的熏陶,提高精神上的審美水平,最終實現綜合文學素養的提高,但是很多人卻偏向于藝術一味地向高層次的少數人欣賞的“貴族化”方向發展,逐漸脫離了與基層群眾溝通交流思想的原始愿望。但是雅和俗實際上都有各自的追求,太過偏向于某一方面反而會既沒有群眾基礎,有沒有文學觀賞性。所以想要創作出優秀的文學作品,就需要貼近基層群眾的生活,從他們的實際生活當中發現深刻的沖突點,這樣創作出的作品才是有血有肉的,落在實處的,可以被大眾所接受的。最后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基層群眾的音樂舞蹈創作一般都是自發組合進行創作的,資金投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需要組織者自掏腰包的,包括聚集人力物力等等,都是一個很大的花費項目,所以還是需要考慮群眾的反響問題,才會讓政府值得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能夠更好地進行基層群眾音樂舞蹈創作的后續長遠發展。
3.總結
隨著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精神層面的追求也需要漸漸跟上物質生活的發展,基層群眾藝術創作是對民間文化藝術形式的詮釋,更是對于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所以需要用心完善,貼近基層群眾的生活,同時實現休閑娛樂與美學藝術鑒賞兩項目的。藝術從生活當中來,最終呈現卻需要高于生活,用舞蹈的方式體現藝術更能夠被群眾所接受,有助于全民文化素養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帆,雷家軍. 周恩來與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文化意義上的思考[J]. 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14,12(04):61-65.
[2]王耀明. 群星獎作品對群眾文藝創作的示范及引領作用——以《巧手神功泥人張》、《城里打工的姊妹花》為例[J]. 商業文化,2014,(1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