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豪 張順中 趙佩旭
一、活動時間:2018年7月13日——2018年7月30日
二、活動地點: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韓集鎮及其周邊集鎮
三、活動背景及意義:
為進一步了解我國新農村的基層教育與衛生醫療現狀,向農村基層民眾宣傳科普相關政策,為相關機構了解新農村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參考依據,我校第二臨床醫學院組建服務隊,成員共計10名,指導老師一名,赴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韓集鎮,深入基層展開調研。通過開展志愿服務、參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送醫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發揮大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為新農村建設中的教育與醫療方面貢獻青春力量,進而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思想認知。
四、調研對象: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韓集鎮及其周邊集鎮居民。
五、調研內容:
(一)、基本概況
1、衛生院概況
韓集中心衛生院,成立于1950年,位于山東省曹縣韓集鎮韓集村,是公立一級的綜合性中心衛生院,其前身為曹縣第三人民醫院。
2、公共衛生建設情況
近年來,衛生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扎實開展好健康扶貧建檔立案和貧困戶走訪入戶工作,衛生院設26名專職或兼職公共衛生人員,所轄每個行政村配有1名從事公共衛生的鄉村醫生。近年來,韓集中心衛生院逐步開展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免費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3、衛生院建設情況
衛生院現建設有門診樓,病房樓,辦公樓,開放床位100余張,配備標準化救護車3輛。衛生院現有在職員工一百余人,設立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等常規科室,同時配備超聲科、影像科、檢驗科等輔助檢查科室。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政府雖加大對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投入,但農村的公共衛生基礎力量仍較薄弱,醫療技術水平遠遠達不到標準水平,對技術型人才的需要仍很迫切,醫療服務質量與人民群眾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面對突發性醫療衛生事件,擁有簡單處理技術和條件,但還遠遠不能滿足目前的就醫環境。
1、醫療醫生服務整體水平與鄉鎮居民需求存在差距。
近年來,雖然公共衛生事業取得顯著成效,硬件建設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技術水平、先進的診療設備仍然匱乏,特別是對突發性疾病和難度較大的慢性疾病的診療較為困難。
2、醫護人員隊伍人才匱乏,醫護人員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衛生院由于人員編制存在不足,,醫護人員學歷、工作效率有待提高。近年來,政府雖加大對衛生院的資金投入,但由于當地經濟發展較為薄弱,加之工資過低,工作流動性大,吸引人才的能力先天不足,技術型和管理型人才缺口較大。衛生院雖每年選派多人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但短期內人才缺乏的現象依然存在,尤為缺乏學科帶頭人。
3、儀器設備資金投入薄弱。
衛生院目前只有基本的醫療設備,醫療設備較為陳舊,與同級別衛生院相比存在落后與不足,限制了對突發疾病和特大慢性疾病的診治,不能滿足醫療需要。
4、衛生院建檔扶貧管理質量有待提高。
由于衛生院受國家基本政策藥物的限制,藥物品種受限,專業學科建設技術人員短缺,存在治療不規范的現象,用于治療諸如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疾病的藥物的種類相對不完整。服用患者積極治療的意識不夠強,特別是由于當地飲食習慣的影響,很難干預改變健康的飲食習慣,醫院的體檢部門尚未完成,所以健康檢查工作有限,這進一步影響了系統的管理工作
5、新農合政策宣傳存在死角。
由于鄉鎮居民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加之醫療政策宣講的深度不夠,少數居民對新農合政策的認識仍不夠全面,因此參與新農合的積極性不高。
(三)、解決方案
1、政府加大資金投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由于新農合在宣傳過程中存在死角,少部分居民由于自身經濟問題并沒有購買新農合,甚至有些居民由于了解不夠全面而沒有購買以及購買后并不知道新農合政策的具體方面,不知如何使用。因此,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為有需要的家庭或補貼消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用,使群眾真正感受到合作醫療的好處,解決醫療難的問題和昂貴的醫療問題。
2、完善制度,改善醫療服務體系的管理。
合理利用資源,控制醫療費用,增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可持續性。
3、加強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公共預防保健工作。
作為基層衛生機構,政府更應該加大投資建設,從源頭解決農民的看病問題,在家門口就能夠看病,同時加大公共預防保健的宣傳,在一些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防控尤其重要。
4、提高醫務人員待遇,吸引人才服務基層。
醫務人員是一個醫院發展的基礎,能夠吸引更多的高水平醫務工作者下到基層,激發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工作活力,推動建立完善的醫療體系,滿足農村居民就醫需要。
六、總結概括
農業興旺國家興旺,農民富強國家富強。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一環,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內容,不單是強調農村建設的某一方面。自五中全會以來,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內容提出的要求總共有一下五個方面: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五方面關系民生,即農村經濟要發展,農民收入要提高,生活質量要改善,農村環境要治理,村民素質要提高,農村管理要推進。
新農村建設的醫療衛生條件需符合農村居民的實際要求。醫療衛生的建設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使農村居民能夠有醫可看,孩子有學可上,同時使得農民增加收入,生活富裕。
在曹縣韓集鎮社會實踐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我國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就,但仍存在著問題,我們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辯證分析新農村建設中的問題,才能取得更好成就。作為當代大學生,通過這次三下鄉,我們了解了國情社情,了解了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過程,為我們今后走向社會奠定良好基礎。作為醫學生的我們,今后我們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對待學習生活,樹遠大理想,為祖國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王齊[1], 師春娟[2], 鄭祥[1], et al. 少數民族貧困區后新農村建設可持續性探討——以西盟佤族貧困區新農村建設為例[J]. 農業科技通訊, 2017:18.